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冲突——儿童成长的契机
宁宝从两岁多点开始,在小区玩或参加家庭聚会时就表现出与小伙伴交往的强烈意愿,也能与与她同样性格外向的孩子愉快相处一阵,但有时会发生争抢玩具、拉拉扯扯的行为。这时,与很多父母一样,我也总是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干涉与纠正,“你是姐姐,让着妹妹点”,“你给她玩一会,你玩别的去”,“你要排队“,“要轮流玩”……孩子的反应并不能如我所愿,她的回应是,“这是我的,才不给她玩呢”,“我就想玩”,如果这时强迫她分享,她干脆哭了,并将情绪转向我,“我不喜欢你了,坏妈妈”。
后来通过阅读一些育儿书籍,明白了这样做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孩子愿不愿意分享不取决于你怎么说教,而是取决于她自身的成长,而孩子所有在成人看来不可理解的行为,都是正常的。
上了幼儿园,孩子交往的机会多了,她与人分享的感觉也慢慢有了,但在分享中也避免不了冲突,我不再为此而忧心忡忡,也不再对孩子的行为指手画脚,我知道孩子正经历她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一切,而我能做的,并不是告诉她确切的方法,而是和她一起平滑地度过所有的焦虑,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人父母,我们常希望自己的孩子人前懂礼貌,乐得与小伙伴分享食物与玩具,人见人爱,在幼儿园有一群相处愉快的好朋友。但是孩子、尤其是幼儿园小班孩子,刚刚体验分离焦虑,对于人际交往也只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开始向四周发展的萌芽阶段,他们在这过程中会不断发生自我与他人的冲突,自我与超我的冲突。面对一系列问题,家长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先读懂孩子的情绪与行为,确认、接纳他们的情绪并使孩子学会允许、说出自己的情绪,然后与孩子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一次冲突都是一个成长的契机,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是一次探索自我的旅行。孩子在其中体验着成长之痛与成长之乐,家长也从中领悟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方法。
二、 一场理论联系实际的儿童心理学大课堂:交往动机、自尊、分享与冲突在儿童初步社交中的作用
周五幼儿园组织了第一场“家长学校大课堂——暨心理学专家走进幼儿园启动仪式”,心理学专家郭老师就“孩子的交往”为主题,从“交往动机、自尊、分享与冲突”三个方面,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讲座与交流。我再一次获益匪浅。
郭老师是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专职心理咨询师,而这也正是我所感兴趣的。他致力于婚姻关系、学龄前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与咨询,每周两天进驻幼儿园,走进班级观察孩子,对于有需要的孩子进行引导,这让我对于孩子所在幼儿园又有了新的信赖感与自豪感,对于家长来说更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好机会。
1、 孩子的交往动机:对关系的寻求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这句话让我为之一振。我们都知道孩子自出生起就有其内在的成长动力,有一颗“精神胚胎”,有各种敏感期,经历各种成长阶段。但一提到交往,成人往往又陷入“教育者大”的思维上了,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交往的意愿、动机也是后天培养的,不是天然的。但这场讲座通过三组实验视频(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让我们直观地明白了,高级哺乳动物对关系寻求的本能。
