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能量教养心理婚姻育儿
娃耍赖,娃哭闹,娃儿在咆哮?教你三招搞定!

娃耍赖,娃哭闹,娃儿在咆哮?教你三招搞定!

作者: 澄澈Zoe | 来源:发表于2016-12-17 09:13 被阅读248次
娃耍赖,娃哭闹,娃儿在咆哮?教你三招搞定!

昨晚,我回家带了几块蛋糕。

洋洋(小宝)刚好吃完晚饭,于是给他一块自己拿着吃,一边我再给他喂点肉汤和青菜。

过了不久,阿谷(大宝)醒了,睡眼惺忪地爬上我的餐椅,如同可爱的小猫咪般柔顺地依偎在我背后。我也摸了摸他,亲了亲。

我继续喂洋洋喝汤,奶奶递给啊谷温开水,他喝了一口说,要吃蛋糕。

我下意识地否定,得先喝水、再吃饭、饭后才能吃蛋糕。

他立马不高兴起来,拒绝喝水。

奶奶逼他喝,他把奶奶手一推,碗差点被打掉,水洒了出来,奶奶大声惊叫。

紧张情绪会传染,他开始大声嚷嚷要吃蛋糕。

我们呵斥他,讲规矩讲道理,他开始哭闹。

张牙舞爪仿佛一只咆哮的小狮子。

(很少买外面的蛋糕,这个问题,还没做过约定,可当下明显不是制定约定的时机。)

通常这种情况,家庭里会出现坚定派、骄纵派和忽视派之一,或两三种都有。

坚定派会弄得鸡飞狗跳,不行就是不行,家长暴跳如雷,孩子哭闹尖叫;
骄纵派会说随你便吧,好吧好吧,那这次吃蛋糕当饭,我们下不为例啊;
忽视派会说,坐那边哭去,你知道哭是没有用的,哭够了自己过来吃饭。

家长可能简单粗暴地扔了,断绝孩子的念想。也可能摇摆,先坚定,然后被孩子闹的没办法,继而骄纵;或是先骄纵,孩子得寸进尺,家长又坚定起来。

长期来看,这样做孩子既没有规矩界限,又没安全感。

一个家庭里三种都有的,会升级成家庭战争,夫妻、婆媳矛盾…


而我用了三个步骤把咆哮的小狮子变回了可爱的小猫咪,而且皆大欢喜。

一、和善坚定的态度

我请奶奶先去忙自己的事,我自己闭上嘴巴,不逼他喝水,抱了抱,等他安静下来。

过一会儿,我笑着问啊谷可以坐上来吃饭了吗?

他马上爬上桌,表示要吃蛋糕。

你看,奶奶做了你爱吃的肋排…

不要!

强调吃饭前不吃零食,糕点不能当饭。

他开始蹬着腿闹,又伸手抢。

搂住他的肩膀说,你起床后还没喝水,一定很渴,妈妈暂停喂洋洋,先给你喂水好吗?

他说好。

洋洋在继续自己啃蛋糕,我给啊谷喂了半碗水,我们静静地待了一会儿。

一会儿洋洋吃饱了,被奶奶抱去玩,于是我可以专注于啊谷的情绪。

你可能会问,坚定难道不是必须树立威严,唱黑脸,孩子才会“怕”吗?如果和善了,岂不是气场全无?

温和地坚定,气场照样两米八,距离却不会两米八。坚定是针对某一件事情的底线,和善是当孩子不乖时仍然能感受到爱,而不是硬碰硬。

这时家长反而可以提供一些合理的服务来恢复和孩子的连接。连接是纠正的前提,安全感会让情绪会得到缓和,不会升级行动。

如果硬碰硬,连接就断了,将迎来情绪大爆发。就算屈服,也只是短期有效,损害的是孩子的安全感和自尊,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的手段必须不断升级才能压制得住孩子,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青春期全面爆发。

二、了解行为背后的信念

因为喂水的顺利,我发现原来他的情绪里不单是需求没得到满足,还有希望得到关注。

啊谷冷静了一些,但依旧坚持吃蛋糕,我说,饭后吃哦。你可以选择马上吃饭还是过一会儿再吃饭?你来决定。

他强硬地说,要吃蛋糕。就要吃蛋糕。

吃蛋糕不是选项,看来你还没准备好吃饭,先下来吧,妈妈抱你…

他推开我,不肯下桌。

他行为背后的信念,我猜测如下。

一是挺久没吃蛋糕了,刚睡醒不想吃饭;

二是求关注要公平,洋洋能吃他怎么不能?

