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之足迹二

作者: 律楷粑粑 | 来源:发表于2021-08-18 01:55 被阅读0次

书接上回,再读《小窗幽记》“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桥边有树,树欲高;树阴有草,草欲青;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鹤报有客,客不俗;客至有酒,酒欲不却;酒行有醉,醉欲不归。”出自第六卷集景中的一条,只这一条便可轻易撩拨历代读书人归隐山林的心弦。

又如“以江湖相期,烟霞相许;付同心之雅会,托意气之良游。或闭户读书,累月不出;或登山玩水,竟日忘归。斯贤达之素交,盖千秋之一遇。”何等的自由洒脱。

良辰美景,春暖秋凉。负杖蹑履,逍遥自乐。临池观鱼,披林听鸟;酌酒一杯,弹琴一曲;求数刻之乐,庶几居常以待终。筑室数楹,编槿为篱,结茅为亭。以三亩荫竹树栽花果,二亩种蔬菜,四壁清旷,空诸所有,蓄山童灌园剃草,置二三胡床着亭下,挟书剑以伴孤寂,携琴弈以迟良友,此亦可以娱老。

如您同我之前一样,单纯从字面理解,以为这仅是作者写些自家窗外的小景那就错了。这是一部奇书,不止于景和描述隐居的生活,其中还囊括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12卷,共一千四百余条格言。它或陈说利害,指点迷津,以言醒世;或肯定情爱,颂扬忠贞,赞美人世间一切真情实感;或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倡导读书,劝勉人们要有高尚的道德、丰厚的学养和良好的性情;或提倡淡泊名利,严于操守,多做善事;或描述隐居生活,赞美田园生涯,宣扬朴素为美;或状物写景,以景悟情,回归自然;或强调静心,体味物韵,提升人生的境界;或评述奇人异物,阐言美文奇书,推崇高人奇士;或描绘物、景的和谐绮丽,赞美阳刚和阴柔之美;或称誉豪士,召唤英雄,使人意气风发;或以自身的体验和认知,陈述做人、处世应遵循的准则;或讨论美的形态、美的条件和美的境界。

在书稿将成之日,作者想到自己总是从书房的窗户内窥到外面的湖光山色,院中的落英缤纷,就也想让世人能和自己一样,可以借着这小小的一扇窗看清一些人世纠纷,因此将此书取名为《小窗幽记》!

可见小窗外不止于景,还有人世间。


上段书评我觉得甚好,说了我想说的,便拿来就用,当然我是做不出这么好的总结的。(最后一句是自己的!)

《小窗幽记》就此作罢,且保留一份牵挂心,期待来日再会,这也符合我新的读书法,先广泛涉猎。

再读下一本。


庄子《马蹄》说伯乐会相马,更善治马实际是害了马。纳尼?

马,蹄可以践踏霜雪,毛可以抵御风寒,吃草饮水,举足跳跃,这是马的真性情。等到世间有了伯乐,说:“我善于养马。”于是用烙铁灼炙印迹,用剪刀剪除马鬃,削去蹄甲,戴上笼头,用络头和足绊绳把它们栓在一起,然后让它们饿着,渴着,驱驰着,奔跑着,让它们步伐整齐,行动统一,前有横木和马络的束缚,后有皮鞭竹条的抽打。

而庄子所主张的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就是要让马儿脱掉缰绳的束缚,回归到马儿自然的真性情中。而我们作为人类,我们的思想不也是“圣人”给予我们的仁义礼乐所禁锢了么?

制陶工匠说:“我最善于制作陶器,我制作的器皿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合于角尺。”

所以我们大可以把圣人想象成左手拿着圆规右手拿着角尺的陶匠,而仁就是圆规,义就是角尺。

鲁有兀者(就是触犯了刑法被砍掉一足的人称为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面对前来拜谒的人,老夫子也是要先拿出一套道德标准来衡量一下的!)这里的叔山无趾就是不符合圆规角尺的不合规的陶器!

而对于马儿而言,烙铁灼炙印迹,用剪刀剪除马鬃,削去蹄甲,戴上笼头,用络头和足绊绳把它们栓在一起。这些并不是马儿真正所需求的,这些恰恰是那些骑乘者,统治者们所需要的。

无论老子还是庄子都直言圣人之害,只不过庄子较为委婉,摆事实,讲道理说了一通再笼统的归结为“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相比较而言老子的抨击就更为强烈,更为直接。且看“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德;国家昏乱,有忠臣;”大道被抛弃了,才彰显仁义。智巧出现了,才会产生虚伪狡诈;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的时候,才会显出孝慈;国家昏乱的时候,才会出现忠臣。

读懂这一章,必须先顺着读,再反过来读。正面理解,反向推测,正反比较,才能醍醐灌顶。

大道废,有仁义。上古时期的人们生活自然而然符合道,那时没有丑和恶,没有私心贪欲,没有假仁假义,自然,也就没有了什么仁和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少数人先一步掌握了权利和财富,于是乎人的内心里有了私欲,有了利欲,有了权欲,人们的行为逐渐偏离了大道,才产生与道相违的行为。但仍然有坚持道的人存在,因此,圣人就出现了,他引导人们再次回归大道,就有了仁与不仁、义与不义的对立,这样,仁义就产生了。

