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箭悟禅录 欧根·赫里格尔

作者: 卡布奇诺花蜜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00:53 被阅读0次

    年幼时在寺院学习佛法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不知怎么萌发了一个想法,喜欢玩游戏的我,是不是也可以写一本《游戏道次第广论》呢?后来写了一部分,就写不下去了,好像那个时候冥冥中感觉是可以写的,但是有一个东西卡住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明白更多的事情之后,发现所有的技艺、人为模仿的东西,都是可以成为道的。道的诡异就是因人而异,因人而化。当年卡住的原因在于我还没有悟透“动作”的本质,或者说,某一个事物从表面到核心的整个过程,这其中的所有推演。

    作者:欧根·赫里格尔
    出版社:黄山书社
    译者:余觉中
    出版年:2011
    页数:149
    定价:15.00元
    ISBN:9787546116402

    时至今日看到这本《学箭悟禅录》,不禁联想很多。如果是学习表演、学习绘画、学习唱歌,都是可以悟禅的。当然我们需要把禅转化成某种意识、潜意识、超意识的组合概念,这样方便理解,也因此可以让人明白所谓的学习之境,技艺之境是可以达到这个“禅”的效果。

    就是大多数人说的“一通百通”,通的不是日积月累的技术,这个没有办法一下子熟练。“通”的是心中的形象和其转化方式,“通”的是意识、潜意识及超意识的领悟,发现心中至深的奥秘。

    既然任何技术、技艺都可以成为通往道,那么这个分界线在哪?换句话说,就是这个技术,什么时候称为技术,什么时候又可以成为道?就好像我平时去射箭馆玩玩,那么只是偶尔练练,那么这个我也叫射箭,但是我这样是没有办法悟道的。就好像表演,如果表演可以通达“道”,那么这个界限在哪?什么时候表演成为了“道”,什么时候表演只是“技术”,或者说表演在哪一个阶段是属于科学范畴?

    这样一想,延伸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

    从技艺到开悟的提升,不得不提到一本书《八十四大成就者传》。这本书中,写了很多大成就者的开悟经历,有妓女,有铁匠,有小偷,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身份不一,职业也不一,但是都因为技艺纯熟而具备了开悟的前提,进入没有目标、没有目的的境界。他们从强烈的主观意愿进入“剥离主观意愿”的阶段。如《学箭悟禅录》中所言,“把注意力集中到练习厅里发生的事上”,这一技巧练习,就好比如果你是铁匠,那么你每一次的锻造,关注在锻造的动作本身上,而不是锻造之后的奇奇怪怪的事情上。那么,如何摄授心神,关注在锻造动作本身?在佛教中,有“阿弥陀佛”一句摄授是也。《学箭悟禅录》里面没有给出具体的训练方式。

    对于咒语的运用,到此你会发现咒语的作用,在于让心神摄授在当下的动作上,也就是身体与精神的融合。所以当这个秘密被揭破后,咒语就不在有任何作用。因为咒语本身是不具备任何作用的(补充一下,有的咒语是模拟大自然的声音,或者是结合身体某种气脉韵律而诞生的模拟,甚至某些咒语是与无机生物的沟通方式,在此咒语不做特殊之用,仅对普通人而言),我们普通人一旦知道咒语的作用之后,就不会好好念咒了,念咒时会想着念咒之后的作用,心神得不到摄授,身体和精神无法融合,咒语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失效。但是我们往往喜欢刨根问底,对传承没有信心,一味的追问,让咒语的“秘密性”失效,于是我们被困在了二元的对立中。除非每个人重新出发,发现新的秘密,这个秘密仅对他自己生效。

    在这里《学箭悟禅录》没有叙述这一段,我认为是传承限制,同时也是秘密因人而异,不便公开和广传。希望每个人都能去寻找自己的秘密,这个秘密可以是你训练很久之后师父给了你一个咒语,也可以是自己发现和探究的,它的作用就是心神摄授,身心融合。在这里想到我的父亲,他以前在钢管厂,就是一下锻造,一下“南无阿弥陀佛”。本来是因为工作枯燥无聊,最后有了不可思议功效。

