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爱的你在哪里”
文 / 文嘉
Vol.26
听说好多小伙伴们在假期里过得也并不轻松,被问候了工作或学习,还有那茫茫人海中不知藏在何处的对象。
春节期间引力波的发现算是一个头条,然而借着引力波火的,还有这条神回复:
正如这位神回复一样,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尤其是女性,越来越感觉到来自父母和社会对于婚姻的压力。也许这位回复的女生当初也并没有这么急切的想找到另一半,更多的还是相信缘分,保持着矜持与骄傲。然而亲戚长辈周而复始的唠叨,以及身边好友相继步入婚姻的殿堂。不免让像上面的女生一样,在内心深处开始由反感抵触到萌发忧患意识。
高能预警,今天的话题可能会戳中许多人的痛点,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帮助更多的人正视现实,搞清楚婚恋的现状。
从我们父辈的婚姻开始说起。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基本上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人,是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经历过物质极度贫瘠和精神极度贫瘠的一代。中国有古语曰“三岁看老”,心理学也同样认为,幼年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父辈们最缺乏的东西就是“稳定”。希望自己能稳定,希望子女也稳定。稳定贯穿了父辈们的一生,包括婚姻。那时候的婚姻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男女双方认识先看对方家里的成分,贫下中农是极好的,有资本主义苗头的反倒地位低下。那时的特殊历史背景造就了一大批知青留在了农村,或者农村女孩嫁入了城市,安安稳稳地度过了大半辈子。这种历史大背景下造就的简单却也安稳的结合,在我们这个时代看来竟是弥足珍贵的东西。
历史的玩笑造就了一个阶级流动的红利时期。如同苏联东欧改革一样,中国改革的最初阶段也曾带来一个短期的“平等化效应”。当时在苏联东欧和中国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都表明,在改革初期,社会的不平等程度明显在缩小。那时农村女性进城打工并与城市男性结婚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因而向上流动的农村女性也不在少数。如《打工妹返乡“新相亲”现象探析》文中所述,在重庆某S镇上,改革开放初期,确实有许多农村女性嫁给了城市男性。而且嫁出去的女孩往往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现实上的经济利益,如先进的电器甚至是金钱。这就使得嫁给城里人成为了当时镇上的女孩们的梦想1。
注1:查阅相关文献而得来,并没有任何贬低的成分,仅说明当时的一种现象。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中轴已从政治中轴像经济中轴转移,改革对于阶级流动的红利也已慢慢消失。但S镇的现象有一部分还是存活到了现在——女性择偶的向上兼容。而事实上,女性择偶向上兼容的现象从古至今也基本保持不变。
就拿春节期间那篇很火的新闻来说,上海女孩去江西男友家过年,走了十几个小时山路见了男方家长,发现对方家庭条件太差,隔天便提出分手。
这个问题是很经典的女性向下兼容却遇到经济基础的阻截。就我而言,我很难说那个上海女孩是错的,因为向上兼容原本就是几千年来,女性为了繁衍后代而进化出来的择偶策略。也就是说,不能仅仅这样就判定这上海姑娘就嫌平爱富,她这样做也就是为下一代打算的本能。
说完了我们的父辈择偶和我们的择偶,让我们来看看更年轻一代的择偶。
有趣的是,我们总在批判现在的90后00后情感生活甚至性生活过度开放的同时,他们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谈过恋爱,而且对恋爱抱有消极想法。
在一项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70%的学生对恋爱抱有消极心理,体现在择偶动机、择偶标准、恋爱态度以及恋爱道德和抗挫折能力上。
我猜想,是否在恋爱层面上,也同样存在二八理论。是否正印证了那句调侃“长的好看的人才有青春”?20%的人因为天生丽质或者经济条件优秀,吸引了80%的资源;而剩下80%的人或因外貌或因经济,选择余地被剥夺仅剩20%。
我想产生这一现象的另一个推手就是大众媒体的偏差引导。拿跟婚恋最贴近的相亲节目来说,泛娱乐化使得原本平常的相亲变成了娱乐消费品,为了博观众眼球,节目刻意选择一些个性鲜明或颜值较高的女性和事业成功收入丰厚的男性参加节目。据研究显示,一档收视率较高的相亲交友节目,其中男嘉宾的平均收入是当时北京人均收入的4.4倍,全国人均收入的6.6倍!