之前看过梅兰妮·克莱茵的《儿童精神分析》,她第一次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客体关系”,指出母婴关系是婴幼儿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强调母亲无可替代的作用。郭老师的讲座用“恒河猴”实验再一次形象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婴儿对于母亲怀抱的依赖,包括生理和精神的双重依恋。在惊恐实验、陌生环境实验中,面对焦虑或恐惧,小猴子视那个绒布做的“母亲”为“安全岛”,抱着“妈妈”就可以带给它舒服和安全的感觉,它甚至对周围事物产生了兴趣。
这与我们的宝贝刚入园时的情景何其相似啊!通过一周的陪园,我们深切感受到自己对于孩子适应陌生环境的强大作用。孩子总是在玩耍时确认妈妈的存在,而妈妈一旦靠的太近或干涉其中,孩子又会推开你。妈妈是“充电器”,是“安全岛”,只有在母亲那得到足够的爱与安全感,孩子才能渐渐离开我们,投入更广阔的天地。
因此,建立母亲与孩子间稳定良好的关系——安全感,是孩子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也是小班孩子克服分离焦虑的基础。
对于尚未走出分离焦虑的孩子来说,怎样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郭老师教给大家几招。
(1)、 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妈妈与孩子关系的稳定性,即拿出相当多的陪伴时间与相当高的陪伴质量。
(2)、 如果没有条件时刻做孩子的抚养人,怎样将孩子送到代抚养人手中需要技巧——即给孩子塑造一个连续的母性环境。比如,送到姥姥家,就要让妈妈、姥姥、孩子一起相处一段时间妈妈再离开,使孩子产生“妈妈和姥姥是有联系的,是差不多的”的感觉。
(3)、 在一个即将走入更广阔世界的前夕——幼儿园阶段,这个过渡环境中,妈妈需要强调在幼儿园和老师玩是一样安全的,老师像妈妈一样对你无微不至地关心。当然,前提是尽快使孩子学会自理。
(4)、 可以对那些因想妈妈而焦虑哭泣的孩子说几句话,缓解焦虑情绪:
a. “宝贝你想妈妈是很正常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会想妈妈”。
b. “你看看别的小朋友在想妈妈时候都在干什么啊?他们有的并没有哭,而是开心地和大家玩”。
c."你要是不开心、难过的时候,时间就过得很慢,妈妈来接的时间就变的很长;如果你开心的话,时间就过得很快,感觉妈妈一会就来接你了"。
2、 关于“自尊”在交往中的体现和作用
“自尊”这个词,与我们想象的其实很不一样。成人往往认为,我们才会有所谓的自尊心,越长大自尊心越强,而实际上,幼儿也有自尊心,而且年纪越小的人自尊心越强。迷惑吗?
自尊心可以解释幼儿一系列情绪的产生,我的体会是:孩子最会察言观色,她的无理取闹是有底线的,底线就是当她耍到那个大人开始不理她的时候,就会收住。然后嬉皮笑脸地耍个活宝,逗得大人一笑,她会得意地说“这下你高兴了吧”。这是孩子的自尊心在起作用。Ta知道什么时候是最大限度而又不伤自尊地“放开了耍”,什么时候该适时地“收住”,很小的孩子就可以把握得很好了。
第二个例子,是一位家长在互动环节上的提问。“孩子想跟一个小朋友玩而遭到拒绝时,很伤心地问妈妈,为什么小朋友不愿跟她玩”。这个问题我们也经常碰到,但也常令我们哑然。郭老师从自尊的角度为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源与疏解方式:
(1)、首先要理解孩子被拒绝时的情绪与认知,孩子在这时通常会因别人的拒绝产生一个不合理信念:因为我不可爱所以别人才不愿意和我玩。
家长要确认、接纳孩子这时伤心的情绪,并引导孩子讲出这种情绪。
接下来的(2)(3)(4)(5)要通过引导,让合理认知取代不合理信念。
(2)、告诉孩子,“你愿意找一个朋友一起玩是没错的”。
(3)、让孩子明白,“但他也有权利拒绝你,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4)、一句重要的话,“他拒绝你不意味着你不好,你可以找到愿意跟你玩的伙伴。”
(5)、 最后总结一下,“没有任何人可以让所有人喜欢”。这句话可以让孩子再碰到相似的问题时得到启示。
让孩子学会“哀悼”的能力
“哀悼”就是在遇到一些无力挽回的事情时要允许自己难过,接纳自己伤心的情绪。“哀悼”了才能“放下”,才能面对现实,走向未来。
这个很难,连我们成年人都要去学习。儿童学会“哀悼”的能力,就能面对一些“不同声音”、“失去”或“拒绝”。
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形成了一种“自我的超能感”,我饿了食物马上送到嘴边,渴了立刻有水喝,哭了立刻有人哄,想玩了玩具马上就到手。仿佛这个世界“唯我独尊”,“世界是围绕我转动的”,就像一个魔法一样神奇。而渐渐长大的过程,就是魔法不断破灭的过程。孩子在一系列事件中开始模糊地知道,这世界不只有我一个,也不是围着我转的。因此,让孩子经历一些合理性挫折是孩子走出“自我”,走向社交的必经之路。
