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独立,同时也生而寂寞。
一个人内心的声音,是无法原原本本地通达到另一个人的内心的。很多细腻的感触,在传递的过程中就已经被磨损了,消耗了。本质上,心与心之间是无法真正共鸣的,我们都只能是孤独的自我聆听者。
于是就这样懒了。像在心头支起了一口老砂锅,反复炖煮囤积腐烂的情绪,掩紧盖子严丝合缝儿地一点也不散出任何气味,就这么悄不做声闷着,沸腾,属于我自己,冷却,也属于我自己。
反正我的快乐,你总看的见,而我的悲伤,不需要你知道。
有时候,人在孤独中自我圆满。
又有些时候,积年累月的沉寂会锻造出与之相反的铿锵有力的渴望。
在那个时期,人异常地渴望被倾听,渴望被认同,异常地渴望有那么一个人,能超脱了凡胎肉身,抚触到自己的灵魂。
一旦有人作出走近的姿态,就先急不可耐地将内心一刀剖开,赤裸裸没半点遮掩地袒露着,满怀紧张而热烈的期待。
或许对方只是出于好奇,出于打发时间,粗略地扫了一眼,转身走了。
于是那一番真诚的自我剖白,显得很愚蠢。
又或许对方曾有所停留,而最终对那些黑暗的,丑陋的部分嗤之以鼻,也摇摇头走开了。
于是空欢喜一场,陷入自我否定的抑郁里。
最害怕的是,对方披荆斩棘,克服了万难来到自己面前,却忽而发现,他憧憬的、他需要的,不是他最终发现的那个自己。
对方也许只是失望,而自己却要为令对方无功而返而倍加歉疚。
又或者,渴望只是种孤独情绪下的暂时状态,大多数时候,自己并不愿被读懂。
有人朝自己走来,欢欣雀跃;当他真正想要了解自己,自己却难以接受地将他一把推开了。
孤独之于我,是亲密好友。
它与我一起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
它对我知根知底。
在它面前我不必因社交需求而美化自己的人格。
在它面前我是对是错是好是坏都不被肆意评说。
我不知道我在他人眼中是如何模样。
可能一千对眼睛里看到一千张面具。
而在孤独面前,我是我,真诚又那样平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