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邻居家归还玩具车,阳阳妈妈赶忙迎我进门说:"你来的正好,快帮我劝劝孩子吧,正伤心呢,养了3年的小海龟死了,怎么劝都不行,就是哭个不停。"
阳阳妈妈边示意我坐下边跟孩子说:"快别哭了,不就是个小海龟吗?妈妈再给你买一个。"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说:"我就要这个小海龟!呜呜呜……""你别无理取闹啊!不懂事!"阳阳妈妈很气恼。
我走过去蹲在阳阳身边,轻轻摸了摸阳阳的头,注视着他那双眼泪汪汪的大眼睛说:"相处了这么久的小海龟死了,阳阳很伤心是吧?"小海一边抽泣一边说"嗯……是的……小海龟总和我一起玩,它是我的好朋友。"我说:"你和小海龟在一起很开心对吧?失去好朋友确实很让人难过。"阳阳说:"我每天给它喂吃的,它跟我一起做游戏……"我说:"你真的很关心很爱护你的好朋友。"这样我们又聊了一会儿,阳阳情绪稳定了,回自己房间画画去了,说要给小海龟画一张画,纪念他们在一起的开心时光。
阳阳妈妈说:"你说的这些我都不敢说,我怕说了以后孩子更难受。"我说:"其实正相反,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心里才会感到安慰,因为他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心里的感受。如果只是让他别哭了,或者再买一只小海龟,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感受被否定了,情绪压抑在心里释放不出来。"
阳阳妈妈恍然大悟,而我心里默默感谢最近刚看过的那本 LiLiane邹璐的《亲子沟通密码: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就这么简单》。
作者:Liliane(邹璐),两位青春期孩子的母亲,高情商沟通力专家,具有传奇人生的演说家,跨国商业谈判首席翻译,海外华商会副会长,投资人。她将20年的国际协作经验及演讲能力,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商务谈判、公关销售、亲子教育等人际沟通领域,擅长以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来化解冲突,创建合作与共赢。
《亲子沟通密码: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就这么简单》这本书,是作者以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和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学为基础,结合自身多年在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协作和商务谈判中的工作经验,提炼出亲子沟通中的七个关键"密码",并在数千家庭进行了实践,帮助他们改变了沟通的风格,重建了亲子关系,并且通过家长赋能给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高情商表达和沟通。
其中观察、联结、读心这三个密码中的相关内容,最让我深受启发。
01 观察:"评价"引发沟通危机,"观察"才是正道
1、主观视角是孩子与父母针锋相对的导火索,父母的大脑里住着一个法官
“你怎么这么没有责任心,总忘记关水龙头!”
“你从来不记得遛狗,真不该给你养宠物!”
“说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要关灯!”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大人总对我们这样说话吗?当大人们不断指出我们的错误的时候,我们会有抵触心理,即便是大人误会冤枉我们了,我们都不想解释,只觉得委屈,然后就更不愿意去做这些我们本该做的事了。那时的大人们不明白,沟通的效果,是由对方的感受决定的。
而现在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现在也经常因为一件小事上纲上线、用充斥着烦躁和恼怒的反问句式,去抱怨、去训斥、去“审判”我们自己的孩子呢?我们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美国著名心灵导师威尔·鲍温认为:抱怨其实是在用一种充满负能量的语言讲述某个与自己期待不符的事情或状况。没有人能通过抱怨收获美好的关系,抱怨看似无伤大雅,但实际上却揭露了最深层次的信念和思维习惯,比如消极被动,脆弱、不自信、无能感,以及受害者心态。
这些负面的信息和能量将会通过父母的宣泄直接带给孩子,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察觉并且矫正,将会在他成年之后,在下一代继续传递。
2、三大工具,帮父母将“评价”转向“观察”
(1)摄像眼:看到朴素的事实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概念叫“标签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特别是对于孩子而言,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很强,家长对孩子擅做的评判就像一张标签,一旦贴在孩子身上,就会导致孩子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父母贴的标签去寻找归属。
“笨手笨脚”、“磨磨蹭蹭”“不听话”“爱哭鬼”“脾气大”……这些肆意的评价仿佛试图要概括了孩子的一生,而实际上也确实有人深受其害,一生撕不掉那张如影随形的标签。
负向的标签会伤到孩子,而正向的标签最好也不要贴。
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聪明”的标签时,很可能会得意于自己的天赋,却忽视了努力的重要性;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勇敢”的标签时,很可能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却盲目的逞能或者冒险;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懂事”的标签时,很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压抑自己的需求,活在别人的认可里,形成讨好型人格……
如果我们可以摒弃标签思维,就事论事。如果我们的眼睛,像摄像机一样,只是播放我们看到的,没有凭空的猜测和擅做的评判,只是客观的表达,是否我们会对发生的事情多一份好奇和关切,多一份平和与淡定:
“孩子,浴缸里的水快要溢出来了。”
“我看见咱家小狗在挠门呢。”
“我看见厕所的灯还在开着呢噢。”
而听到这些话的孩子,心情和行动会与之前大不相同吧?
