时光美丽的让人驻足停留。
因为风,一切更不可思议起来。
那些叶子,那些闪烁的光,那些风中的颤抖,引人遐想。
很好,一切是自然的,我很高兴莫干山的庾村还没有被各种人工制造的背景音乐占领,唯一的背景音乐确切是鸟叫声,风带起一片片落叶声,水流声,老式摩托车驶过的声音,当然也会有汽车的声音,人交谈的声音,小孩子咿咿呀呀的声音。几家本地人围坐剥毛豆的声音,以及幽微的音乐声。
来了莫干山第三个月的最后一天,偶然邂逅了庾村。我会后悔这么晚才与它相遇吗,还是在这样的一天,这样的阳光里相遇是冥冥。
是什么给了我会心一击。是那些树,有历史的树或者没有历史的树,它们长的令人向往。
树,带给我幻想,尤其是那些树身斑驳的老树。我几乎想要相信那里藏着一位老者的灵魂,如同先知,静观大地和人群。
这是庾村,小而野,无需隆重而热烈,它自成风景。
我常有这样的担忧。
那些向往山的人,那些真的来到了莫干山的人,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山的氛围和意趣了吗。
还是他们太贪容易,太不耐辛苦,太把城市的效率带过来,以至于匆匆走过,而无深情。
品茶在于心境,观景在于心境,生活更在于一种心境。
假使来到山中的人,忘却时间、效率、迅速到达、轻易的取得。把城市里的那个角色化的自己丢掉,把自己彻底交给山,交给一阵风,一片绿色,一场没有目的的晃荡。他们又会收获到什么。
假如某一天你到莫干山,庾村还是要逛逛的,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民国图书馆,不大,甚至可以说的上是极小的,然而正因小而显得清静,无人惊扰。
其实,又何须把一整天的好时光放在里面呢。外面风情恰好。
出了图书馆往前走,一大片空地,有很多棵大树,树干粗壮结实,枝叶广盖,如同巨伞。设计出了另一片空间。树下零散的摆着几张金属的桌子,几把座椅,那数量不多不少刚刚好。
我可以和你说,这几乎算得上我的最爱了。天然的自然图书馆,树给了我宁静的幻想。是早秋,垂吊的叶子有一种古朴和疏朗,就那么分散式的悬吊下来。不是我在上海时见识到的傲眼的绿,密的浓的几乎遮住了天空。分明是另一种风情。阳光似乎格外偏爱某一块区域的叶子,所以那里的叶子显得明亮,又在地上投下色彩。树是大树,却还是天空在叶与叶的间隙里清晰。
下午一点的光线和阳光,在早秋已不再热烈。然,与山而言,这却是最好领略它风情的时间。风还是不会忘记的一阵一阵的带起,许多的颤动在空气里。
倘若你想让我具体描述那种美,我会困窘于语言的匮乏。
有些风景是藏在空间里无声流泻的风情。是风,阳光,树叶,颤动,光线,声音等等的有机结合搭配出来的氛围,里面有一种幽微,有一种玄妙,有一种捉摸不透。
它来就来,走就走,不打招呼,也不给你执念。
这是莫干山,这是庾村。总让人淡淡的,热烈不起来,却很安全,可以长长久久,可以停留。
最后的最后,我想把晚餐时间给到杏仙面馆。是图书馆的那个本地管理员告诉我的,那是一家老面馆。我在下午一点就走进了它,面积不大不小,收拾的还算干净,人是坐满了,一小块黑板上是菜单目录,不超过10种面的选择,价格在庾村真是亲近的可爱,不愧是老面馆。等面煮好上来花了一点时间,我观察着其他吃客,似乎是饿了许久的样子,一碗面居然不到10分钟就解决了。
等到我的面上来了,才意识到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好吃。那么一碗价格亲民的面,上面的青菜切的整整齐齐,装在碗里漂亮的端出来,瞬间感受到那不是一般的面。面条意外的是小时候和奶奶在农村生活时的那种面条,现在商店几乎也少见卖这种面条了吧。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因为食物的味道,我很快的吃完了,连汤汁都喝的差不多了。我确信这是一家不一般的面馆,端看店家那么不疾不徐的端出这么一碗有温度,吃着胃里好舒服的面。也端看,在庾村日益游客渐多的当口,它的价格居然这么亲近,亲近到我几乎诧异。
走出面馆,继续漫无目的的游走。路过了一家杂货店,分明也是儿时才会看到的那种杂货店,几乎在老家也看不到了的。路过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里面堆积着许多零配件,看着油腻腻黑乎乎,却许多亲切。还有,还有裁缝店,自家简单摆在门口卖的水果副食店。
一切是微不足道的,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太过容易让你产生联想,让你轻易回到人生过往里摸一个或许熟悉的场景。因此平淡却悠长。
这是莫干山,是庾村,来吗,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