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 慕容素衣
台湾作家在解读《金瓶梅》时提出,“《金瓶梅》是《红楼梦》的母亲”。这话听着惊人,其实并非什么创见,《红楼梦》最早的书评者脂砚斋早就评点说:“(《红楼梦》)深得《金瓶梅》之壸奥。”
两书对读,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潘金莲从明朝西门庆家中穿越到清朝的贾府中,会化身为谁呢?我想可能是王熙凤。
这两个女人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一样的美貌出众,一样的牙尖嘴利,一样的心狠手辣。宋明以降,中国的审美一味往精致纤细的路上走,女人往往叫作弱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潘金莲和王熙凤简直就是其中的异类。她们让我们发现,原来“封建女子”也可以活得这样的张牙舞爪、生机勃勃。
我不知道往凤姐头上扣“压迫封建叛逆者”大帽子的人有没有发现,其实她正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叛逆者,这么说潘金莲也挺合适。她们的言行举止乃至目标追求,都和封建规范所要求的三从四德完全没关系,那个时代要求女人们“出嫁从夫”,她们偏偏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从这种意义上看,她们正是女权主义者的先行者。
潘金莲现在已经成了淫妇的代名词,其实反过来想想,在过分强调女性贞节的社会,“淫”何尝不是一种反抗?虽然这种反抗很有可能沦为火候太过的行为艺术。西门庆娶的几房妾侍都不是什么冰清玉洁的贞妇,有做过妓女的,如李娇儿;也有背着丈夫和西门庆偷过情的,如李瓶儿,可她们在嫁入西门家后就变了个人似的,心里眼里只有一个西门庆。
只有潘金莲依然如故,西门庆冷落了她一阵子,她就不甘寂寞,和小厮勾搭上了。道学家们可能又要给她扣“天性淫荡”的帽子了,可站在另一种角度来看,所谓的“贞”应该是相互的,既然西门庆可以天天在外面拈花惹草,谁规定潘金莲就一定要在家守身如玉?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贞节意识是男权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潘金莲没读过什么书,她只是抱着一种朴素的想法:男人们可以出去玩,为什么我不可以?可叹的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中国女性数千年,至今仍未解决。
从潘金莲身上可以看到女权意识的萌芽,这种萌芽在凤姐身上找到了茁壮成长的空间。毕竟,论出身,凤姐是大家闺秀,潘金莲只是个小户人家的丫鬟,加之凤姐自小充男儿教养,见识气度自不是金莲能比;论地位,凤姐是嫡妻原配,远胜过在西门家排行第五的小妾潘金莲。
因为这些缘故,凤姐表现得更加强势,前八十回中,我们可以看到,贾琏是有些惧内的,凤姐在家中占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兴建大观园时,贾芸想谋一个肥差,贾琏说了不算,凤姐说了才算;贾琏的奶妈赵嬷嬷想为两个儿子弄两个差事,不是来求贾琏,而是求凤姐。
小厮兴儿在向尤二姐介绍家中情况时,这点也说得很明白:“我们共是两班,一班四个,共是八个。这八个人有几个是奶奶的心腹,有几个是爷的心腹。奶奶的心腹我们不敢惹,爷的心腹奶奶的就敢惹。”
凤姐在丈夫面前都不肯落下风,卧榻之旁,自然更不容他人鼾睡。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贾府中的男主人们都酷爱纳妾,连一本正经的贾政也有赵姨娘、周姨娘,唯独贾琏瞧上了尤二姐后,只敢在外偷偷娶了。凤姐之威,可见一斑。
悲哀的是,在那个“夫为妻纲”的时代,女人再独立能干,都必须附属于丈夫才能得以生存。小妾潘金莲固然要想尽千方百计取悦西门庆,正房王熙凤也必须经营好和贾琏的关系,她们在家族中的地位,最终取决于丈夫对她们的重视程度。潘金莲一味好淫,很大程度上是以这种方式来维系西门庆对她的迷恋。