三是权利之争,为什么妈妈说的才算?

想想大人也是,想吃吃不到真痛苦,干嘛苛责孩子呢。

我建议,那我们掰一小块,手指大小的尝尝味道,然后吃饭。

他同意了。

可递到面前,他一把抢过蛋糕,要大块的。

(事实证明临时做的约定都是无效的,孩子们都会权宜之计,先拿到手再说。)

我马上收回来,塞了一小块到他嘴里。

我:你先尝尝吧,好吃吗?

啊谷:好吃,还要!(笑了)

我:现在你也吃到蛋糕了,剩下的会在那里等你哟,饭后吃。

他心情好,也退了一步,要蛋糕配饭。

我说不可以。

你也许会疑惑,让他吃一口不就破坏规矩了吗?轻易退让,孩子得寸进尺怎么办?

规矩就是用来破坏的嘛。不要以为规矩是说一不二,得看规矩背后,你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我不让孩子饭前吃零食是怕他不正常吃正餐,太多的孩子这样了。

但是吃一小口,显然不会影响正餐,又可以让孩子得到小小满足、觉得公平,何乐不为呢?

可是,蛋糕配饭,我不能接受,影响了正餐的营养均衡。

担心得寸进尺?别急,还有第三步。

三、共情,理解万岁

观察到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之后,知己知彼,就有底气多了。

这时需要帮助孩子把感受说出来,不管对不对,去求证就是了,孩子很简单的,都会直接反馈。

我抚着他的肩膀说,你很生气对不对?因为洋洋有吃,你没有吃?

他说嗯!

所以妈妈给你吃了一小口,洋洋也是吃了饭才开始吃蛋糕的呀,你刚才在睡觉没看见。

他两眼汪汪地看着我,就想全部吃蛋糕。

我说,啊谷好想吃多多的蛋糕,最好全部都吃掉。(配合很夸张的手势)

啊谷很用力地点头,是啊!要最多。(双手比划最大的圈)他喜欢用最多来表示比很多还要多很多的意思。

可以呀,那我们快快吃完饭,然后你想吃多少蛋糕就多少!

他要求再吃3口蛋糕就吃饭。(又是他的权宜之计,嘻嘻)

千万别戳破他的“诡计”,要是说“你不就是得寸进尺吗?你不就想3口3口又3口吗?”这就又回到权利之争和辩论赛。

而我给他看还有好几块蛋糕呢,顺着他的话说3口哪里吃得完,30口能不能吃完?等下我们一起数一数!

他笑了,要100口!全部都是啊谷的!

没问题!

于是开始吃饭,一开始他还做作地这不吃那不吃,喂了几口,奶奶做的红菇肉汤实在太美味了,就自己动手,肋排都快被他吃光了。

愉快地吃完饭,给他块蛋糕,他只吃了一半,不吃了,好撑……

挺着圆圆的小肚皮,咪咪笑着,小猫咪又回来了。

第二天早上,看到蛋糕,他又想吃。

其实我可以接受早餐吃蛋糕,不过担心规则混乱,为什么早餐可以,午餐晚餐不行?

于是和颜悦色地说,饭后吃。

他并无异议,可见接受了这个规则。

tips:咆哮的狮子得顺毛捋,说出孩子的愿望可以夸大,让他觉得父母特别理解他,是统一战线而不是对立的,他的愿望被看到,就很容易与家长合作。

但不要担心他真的会这样…

比如孩子去商场要买超出预期的玩具,家长不同意,孩子赖着不走。

家长可以这么说:你舍不得离开,你好希望想买啥就买啥,最好全部玩具都买回家对不对?