心理学研究与很多案例说明,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自尊是良好交往的基础。
3、 关于分享与冲突——互惠互利原则是儿童交往的准则,也是技巧
心理学家的点拨总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句话也是醍醐灌顶。“互惠互利是所有交往的原则,儿童的交往也不例外。良性交往的前提或者技巧即是两方面的觉察——觉察对方的情绪、觉察对方的需求。”而所有的冲突都是源于两方面的失察或彼此需求的矛盾。
(1)、 满足孩子稳定的拥有感是孩子愿意分享的基础。
我们都有体会,当我们命令孩子将一件玩具或一种食物与他人分享时,他们有时很不乐意,并将那个东西抱的紧紧的。这不是孩子“自私”,而是成人给孩子贴的“标签”。
a.只有孩子建立起“我稳定地拥有这个东西,并享有它的支配权”的想法时,他才能进一步有分享的愿望。
b.分享行为更多是孩子对大人的模仿,家长要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是否乐于分享。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平时的话语或行为就是孩子的榜样,如果想让孩子学会分享,家长先学会分享。
(2)、 面对冲突,要引导孩子学会“谈判”
冲突是不同个体或团体间利益或价值观不同产生的矛盾,在人际交往中有冲突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将冲突看做一次成长的契机,学会解决和应对冲突的途径——“面对”与“谈判”。
a.肢体冲突是幼儿阶段最直接的冲突形式,因为幼儿的语言能力还没发展到随机应变的地步,常常不能及时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于是常常诉诸“武力”。而幼儿的武力不等同于常人,攻击力和伤害性很小,因此在冲突中往往是“犯错”,而不是“不良行为”。 老师和家长也无需对此“上纲上线”。或许两个小朋友前一秒钟还打的不可开交,下秒钟便 谈笑言欢了。所谓“不打不相识”。
b.尊重孩子正常水平的“攻击力”,就是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
这个观点也是我们家长需要领悟的。
就像我国一次次重申的“我们绝不放弃保留拥有和使用核武器的权利,但我们也绝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具有攻击的能力并不代表我们提倡孩子用拳头解决问题,这是对于还击对方暴力的一种震慑力。
有时候不用做,语言的震慑力就足够了。
当你的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向你哭诉找安慰和解决方案时,你会怎么做?
是气愤填膺要拉着孩子找对方家长评理去,还是直接打回去?抑或是就这样过去了?当然要分情况了。
首先当然是安慰孩子,接纳他的情绪。然后你要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对方有无道歉。如果没有道歉可以让孩子第二天向对方表达委屈,要求道歉,如果连续三遍要求还没有道歉可以告诉老师。这就是“谈判”的技巧。告诉孩子下次再遇到受欺负时可以在以上“谈判”失效时,还手。当然还有最后一种,告诉孩子你也可以“原谅他”,真心地原谅,但可以告诉对方如果有下次就会还击。语言的攻击力这时可以起作用。
当然,除了肢体冲突这种最高级别的冲突外,只是一言不合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争抢玩具、食物等,这种情况依然是常见的,也会伴随幼儿的成长随时出现。
结语
或许当我们的宝贝真正建立起安全感、自尊、与互惠观念时,他们才会乐于分享,学会解决冲突,而这一切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的,而又不经意的,就像等待一朵花开的过程,细微而充满期待。这也是家长成长的一个契机,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生存在“关系”和“交往”中。孩子在儿童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将一生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