    到这里,通过《学箭悟禅录》只言片语以及其他书籍的辅助,我们明白如果是狭义的来说,那么任何技艺仅仅是技艺,某一种熟练度较高的技术或者说是科学方法。从广义来说,任何技艺是道,是一个完整的途径。这中间从狭隘到广义的钥匙,就是“秘密传承”来摄授心神,身心融合。

    这样的说法,容易把“技艺”至“道”的转变简单化了。其实中间千难万难,如书中所言一样,几年没有任何长进。从最早开始模仿老师的动作,千锤百炼至成熟,成为了一名技艺娴熟的工匠,然后通过几年的锻炼和发现,突破了已掌握纯熟形式的桎梏。他一天比一天更能捕捉灵感而不需要做技巧上的努力。无论是先有灵感后有技艺的娴熟,还是先有技艺的娴熟再有灵感,这两者之间存在的鸿沟,这把所谓的“秘密传承”钥匙,可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然而书中所揭示的一笔带过的东西,简单化其中的艰难。

    解决了广义狭义对技艺的观点看法,新形成的思维方式有了广阔的天地。任何技艺,皆能通往道。这里有了一个新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技艺是“道”。换而言之,是不是一切皆是“道”?或者说,我们是不是要换一个词汇来描述“这个”。用“技艺”来形容有狭义性,用“道”来形容有广义性。这两者都是二元对立思维下产生的产物,无法圆融的去看待“这个”新的事物。凭我浅薄的智慧,我想到的是“有为法之次第”。

    “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诸如音乐、舞蹈、表演、绘画、建筑等等,皆是有为法,这个没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为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就是聚合离散的,总会消散。这个是字面理解,更甚深的理解,就是有为法是投射,是幻影。就算通过“有为法”入了次第,达成“道”,这个“道”也是幻影。

    -

    是不是很有意思?

    这个是《学箭悟禅录》这本书里没有说过的。这也是很多学习所谓“道”的人,无法理解的一环。他们以为自己所证是“道”,其实不是,那只是幻影。执“有为法”的次第而入门,最终得到的其实是一个假象。然而就这个假象,可以让人在世间得到比较高的成就,艺术和技术的全面结合而诞生的才华。

    这个问题在这里不展开。书里没说到这个层面,故不展开。技艺在此所展开的“道”,不是道,是道的影子。有为法如此。简单来说,我们世间一切的行为,技艺,包括书中所展现的弓道,都是道的影子,不是“道”。所以至高也无法解脱的。

    到这里有点像《指月录》中的玄机了。扔掉“道”的投影,就一无是处。学了那么久,技艺也纯熟,感觉好像身心合一了,但是那还是投影。不扔掉“道”的投影,执着,又感觉自己没有到那一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啊,是很难的,前面无路可走。这个问题很有趣。最后一口气,就一口气。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警惕的。也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才有的发现。以前那会,师父一直说,要小心“世智聪辩”,我一直以为是小聪明,感觉自己笨笨的,和这个词挂不上钩。现在回忆起来,《学箭悟禅录》有一部分就是“世智聪辩”了,这个不是字面意思的理解。比如我曾经想写《游戏道次第广论》觉得什么都可以成为次第,通达至“道”。后来转而发现,这些是有为法,如果求解脱,没有半毛钱意义。《学箭悟禅录》这本书也是这样,里面也有说任何技艺啊都可以至道。这样的想法其实就是“世智聪辩”。落入“世智聪辩”不自知,对着“有为法”努力,这就好像你去研究乌鸦的语言。

    当然,《学箭悟禅录》这本书还是有很深的价值,至少它在谈道的投影,以及某种近似禅的看法。并且阐明了弓道次第的建立,从弓的技术直至弓道的过程,这对于任何学习技艺的人来说,都是有启发的。启发他们如何放松的,无目的的去行动。

    那么也能从中看到,行动与身心挂钩,就能搭建一条从技艺至道的路。比如种田,插花,扫地,锻造,搬砖,挑水,绘画,舞蹈等等,都可以搭建一条从技艺至道的路来,其中划分好阶段,境界的不同,就可以了。问题在于每一种行动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他们的行动对象和动作运用都不同,道理是一样的,但落实起来,还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配合悟性加以梳理。

    所以古代有庖丁解牛,郭橐驼种树等故事,今天有弓道,茶道,花道等传承。

    差不多是这样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箭悟禅录 欧根·赫里格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ja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