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开四轮吗?拖拉机在我们老家农村就叫四轮。当然有四轮就有三轮,这种按轮子的叫法是为了区别于三轮和两轮。
作为每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八零后,或许对拖拉机都不陌生。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每家每户必备的生产工具。无论是夏忙还是秋收都少不了拖拉机。在农村,耕牛被淘汰之后,拖拉机就全方位代替了牛,所以拖拉机在我们那也有叫做铁牛的。
我家的拖拉机购置于零一年,距离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那个时候自己刚上初中,家里种了七八亩的棉花,拖拉机犁地耙地是必不可少的事。在农村那个时候,十多岁的孩子已经是家里的劳动力了,拔草 ,撒化肥,摘棉花都是力所能及要做的事。而我十二岁的时候已经开着拖拉机奔腾在田野犁地了。
那台拖拉机是我接触的第一辆机动车。没有驾照,未成年人,当然也不能上路。只是在田野里 ,冒着浓烟 ,把土地一遍遍的深耕,就像翻阅久远的往事。即使时隔多年 ,回想起家乡,记忆中还是那笼罩在村子上的炊烟,还是那田野里拖拉机的轰鸣。
时代在进步,乡村也在发展。曾经泥泞不堪的田间小路已经被新修的水泥路替代。大型联合收割机让小麦和玉米的收仓变的容易。原本一个月的农忙缩短为几天。拖拉机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像一个个退役的将军,不能征战沙场只能赋闲在家。有一种说不出的日薄西山。
慢慢的,拖拉机从田间退下来,只能偶尔干一些拉东西的重活。 再后来小型机动三轮和电动三轮的兴起,让拖拉机最后的一点作用也成了鸡肋。拖拉机带着一代人的记忆,走向回收改装中心,走向废品收购站。
我家的那台拖拉机很长时间都停在车棚里。样子还很新,那是因为父亲的时常擦拭。父亲对待拖拉机就像之前对待牛一样。把它们看作家庭的一员。出力帮养家糊口的机器同样不能亏待。
前不久回家,父亲说要把那台拖拉机卖掉,说自己年龄大了, 再也摇不动它,家里没人开了,再也不需要了。买的时候五六千在二十多年前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甚至是好多年的积蓄。如今卖的话作为废品也就二三千块。我劝父亲留着 ,那台拖拉机有着我和父亲的回忆, 有着一份对土地的爱与眷恋。
后来那台拖拉机还是被卖掉了, 父亲说村里有人包地 ,来了好几趟抹不开情面。看着空荡荡的车棚五味杂陈。真的是那样,有些东西哪怕很久不用, 很久想不起来,只要在那儿 ,感觉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