孩子会觉得被理解,然后家长仍然提醒和坚持事前的约定,每次只买一个,并保证下周再来买一个,孩子会比较容易遵守约定。

当然,涉及的约定技巧问题,又是另外一个重要话题了。

无论如何,先连接和共情再纠正,将更容易让孩子和我们合作。

而用和善并坚定的态度贯穿始终,孩子将收获爱和规矩,安全感和自律。

本文被某微信公众大号约稿首发,文章下的评论,真是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人说,不就是吃点蛋糕吗多大事儿呢,有人说终于知道爱和规则如何平衡;有的妈妈说关键是耐心,有的妈妈认为关键是方法;有人提到需要家庭成员一致没有杂音,有人认为妈妈内心要强大……
诚然,教养孩子是个系统科学,以本文为例,看似简单的三步,可以深挖的关键点却不下十个。遇到来自孩子的挑战,家长就着急,其实,更多是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焦虑自责。越来越多的妈妈发现,碎片化地吸收育儿理念,会让自己左右为难,无从下手。
我用微课和大家系统地分享正面管教,因为了解它长期行之有效,相信你也需要;因为教是最好的学,我们一同成长!

相关文章

  • 娃耍赖,娃哭闹,娃儿在咆哮?教你三招搞定!

    昨晚,我回家带了几块蛋糕。 洋洋(小宝)刚好吃完晚饭,于是给他一块自己拿着吃,一边我再给他喂点肉汤和青菜。 过了不...

  • 没妈的娃娃

    这几天跟娃爸出远门办事,把娃扔家里给姥姥小姨看了。两个娃儿的表现出乎意料。 原本以为老二会各种哭闹...

  • 妈妈不烦8

    妈妈不烦8 ​宝宝哭闹1招搞定,帮ta变成微笑 【亲子沟通】 3招搞定宝宝大哭大闹。天下没有不哭不闹的娃。我们要做...

  • 哭闹的娃

    闺女今晚洗完澡,床边找不到鞋子,命令我帮她去拿鞋子。 我不同意,因为她鞋子就在客厅,我也正在答题,让她自己去拿,不...

  • 亲子好食光丨春季“养娃秘笈”,家长抓住这几点助力孩子黄金生长期!

    花儿在笑 鸟儿在闹 光儿在跑 娃儿在长 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样子呀~ “娃不爱吃饭” “娃不爱喝牛奶” “娃只喜欢吃零...

  • 在孩子急于表现时,我狠狠地批了她一顿

    我们的大娃,是典型的红黄色性格人物。遇到事情,想做的或开了头的,一定非要做好做完,否则就是不行。就算哭闹、耍赖,困...

  • 城墙和娃儿

    城墙和娃儿 城墙严肃而古老 娃儿调皮又幼小 娃儿喜欢在城墙脚下驻足奔跑 城墙很壮观 娃儿很娇小 看着雄伟的城墙 娃...

  • 接纳哭闹的娃

    虽然我知道,“妈妈”这个角色,是世间最难演的一种角色。我们也会怯懦,也会怀疑,也会崩溃,也会疲惫。 但我相信,我们...

  • 你给孩子玩游戏机吗?

    娃爸爸下班回家,抱着娃说小声说:猜爸爸给你买了什么?娃一脸期待的看着爸爸。 娃爸说:当当当,你看,游戏机。 娃儿兴...

  • Baby | 0-3岁萌娃送礼指南

    新生儿,百日宴,周岁趴 ...你身边是不是总有娃儿在过生日? 无论是亲戚的娃,朋友的娃,亦或是领导的娃,同事的娃,...

网友评论

  • 6652f507f3af:孩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才好了
    澄澈Zoe: @打zi圜坚直微我 来公众号听我的微课呀
  • 心灵的便签:好文,育儿首先控制情绪,然后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想不会行为一次破坏规矩就担心孩子以后是个不讲规矩的人,再思考一下有些规矩定出来到底是为了什么?比如必须几点前睡觉,这些规矩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还是大人,我更崇尚自然生长。
    澄澈Zoe: @张南_孩子爸 懂得反思和人性的爸爸👍

本文标题:娃耍赖,娃哭闹,娃儿在咆哮?教你三招搞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xn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