所以我们看到,凤姐在贾琏面前并不一味地扮河东狮,而是该温柔的时候温柔,该服软的时候服软。前八十回中,关于这对小夫妻的生活还描绘得挺温馨的,看得出他们相处得还不错,情到浓时,大白天的还禁不住上演了一回“贾琏戏熙凤”。
贾琏从扬州回来时,凤姐故意称他“国舅老爷”,小夫妻之间调皮有趣的一面刻画得非常好。
怕老婆是由于爱老婆,我相信贾琏肯定是爱过凤姐的,只是他的爱太多变太不坚定,这样的男人是靠不住的。初娶尤二姐时,他待她如珠似宝,之后来了个秋桐,还不是暂且把二姐搁到了一边。从这点来看,他还不如西门庆,后者虽然花心,至少对相好们还称得上有始有终、有情有义。
何况较之尤二姐,他对凤姐的爱更不纯粹,那份敬畏之中,固然有着爱的成分,又何尝不是因为凤姐娘家根基好、人又聪明能干呢?在四大家族都败落、凤姐失去了手中的权力后,他还会待她一如当初吗?我不得不心酸地承认,“一从二令三人木”这句判词预言着凤姐最终被休弃的命运。
《红楼梦》整部书都在讲执着和放下,显然,王熙凤也好,潘金莲也好,她们都活得太执着了。她们被欲望推搡着、驱使着,越来越疯狂,越来越放肆,最终到底被欲望的黑洞一口吞噬了。
凤姐贪权,金莲好淫,她们以不同的方式与命运不屈不挠地搏斗着,却滑向了另一个极端,招致了自身的毁灭。她们一个疯狂敛财,一个拼命纵欲,也许只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她们都有着一道致命伤:没有为夫家添上一个男丁。所以妻妾争斗对于她们来说不仅仅是为了争宠,更是生存的一种手段。
只是我想,当潘金莲把罪恶之手伸向了李瓶儿的孩子,当王熙凤借刀逼死了尤二姐,她们有没有料到,有一天,她们也终难逃脱被摧残被毁灭的命运?“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只是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又有几人能自谓看得破、放得下?
电视剧《红楼梦》是这样刻画凤姐之死的:冰天雪地里,一张破席裹着死去的王熙凤,被人用一根麻绳拖拉着,葬在乱坟岗上。
那个生前风光无限的琏二奶奶,那个惯于杀伐决断的脂粉英雄,那个生前心已碎的伤心女子,就这样凄凉地、悲惨地、孤单地迈向她人生最后的归宿。
在“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插曲声中,电视机前的我不禁流下了眼泪。那时我还小,却忽然感到了什么是无常。
©本文选自慕容素衣《愿有人待你如初,细品红楼梦中人》
推荐:《愿有人待你如初,细品红楼梦中人》
[作者]慕容素衣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慕容素衣浪漫“说红”新作
©内容简介:《愿有人待你如初:细品红楼梦中人》一书中,慕容素衣以新的角度评点金陵十二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许多观点很有价值,值得探讨。语言生动,引经据典,立体还原十二位红楼女子。而对于书中一些争议已久的话题,比如黛玉的结局、湘云和宝玉的感情,凤姐的评价等也给出了作者自己的答案。
©作者简介:慕容素衣,本名禹媚,湖南女子。青年畅销书作者,韩寒“ONE•一个”人气作者,豆瓣红人。理想是写富于性情的文字,过潇洒自在的生活,交坦荡有趣的朋友。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十点读书”“二更食堂”等数十家微信公众号转载。著有《时光深处的优雅》《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繁花落尽,素心不改》《生命的烤火者:杨绛传》等畅销作品。
# 互 动 时 间 #
你怎么看潘金莲和王熙凤的命运?说说吧?
我们将从留言中选出一位小伙伴送出
《愿有人待你如初,细品红楼梦中人》一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