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
此爱翻山海,山海皆可平。
——《山木诗词全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054558/f134377f6ef2a973.jpg)
我是愚公的后代,自西周以前我的先人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太行山一带。
太行山和王屋山耸立在先祖的家门不远地,挡住了他们的出行。每天离家劳作,先祖们总需要绕行很远很远,他们的生活也因此极其艰难。
家中最长者愚公已经九十多岁,为使子孙后代有一天不再被大山困住,能过上富裕的日子,老人家把全家召集起来,决定移走这两座大山。这样一件事,在有了现代材料和技术的今天也许不那么艰难,在先祖的时代却犹如天方夜谭一样被聪明人耻笑。
故里贫瘠,我的先祖们从不丢掉哪怕很小的一块可以栽种五谷的土地,仍然收成难保。太行王屋二山丘陵处生长着桃树、李树各野果树,总也吃不完,却无法卖掉。
这靠山的乡土,虽不肥沃,却世世代代滋养着勤劳的先祖们。这高高的山,却也还不能被勤劳的人们利用。
他们多想能够走出去!
和外面的世界联通起来!
让子孙后代不再艰难,能有比他们哪怕好一点点儿的生活啊!
年迈的老愚公从此带领着儿孙们开始了漫长的移山填海。他们从山上凿下砂石,搬运到距离很远的大海。每一次的搬运往返的时间都很久很久,他们却没有一次在到大海前将砂石扔弃。
在我的家谱里记载着先祖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经历了多少年代,挖了多少山石。一代又一代,多少次日出日落,多少个漫长的岁月,他们从没有停止过。
据说,有一只美丽的精卫鸟是神农炎帝的女儿魂化而成,她被东海巨龙陷害至死,化为精卫鸟后背井离乡。这只精卫鸟在西山上栖息,从西山銜草石填往东海,誓回故土。
从上古到春秋,多少光阴流逝,精卫鸟与我的先祖们相遇。我的先祖总会在东海沿岸、去往东海途中看见这只流泪的永不停歇的精卫鸟。
精卫鸟栖息的西山和太行山相望,她也曾飞到我的家乡,栖息在树上,看着先祖们凿山挖石,”精卫~精卫~”地为勤劳的先人们唱着激昂的歌,为他们缓解疲劳。精卫鸟和先祖们成了真诚的朋友。
先祖们为自己的后代而起的凿山事业,竟无意之中帮助了精卫鸟。
“精卫~精卫~”
精卫鸟唱着。鼓舞着自己,也激励着我的先祖们。
“精卫~精卫~”
精卫鸟说,她要把东海填平,魂归故里。
某一日精卫鸟突然脱口而出:“你们,何不开凿出一条路?何必把山移走?”
精卫鸟又说,她在西山时看到过山路,虽然很山路很野,可是却比移山容易得多。更何况山路十八弯,弯弯有美景,弯弯有树木山果。
……
是啊,何必把山移走?老愚公的后代们自此起始凿山开路。
一代一代,凿着一条又一条通往四面八方的路。
他们从此和外族往来,后代们越来越凝聚起非凡的智慧,山路凿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宽。
原来,这世界,山外有山,。
从野路,到人行路,到车马通行,到遥远的今天的铁轨,世代变化着。依然世代开着路,依然和美丽的精卫鸟做着朋友。
精卫鸟銜的草石落在海上,石沉入海里,草漂浮在海面上,随着海水飘游。我的一位先人目睹了这一幕,筹划着造出一艘远远大于浮草的船,送精卫鸟渡海回家。
风雨中,飘过了多少代!我的先辈们,帮助精卫鸟造出了小船儿!
在我的家谱里记载,无论经历多少个世代,我们将和精卫鸟永远是朋友,我们将助她回家。
移山填海,把穷乡变富土。移山填海,助精卫回归,让沧海变桑田。
我们搬到海里的是砂石,是草木,大海长出各种海的植物,海里不再有恶龙。
我们,一代又一代,凿山开路,让天堑变通途。
有爱的世界,就有无私的互助;有爱的世界,才有无私的互助。
世世代代,我的祖先有多少是倒在了路上,又有多少是埋在了山里?还有几多长眠于东海岸……
我是愚公的后代,我在自己的故乡遥望远方,回望先祖。
(本文根据愚公移山的故事改写)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