(2)时间线:关注人的改变
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每个人都不是恒久不变的个体,而且具有多面性,每个人的行为、感受、需要时刻不同,而我们看到的接触到的只是其中一面的变化中的一个瞬间而已。所以不要忽略时间,不要忽略变化,这样才能客观全面的去看待一个人,而不会落入评判的陷阱。
(3)计数器:让表达更客观
如果把笼统的评判,改为运用数据来表达,会更加接近事实,会减少对方的反感和抵触,更有利于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沟通。
02 联结:温情暖意是沟通最美的底色
1、孩子最盼望来自父母的心灵感应,父母要学会识别和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与孩子分享同样的感受。
同理心,是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
心理医生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拿,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病人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说我也是一只蘑菇呀。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走来走去?医生回答说:蘑菇当然也可以走来走去啦!病人觉得有道理,就也站起来走走。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一个汉堡包开始吃,病人又问:,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呀!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也开始吃东西。
几个星期以后,这个精神病人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尽管他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蘑菇。
当我们面对孩子千变万化的情绪的时候,有时会觉得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其实办法很简单,我们要学会运用同理心,和孩子建立一种“你的情绪,我会懂”的心灵感应——你得先当一个蘑菇,才能帮助一个蘑菇。就像邻居家小朋友阳阳,当他听到大人充满理解和接纳的柔和的言语,他才能敞开心扉,放下心情。
这张表提醒我们,一步步养成先同理情绪,再讨论问题的习惯。
这让我想到了美剧《成长的烦恼》中一个片段:剧中的妈妈——玛姬•马龙•西弗太太在做了15年全职妈妈之后,重新回到了记者的工作岗位。而9岁的小儿子本恩一时还不能接受家里这样的变化,由此产生的母子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位妈妈非常温柔的表达了对孩子心情的理解,同时用角色互换的方法,让孩子设身处地体会了妈妈的心情和愿望,母子俩对彼此抱有的同理心,让问题迎刃而解。
03 读心:洞察需要,将对抗变成合作
1、孩子的每个攻击,都是爱的悲剧表达。
无论哭闹、吼叫,还是烦躁、暴怒,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的每一个看似攻击的行为,都不是在宣泄对父母的抱怨和"仇恨",而是此时,他用尽所有的力量在呼唤"爸爸妈妈,我只是个孩子,请你看到,我心里那个深深的需要!"
当我们专注去寻找孩子的需要,我们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那些有刺的,甚至是暴力的语言和行径上。我们不会再用力去控制和打压孩子,而是去追寻孩子心底的,他自己都无法表达,藏在黑夜里的,迷了路的需要。
2、改变孩子的4C模式
作者在书中以自身经历举例:作者和儿子涵涵,运用4C模式商定了手机使用规则。这个案例,相信对大多数家长都很有参考意义。
C1 联结情感
实施重点:寻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当看到孩子手机不离手的时候,作者心里默默着急,但是并没有在孩子玩手机的当下去提出制定规则,避免了孩子的反感情绪。而是在孩子因为长时间用手机产生眼睛疲劳的时候,帮孩子按揉太阳穴时,巧妙的引入了规则的讨论。
作者把沟通氛围比作海洋,语言内容比作航船,构建了一个风平浪静的对话氛围。
C2 确认需要
实施重点:通过对话和互动,找到双方的需要,强调共同的愿景。
当话题打开之后,作者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感受娓娓道来,并且让孩子充分表达行为背后的需求。因为作者知道,只有满足了孩子的需求,才有可能让孩子自发地改变行为。
C3 缩小差距
实施重点:缓解情绪,缩小策略和"需要"间的差距。
当作者敏锐察觉到了孩子的抵触情绪时,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肯定了用手机和电脑产生的积极作用,这样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形成了"我们"的共同体。一起约定好了每天的使用时间,晚上7:30-9:00。
C4 创建行为计划
实施重点:把权力还给孩子,共同创建执行计划。
在创建执行计划中,作者引导孩子,让孩子用自己的策略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作者认为孩子才是规则的主人,满足了孩子被尊重的需要,用安排助手(孩子邀请外婆作为助手,协助他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时被人打扰,在9:00还舍不得结束的时候,帮助他拿走电脑或手机)的环节,满足了自主选择的需要。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让孩子改变的关键所在,并不是妈妈的大道理,而是孩子能够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牢牢把握自己的需求。让孩子自己沿着满足需要的轨道创建计划,那么这个计划才是孩子对自己许下并愿意去遵守的承诺和行动准则。
04 新时代:会由懂得沟通、高情商的人来驾驭,这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怀揣最温柔的心愿,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我们自己是天底下最懂孩子、最能和孩子好好相处的父母。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发现当孩子在成长中遇到挫折时,当我们的教育理念与孩子的行为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困惑了、错愕了,我们甚至不能和孩子好好说话了。
而我们又深知:未来社会一定是一个更加重视合作与共赢的社会,只有懂得沟通、高情商的人才能驾驭这个时代。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高情商,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LiLiane邹璐的这本《亲子沟通密码: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就这么简单》,启发家长从自身调整做起,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激发孩子内在强大的自省力和抗挫力,引导孩子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与倾听他人,拥有广阔的心胸视野和格局,用高情商化解冲突,将对手变成伙伴,在共赢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