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在百度上看到了贾樟柯的纪录片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部以作家自述的方式来讲述作家的写作之路,以及作家与故乡的一些关系。主要的讲述者有四人,写过《吕梁英雄传》的作家马烽的女儿回忆父亲马烽,作家贾平凹、余华、梁鸿等四个,他们分别代表了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作家。
贾平凹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作家,他的讲述在他的书房开始。贾平凹说到他的父亲因为从师范毕业分到县城做教师,文革中因为错误的被打成了反革命,而被迫回家务农,接受劳动改造。这也直接影响了贾平凹的人生方向,想当兵政审不能通过,想去当工人包括做养路工都没有他的份。后来在兴修水库时,初一辍学的贾平凹终于被招到水库上刷标语。
再后来有个推荐工农兵子弟上大学的机会,此时他父亲的问题已经开始有了平反的迹象。他作为可教育子女去西安上的大学,在西北大学四年,他开始了写作,毕业时发表了二十多篇文章,被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工作,从此就一直生活在西安,并坚持写作至今,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坛著名的作家。
而余华的写作之路更有传奇色彩。1977年78年余华参加两次高考都落榜了。只好在海盐县的卫生院里做个牙医,这样的工作他做了5年,他说别人的口腔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当他看到牙科对面文化馆的人整天在街上逛来逛去,问他们为什么不上班?他们说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余华羡慕极了,就问怎样才能去文化馆工作,人家说写作、作曲或者画画。于是余华想改变命运,选择了写作。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写,连标点符号都不知道怎么用,就找了一篇短篇小说加以模仿。那时候他野心很大,投稿到《人民文学》《收获》这样的大刊,没发表就降一级投档次低一点的刊物。写了几年,收到的都是退稿,但他还是坚持着。
直到1983年的一天,他接到一个编辑的电话让他去北京改稿,他的第一反应是担心路费和住宿问题,得知路费和住宿报销,还有补贴,他第二天就去了上海,买了一张站票去了北京。接待他的编辑让他改一下小说的结尾,要把灰暗的结尾改成光明的,余华问改成光明的结尾就能发表吗?编辑说可以。余华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改好了。编辑很是赞叹,说余华才二十三岁,人很聪明,有的作者住了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改不好。然后叫余华在北京玩一玩。于是余华把北京玩了个遍,呆了一个月,才回到海盐。回来时,给他补了硬卧的车票,因为他来的时候是站票,补了这个差价,还有一天补贴两元钱,回去的时候余华身体有了八九十块钱,他觉得很富有。火车停靠山东时,他下车给他爸买了四只烧鸡带回去,因为他爸是山东人。拿着有编辑部的证明信,出去一个月的余华,卫生院的院长才没有发脾气,而且余华还是海盐县第一个去北京改稿的人,一下子轰动了。县里的领导也很重视,就开了会,把余华调到了文化馆。
到了1987年余华突然接到三家刊物的约稿信,他把信摆在桌子上,让当医生的父亲看,父亲说,啥意思?余华说,你儿子出名了。从乱投稿到刊物约稿这种感觉让余华有种成名的幸福感。后来自然是写出了《活着》这样的代表作,跨身一线作家的行列。
而70后女作家梁鸿,出生在是河南农村,考上大学,读到博士学位,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后来她以故乡梁庄为素材,写出了故乡的人故乡的事的纪实作品《中国的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直面农村的老人 、妇女、留守儿童。还有离开村庄在全国各地打工的梁庄人,他们在城里的工作与生活。梁庄是中国一个普通的村庄,代表了中国农村农民的生存现状,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片尾余华站在波涛汹涌的海边说:“我喜欢游泳,看到的海水是黄的 ,书上说海水是蓝色的,我想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有一种坚持的信仰与力量。作家们的故事也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坚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