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每天写1000字
《非暴力沟通》:换一种方式去说话

《非暴力沟通》:换一种方式去说话

作者: 问问的奇妙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23:51 被阅读92次
《非暴力沟通》:换一种方式去说话

文/珊澜

最近,我读到一本很有启示性的书,它就是美国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

最开始是被朋友圈里一位阅读达人分享的文字所吸引:

通过非暴力沟通,不再条件反射式地说出不该说的话,而去明了自己的观察、对方的感受和期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于是找来了kindle电子书,没想到连着几天很快就看完了,意犹未尽,打算抽时间再读一遍。

马歇尔有着十分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非暴力沟通实践经验,整本书既有理论的深刻解读,又有实战案例的详细剖析,深入浅出,每看完一小节都会提供一些判断题和要点总结,读者可以对照自己理解的程度进行练习和回顾,从而加深对内容的把握。

看完整本书,首先对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基本明确,即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将评论和观察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它都能体会到细微起伏。”马歇尔认为感受不等于想法,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需要,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马歇尔提出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在“情感的奴隶”阶段,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在“面目可憎”时期,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成为“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当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在马歇尔看来,非暴力沟通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沟通的方方面面,既涵盖了政治、商业等宏观领域,也涵盖了职场、人际交往和自我对话等狭义范畴。

生活中很多人在沟通时会无意识地使用暴力。比如使用怀疑、质问、绝对化的口吻,比如使用贬低、辱骂的字眼,比如毫不客气地批评和指责对方,比如固执己见,态度傲慢等等,这样的一些暴力沟通方式,常常使得沟通无效或者不经意间伤害到对方。

我突然意识到我家人之间的对话就常常是暴力沟通。

我妈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我爸无所事事就非常生气,一开口就是“整天就知道抽烟喝茶,除了这两样你还会干什么?”我们当然知道我爸嗜烟、茶如命,但是我妈这种指责听着却让人不太舒服。我爸也不是毫无回应,有时候还会怼回去“你懂什么!”

所以我往往很难想象他们之间是怎样进行友好地沟通的,从小到大,我没有听到过哪怕一次他们之间展开的较长时间的平和的对话,关于子女养育,关于家庭决策,关于亲戚之间的礼尚往来,从来没有。

更多时候,我听到的是我妈对我爸的抱怨和不满,还有我爸的沉默和不耐烦。

我姐在和我妈沟通时,她俩说话声音一个比一个大,说时候,我都有点分不清她们是在说话还是在吵架。

在她们看来,说话声音大,语气咄咄逼人,已经变成了一种气势,就是她们不仅要在声音上盖过你,还要在气势上压倒你,成为完全的胜利者姿态。

她们说话非常直接,几乎不留一丝情面,也完全不去体会听者的感受。比如有一次,我妈一大早就出去办事了,留我姐在家做早饭,结果我妈回来后发现早饭还没做好,她又累又饿,就开始指责我姐荒废了一早上什么也没干。

我姐也不甘示弱,拼命为自己辩解,两个人大吵了一架。我姐觉得委屈极了,跟我诉说的时候还带着哭腔说要干脆死了算了。对于这件事,我真的是极度震惊。这么一件极其微小的事,如果能够好好沟通,矛盾是完全能够化解的。

我这个人平时说话轻声细语,温柔地讲道理,被我姐视为性格软弱的表现。但我在跟我妈说话的时候,除了在我叛逆的青春期,她几乎从来不会对我大声吼叫。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渐长,对父母的爱越发迫使自己心平气和地去沟通。

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内心的和平。

蔡康永曾经讲过“情绪颗粒度”这个概念,他说,如果你是一个情绪颗粒度细致的人,你就很懂得分辨不同的情绪。

有些人不但能够判断出来,这个人流泪是因为难过,还是因为感动,还是因为惆怅,他甚至能够辨认出难过当中不同的类型。

不管是辨认自己的情绪,或者辨认别人的情绪,都需要辨认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情绪颗粒度”。

要成为一个情绪颗粒度细致的人,我们要懂得倾听和感受,倾听他人的表达,感受他人的需要,就像马歇尔说的,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劈头盖脸地指责他人,但是,尝试着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别人为什么会这么说,是出于怎样的心理需要,或许我们会做出不一样的反应,沟通的结果也许就会完全不同。

暴力沟通的对象有时候也会是自己。由于认为自己“应该做到”许多事情,我们会不停地指责自己、命令自己、要求自己。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内在的分裂与不满。

对于自我过高的期待,不能接受现实中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常常让我们的内心难以平静。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梦想总是很丰满,但现实往往很骨感,有时候个人成长的速度未必跟得上心目中的那个自己,自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失去了平衡。

这时候,我们很容易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优秀,不断指责自己,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也许我们只是某一次工作没完成好,但我们会下意识地给出工作能力不行的自我评价,而不是只聚焦在这一次工作失误本身。

阿伦·甘地说: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身的暴力,我们以为,只有打人、鞭挞、杀人以及战争等才算是暴力,而这类事与我们无关。

事实上,我们经常对自己施加隐蔽的精神暴力,而非暴力提醒我们倾听心中不同的声音,以及他们所反映的需要,这会促进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非暴力沟通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爱自己,也爱他人,从改变沟通方式开始。

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相关文章

  • 《非暴力沟通》:换一种方式去说话

    文/珊澜 最近,我读到一本很有启示性的书,它就是美国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 最开始是被朋友圈里...

  • 2019/5/21《非暴力沟通》听书感悟:

    沟通区别于说话,沟通是相互的,而非暴力沟通算是沟通的正确方式之一了! 书中讲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

  • 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2

    何为非暴力沟通?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说话方式,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说话方式,更是一种爱的回归。 非...

  • 《非暴力沟通》精读版笔记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充满爱的沟通方式,是能让双方感受到善意的“爱的语言”。无论你是说话的一方...

  • 灰鸽子15/15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 《非暴力沟通》

    拆书十五 《非暴力沟通》P179~180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 【R阅读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

  • 2022-12-12

    《非暴力沟通》第一章作者在生活中倡导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沟通,让爱融入生活。什么是非暴力?让爱的语言融入生活。...

  • 《非暴力沟通》学会聪明人的沟通方式

    《非暴力沟通》才是聪明人的沟通方式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

  • 训练营第十一拆作业(11/15)

    【R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 对方做了什...

  • 打开新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这个名字有点独特。什么是非暴力沟通,沟通怎么会用非暴力来形容?难道还有暴力的沟通方式吗?非暴力沟通究竟...

  • 《非暴力沟通》之一

    《非暴力沟通》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一、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二、异化的沟通方式 【一、非暴力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换一种方式去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mw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