反向来理解,这个仁义,是人们迫不得已的副产品。它本来就不应该出现。越是把这个仁义讲得凶,那么,逆向推之,这个社会就是越不仁义。只有大家都不去讲仁义了,这个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

老子比较可爱,也调皮,是个老顽童,偏要去揭开圣人的那层假仁义的外衣。他主张让人都回到上古时代,人类大同。百姓不欺不诈,不偷不抢,不攀不比,不贪不占的良好社会风气,那么,天下也就达到无为而治理想境界。这样也就不用劳烦圣人满世界去宣扬仁义了,这一点恰好被儒家抓住了辫子,嘲笑他主张的虚无。

老子的想法总是很另类,仿佛天生倒吊着双眼,和正常人有着完全逆反的视角和看法。是啊,一匹不修边幅的野马和披着华贵的马鞍的骏马站在一起,我想大概没有人会去看野马一眼,要知道那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啊……

因此,这《道德经》越读,越觉得老子的可贵。因为,他真正的能使人返璞归真,返老还童,让我们浸满功名利欲的身心重回婴孩时期。

至于道德是仁义中出还是大道废,仁义出,儒道双方各执一词,且针尖对麦芒。儒道之争的大幕由此揭开且愈演愈烈。面对老庄的抨击,儒家阵营里自然不乏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又将如何回击,又激起何等的热闹,这恐怕要另作一篇,做详细的解说。


王国维同他的《人间词话》早已闻名遐迩。他是研究的天才,再复杂的学科,他稍稍用时,便可以攻克,先生之学,从弘大处立脚,而从精微处著力;具有科学的天才,而以极严正之学者的道德贯注而运用之。有卓越成就的不仅仅只有《人间词话》,这仅是他巨大文学宫殿中的一隅。还未翻开,我就特地搜索了下他的生平,因为我知晓他在颐和园鱼藻轩前投了河,至于缘由众说纷纭,各方似乎都拿出了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个人偏向大约是受了叔本华的影响。

他是个极老实、单纯的人,一心只想着做学问。也是命运的作弄,让他成了帝师,将它捆绑在了即将沉没的破败的巨舰上。

长子早丧,儿媳大归,亲家中绝,经此变故,他伤心之至。 旧军阀冯玉祥摇身一变,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他又将挥师出潼关,直取京城,一旦与南方的北伐军会合,必定危及流寓天津张园的逊帝。此刻他耳边不断的想起早年精研的德国哲学,叔本华关于自杀的那段话:一般都会发现,只要生存的恐惧达到了一个地步,以致超过了死亡的恐惧,一个人就会结束他的生命……

巨大的精神痛苦使我们对肉体的痛苦感到麻木。我们鄙视肉体的痛苦。不,如果肉体的痛苦超过精神的痛苦,那么它就会分散我们的心思。我们欢迎它,因为它中止了精神的痛苦。正是这种感觉使自杀变得容易。

殉清说也好,尸谏说也罢,悲观厌世?或是确保“其独立自由之意志”不遭践踏而死也罢,还是受亲家罗振玉逼迫而死,众说纷纭,不知谁是,总之其死因是复杂的,不是一家之观点可以说尽的。

且让这无尽的猜测同他的遗书一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尘封起来吧!

此刻,我心境实难平复,只好将这部惊世之作放到一旁吧…

相关文章

  • 眼之足迹二

    书接上回,再读《小窗幽记》“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

  • 眼之足迹一

    我的书房很简单,就一对桌椅,一张床,三面书而已。稍微阔气点的想法,就是想把床换成塌或者胡床,这样这座简陋的屋子里就...

  • 眼之足迹三

    今日读书,读李清照,封面一个名字,二句判词“半世烟雨,半世落花。”落花总让人想到暮秋,感到悲凉,但落红绝非无情物。...

  • 眼之足迹五

    今日读书,还读契诃夫。最近喜欢读一读这样的小短篇,没什么压力,很轻松,快一点的十几分钟就能读完,不过是文学性稍差,...

  • 眼之足迹四

    昨日未更新,是因为太累早睡,契诃夫也只读了一半,说是读了一半,对一篇短篇来说也就2-3页。 我看书基本在深夜,凌晨...

  • 眼之足迹六

    游牧民族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流传于勾栏瓦肆的俗谣俚曲,而宋代以来城市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这种通俗文化的发展;同时这...

  • 光翔·足迹👣《理想中的一天生活》

    现代诗:光翔·足迹 晨曦 眼观初生之阳 肤体 卡路里在灼烧 手握 行云之笔,斗破苍穹! 一时 ...

  • 足迹(二)

    走过的路还很少很少,想去的地方还很多很多。 北京也是去了两次,一次冬天一次夏天。一次慢慢逛,一次缓缓行。 冬天去北...

  • 女巫之眼(二)

    我透过鸟儿的心脏窥视那个世界 云朵上长满了死去的人的灵魂 或许那就是一个绝对公平的世界 因为那里的人 没有性器官也没有胃

  • 大海之眼(二)

    重新开始的旅程让他们重新回到了蓝天 ,但这一次他们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屠龙勇士的小包很神奇在包的外侧有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眼之足迹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fw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