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敬对王孝伯说:“羊叔子自然是不错的,可是又何尝有助于世事?所以还不如铜雀台上的歌舞伎。”
【原文】
王子敬语王孝伯曰:“羊叔子自复佳耳,然亦何与人事?故不如铜雀台上妓。”
羊祜雕像【典故】
铜雀台上妓:曹操临终遗言:“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
【人物】
王子敬: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祖籍琅玡临沂(今属山东),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工书法,兼善诸体,尤精行草,与父王羲之并称“二王”,并有“小圣”之称,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为“书中四贤”。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太守、中书令等职,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病逝于太元十一年(386),年四十三岁,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
王孝伯:王恭(?-398年):字孝伯,小字阿宁,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蕴之子,晋孝武帝皇后之兄。少有美誉,清操过人,历任佐著作郎、秘书丞、吏部郎、建威将军、丹阳尹,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后出为五州都督前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孝武帝死后,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宠信王国宝等人,引起王恭不满,常常直言指斥,为道子所忌。曾先后两度起兵讨伐朝臣,但在第二次起兵时因属下刘牢之叛变而兵败,后被捕并被处死,死前仍坚持自己起兵的出发点是忠于朝廷。死后家无余资,为时人所惜。桓玄执政,追赠王恭为侍中、太保,谥“忠简”。
羊叔子:羊祜(221—278),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人。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共掌机密。司马炎受禅称帝,羊祜有扶立之功,后司马炎欲吞吴,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与陆抗南北对峙。在荆州十余年,一方面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陆抗死后,上表奏请伐吴,遭到众大臣反对而未果。咸宁四年(278)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死后获赠侍中、太傅,谥号“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