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写在水上的文字

作者: 说心安 | 来源:发表于2018-03-26 22:27 被阅读0次
    那些写在水上的文字

    我总是把“帕特森”跟“文森特”梵高的姓氏搞混淆了。天才的境遇,有人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彰显自己见多识广;有人带着扼腕叹息的感慨,抒发对天才的怜惜;有人说着冷嘲热讽的风凉话,庆幸自己作为一名凡夫俗子的满足。

    戛纳电影《帕特森》是贾木许拍摄的一部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的电影。

    他是帕特森镇上23路巴士上的一名司机。他不是天才,也没人说他是诗人----尽管他每天在上班后发车前都会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诗,中午在瀑布前吃妻子给他准备的盒饭时写诗。

    他的名字就叫做帕特森。

    我是被这部电影的艺术手法和题材打动的。先简单讲一下电影大致内容,然后写一下最让我黯然伤神的一个场景:帕特森的诗本被他的狗咬得粉碎了。

    电影由八小节组成,即这个周一到下一个周一这8天当中,帕特森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由他的日常活动来串联。

    八天中----

    几乎一样六点一刻时间醒来,醒来的俩人睡姿都差不多;

    吃同样的麦片牛奶上班,都是23路巴士;

    乘客到齐之前都是拿出笔记本写诗,中午吃盒饭坐在瀑布前写诗;

    同样时间点同样路线回来,每天在门口扶正莫名其妙歪斜的邮筒;

    坐同样的位置吃晚饭,饭后跟妻子聊天,然后他一个人遛狗,同样路线去同一家酒吧喝同一款相同量的啤酒,跟同一位老板聊天;

    同样的时间点回家休息。

    在平凡琐屑的日子里,帕特森可以在自己驾驶的巴士上,晚上的酒吧里,瀑布前的冥想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不同的诗。

    他有属于自己的诗意世界。

    一种生活,两个世界。普通人的日子,有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每一天都是新的。他对跟他抱怨生活苦逼的同事只说一句话:i’m OK。

    剧中另外一个人是她的妻子劳拉,家庭主妇,但是活泼,热情,想法多,内心有少许不安。爱画黑白涂鸦画,爱乡村民谣,是帕特森写的诗歌唯一的读者。她曾经劝过丈夫,应该去把诗集复印下来,说了一年多了,最近也答应了。

    他俩的精神世界多少有些格格不入,虽然电影中没有出现一次分歧,但从各种细节都可以看出帕特森包容劳拉变幻无常的理想追求,无处不在的黑白色系改装,正如劳拉对帕特森诗歌创作的信心和鼓励,从来不会动摇。

    其实他俩的趣味完全属于平行线的存在。

    电影中,各处细节都向观众呈现出对两人关系的某种担忧,但总体是甜美的。对劳拉的角色有些许的嘲讽,但不影响对作品的艺术表现。

    原本,人与人之间灵魂上的契合是何等不易!

    家里的狗马文在夫妻亲热的时候总是会吵;每天都去把帕特森下班回来扶正的邮筒推斜了;男主人上班的时候它就固定坐在他的位置上吃饭;在周六这一天男主人讲诗本忘在沙发上,跟劳拉看电影去回来发现,整个本子已经被马文撕咬得稀巴烂了。

    马文的存在,是这对夫妻之间存在危险关系的直接投射。这只狗和男主人的对抗情绪,在撕咬笔记本的时候达到了高潮。

    劳拉陪伴帕特森,消化了诗本被毁的复杂情绪。周日下午日本诗人在瀑布前与他偶遇并且谈论诗歌,临走送给他一个新本子,告诉他:空白意味着更多的可能。

    周一,第八天,影片结束。帕特森状态恢复了,这名司机又开始写诗。

    有着巴士司机和诗人双种身份的帕特森,对生活敏感细腻优雅,对身边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温柔耐心的。帕森特不是俗世意义上的“文青”,他具有诗人之心。

    真正的诗人,身份并不重要,不是在需要发泄或者炫耀的时候切换成诗人模式,没有切换一说。

    诗人,永远都是诗人,生下来就是。

    在被人意识到或者自己意识到之前,就是。杜尚说“我的呼吸便是艺术”帕森特在开巴士,吃盒饭,遛狗,上酒吧,每一个时刻,他都是诗人,所以他默默地写了那么厚的诗。

    甚至在他回家发现自己的诗本被马文撕碎了之后,经过简单的自我调整,他又恢复了!影片没有旁白,只用了几个镜头特写,近距离让观众看满地的碎纸屑,看帕特森的神情切换,看劳拉的满脸担忧。