显然该节目相亲只是一个切入点,节目中的男女嘉宾不能代表更多现实生活中的男女。相反更多的是把相亲过程变成一个秀,一种娱乐,类似于让电视剧中的俊男靓女演一场相亲真人秀。
当然,相亲节目虽然真实性得打个问号,当它之所以成功,在于节目本身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与孤独感。为什么?因为从小我们被压抑的情感。还记得初中高中男生女生最爱谈却最不能公开的话题是什么吗?没错,就是爱情。而如今有个节目可以让人正大光明的窥探别人对异性的追求甚至表白,不得不说,在被压抑的潜意识里这样的确很有吸引力。
那孤独感怎么满足?很简单,你很喜欢节目中的一个男/女嘉宾,然后你就特别关注他,每期都看,直到他或她与另一个异性牵手成功,然后你会再次体验到一种孤独感。我称这个现象为共同命运感的破碎。这就跟仔仔宣布婚讯,许多女粉丝取关是一个原理,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两者没有什么关系。
大众传媒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在传播消费主义(崇拜物质,追求享受)。节目中男嘉宾的收入和女嘉宾的颜值很好证明了这一点。这样原本就存在的男女择偶差异再次极化(女性要找经济条件更好的男性,男性要找更年轻漂亮的女性),还要感谢现代传媒一点的是,这也使得这一现象从精英阶层向下渗透到普通人中。使得更多原本匹配的男女无法走到一起。
打个比方,我们父辈男女匹配的公式是:
A男可以匹配A女、B女、C女
B男可以匹配A女、B女、C女
C男可以匹配A女、B女、C女
在政治中轴时期,这种公式确实存在。然而一旦经济中轴形成后,公式是现在这样子
A男,A女未必愿意,但可以匹配B女,但未必愿意匹配C女
B男,A女基本不愿意,B女考虑下,但可以匹配C女
C男,A女想都不用想,B女也不太可能,C女考虑下
我也不想把人分三流就,可是在经济中轴的作用下,事实就是阶级已经形成,而且有固话趋势。
所以根据这个公式,可匹配的男女比我们父辈的时候少多了。
要提一下,为什么A男未必愿意找C女。
还是要说阶级,在恋爱关系中有种交换理论,俗简单说,你不是跟ta一个人结合,而是跟对方的家庭。那么很显然,在阶级差距较大的关系里,这种等价交换原则就不成立了。典型的例子就是“农村媳妇被城里婆婆横挑眉毛竖挑眼”,阶级流动性已经被经济这根中轴锁死。
拥有资源多的一方自然不愿意吃亏,这一点特别体现在“白发相亲”群体中。“白发相亲”特指那些在城市里的某个角落,一群父母给子女寻找相亲对象的人。这个群体多半是本地人,而且有着较强的排外主义。他们排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上述的资源不对等,怕给子女增加负担(许多农村医疗及养老体制并不完善);二是对优秀的外地竞争者存在嫉妒心理,尤其是优秀的外地女性。
引用一位来给子女相亲的阿姨的原话:
“……上海优秀的男生都被他们找掉了,张江那边也有好多男孩都被找掉了啊,我看到真的惊呆了。你说怪不得我们女儿会找不到,对吧?我看他们女儿真的很优秀的哦,他们说他们女儿要相貌有相貌,要学历有学历,年轻貌美,有钱,可以倒贴,就是要做上海人!”
可见在国内,不但有经济中轴制约,还有地域的刻板印象,当然,地域的刻板印象还是来源于经济。
所以从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得出,预计未来单身人口比最高的群体就是城市女性和农村男性。城市女性有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已然处于社会金字塔的顶层,再向上兼容的空间极小;农村男性有三低,与前者相反,所以向下兼容的空间同样极小。
虽然有证据表明,男性向下兼容的跨度有所减小,也就是更能接受另一半女性的地位平等化。然而并没有证据显示,女性同样有这方面改变的趋势。
所以很多都市女性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慢慢活成自己想嫁的人的样子”。
然而即便是配对可能性降低的前提下,男女双方对另一半的要求还是没变:男性最关心女性的前三点要求是:1、性格(贤惠、温柔、善解人意)。2、年龄(一般要求比自己小,且年龄越大的男性趋势越明显)。3、相貌、身材。女性最关心男性的前三点是:1、责任心、安全感。2、才华、能力。3、经济实力。
所以两者一比较就能发现,男性倾向与找年龄比自己小的,而女生倾向于找年龄大的。年轻女性在男性的眼中就代表着健康、美丽、生育能力强;成熟的男性在女性眼中则代表着安全可靠、会照顾人,有经济实力和资源。看似等价交换的资源却在时间上不成立,年轻的男性往往拥有的资源较少,而年轻女性则处在自己生理和心理的黄金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轻的男性所拥有的资源在慢慢增加,能力日渐显现,为人处事也更加圆滑。换言之,男性在异性眼中的吸引力在慢慢增加。而时间却像小偷一样,一点一点偷走了女性原本在异性眼中傲人的资本,更糟糕的是,更年轻更漂亮的女性像海浪般,一浪接着一浪。
这种不对等的择偶要求,最终导致了大龄女性在婚恋中青黄不接的尴尬处境。
我相信,今天所有在朋友圈转发包含“女孩”“单身”“宠爱”“坚强”等关键词的文章的女性,不论她的外在表现的如何,在内心肯定有这么一个角落希望被柔软的爱护。虽然现如今,女性权利已得到空前的发扬,但远没达到社会普遍承认的地步。不少女性达到了经济独立,但在更深层面,找个可以依靠的人,被动等待另一半出现,依然在潜意识里根深蒂固。以至于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以为身边合适的人还是很多的,谁曾想一夜之间都名花有主了。”
最后,再次对不起,也许今天的文章太过一针见血,引起了各位的不适,请见谅。但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一个现实,一个不会因为一个新闻或一个特例甚至你的理想就会改变的现实。处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我们都没有选择权,就像我们的父辈没有选择权一样,历史选择了你成为它的一员,像一只大手把你限定在规则里,除非你顺应规则或等待规则改写,不然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参考文献:
孙沛东,白发相亲-上海相亲角的择偶行为分析[J],南方人口,2012年第2期第27卷,30-36
王芳,从电视相亲节目看男性择偶_以江苏卫视_非诚勿扰_344位男嘉宾为例[J],青年研究
周芳名,打工妹返乡_新相亲_现象探析_以重庆市S镇为例[J],青年探索,2010年第5期,66-71
方鸿志,大学生恋爱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N],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9月第36卷第5期,680-683
莫少群,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现象_消费革命抑或过度消费[N],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4期,29-34
王畅,到底是谁在相亲[J],影视文学,2012年8月刊,89
邢爱婷,消费主义背景下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2.3
孟梅,性别意识与影像呈现_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女性主义批评[N],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月第25卷第6期,70-74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