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听起来好像很特别,当我们不想努力的时候总自称自己很“佛”,但此“佛”与彼“佛”是截然不同的。佛家的修行讲究的是自我救赎,超脱因果轮回,这个过程势必要克服人类自身的弱点。而“佛系”却更像是一种不想要努力,安于现状,降低自身各方面欲望的一种偏颓废的状态。
我无法断定这样的状态对每个人而言有何意义,但对于工作而言,“佛系”肯定是个贬义词。每一份职业都需要我们抱之以专业精神,得过且过的“佛系”状态肯定无法在职场生存,也愧对这份职业。我们都知道要利用时间“充电”,但诱惑却随处可见,注意力成立当下最稀缺的资源。如果恰好我们是个“佛系”的人,那就更有借口放纵自己了。只是每一次的自我放逐对仍希望挣扎的人来说,其实也是一场折磨。就像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灵魂冷静地看着肉体沉沦而无能为力,每一次的沉沦过后都是灵魂开始自我厌恶,自我反省的开始。若是一旦习惯了这种放逐,那么那个会挣扎、会反省的灵魂也会消失,这时真的就是无边黑暗了……
若是对物质欲望而言,我倒是认为“佛系”状态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开心。人类的痛苦很多都是对于自己无能的愤怒,尤其是当我们的欲望大于我们的能力时,这份痛苦就会加倍放大。此时佛系一些,降低自己对物质的依赖和渴望,反而会让自己的人生轻松很多。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我们不停买买买,但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吗?我们花费大量金钱购买的物品价值何在?读《人类简史》的时候我看到了人类对于物品价值认识的发展史,也更加明白很多奢侈品之所以奢侈是因为我们赋予了它们这种价值,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具有这种价值。而消费主义则把这份主观价值无限放大,从而混淆了物品的真正价值和主观价值,让我们误以为购买了就可以实现我们投射于其身的愿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