    他的不知所措,大概也不是仅仅惋惜诗作消失。他习惯了每天写诗,随身带的本子忽然没有了,似乎一条流淌的小溪忽然停滞不前了。

    很多观众对着这一场景,也许会哈哈大笑一番,或者惊愕或者惋惜,但都跟之前的一个个镜头那样过去了。可是,我的目光,久久停滞在这里,我没法转移,没办法。

    我的心被重击了!尽管我看到不知所措的帕特森反过来安慰妻子说:反正那些也是写在水上的字。

    反正那些也是写在水上的字。多么诗意的话!写过字的水,和那些原本就没有痕迹的水,只有当事人知道:是多么的不一样的水。

    写过就是写过,没人看见,也是写过,没有留下,也是写过;有人评论是诗,没人承认还是诗;只要自己认为是,就是;就像一次生命,长的短的,美的丑的,有意义的无意义的,都是走一遭,却都在尽力活出各自的精彩。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那些为成名成家焦虑不堪的人,跟真正的诗人帕特森比起来,那是云泥之别。

    一个诗人,一个灵魂上的自由创作者,他长久以来的心血,被意外地付诸一炬,当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也许出于同样的喜好,我对文字的真爱程度也不是旁人可以理解的。我从小学8岁开始写的日记,现在将近四十年了,走了那么多的路,搬了无数次家,经历了那么多的舍与得,我始终带在身边,虽然没有打开过,但是我就是带着。要我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作文本上撕一张纸,碎的似乎是我的心。

    在我的理解里,文章就是一个人用他的心力凝成的。而且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自从有了电脑,我的纸质文字就不见了,翻看自己十年来写在空间里的文字,还有我现在每天一篇写在公众号里的文章,是让我感觉特别有意义的,值得做的。

    记录,收藏,回忆,在文字的梳理中完善自己,在故事的叙述中丰富自己,在情感的回味中滋养自己。

    从前把文字存在文档里,拷到硬盘里。但是硬盘跟笔记本没有大的区别,某一天彻底被销毁,对我来说该是多大的打击!我的境界是很低的。

    看帕特森的诗被毁,我已经是这样的痛了!我也不认为因为我无诗人之心,故特爱用文字留下痕迹,帕特森是诗人,他就不惋惜自己的心血被毁。

    他是一名巴士司机,他那么爱写诗,而他的读者只有一位,那就是自己的妻子劳拉。本子被毁,意味着他的从前的诗作,永远消失了,可是这份惋惜心情,是不会因为读者多或者少而有所不同。

    正如我,未必是分享阅读的几十几百人,我就草草敷衍乱写一气,关注的人超过10万+,我就全部精力投入去写,完全不是这样子的。从前我没有开公众号,我自己一个人读,我也是读了又读,斟酌了又斟酌的。

    帕特森的诗作,那是他一个人的诗。于是意外发生,他的悲伤只能是一个人默默消化,除了妻子的陪伴,后悔之前怎么没有复印出来。当然还有跟我这样的观众。他甚至都不能去跟他认识的人倾诉一下自己的诗稿被狗咬碎后内心那种悲伤无助无奈。

    说不定倾诉了以后还会增加一份悲伤:被人讥笑“一名巴士司机竟然说自己写了一本诗,疯了吧!”

    影片并未过多渲染诗作被毁以后的遗憾,而是新的一天,人们一样上班,上学,上车,下车,无人知晓这位巴士司机内心经历了什么。

    帕特森依然坐在瀑布前吃盒饭,但他没有诗本了,正独坐冥想,日本诗人来了。

    谈起两人共同追寻的诗人威廉姆斯,帕特森的状态又回来了。接过日本诗人赠送的新本子,接受了他“空白的本子意味着更多可能”的鼓励。

    互联网时代,我的文章都输入我的账号里了,表面上看似比帕特森的笔记本安全,但是也会出现全部消失的意外,当然也会。

    当某一天没有人记得这些文字的时候。

    我们可能会在天界偶遇,然后看在这一世咱们彼此温暖过一程的份上,请记得也送我一本笔记本,然后说一句:

    空白意味着更多的可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写在水上的文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ud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