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书是《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拿到这本书后我简单看了一下封面,在标题下面写着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封面顶端写着是畅销 美国 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可以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的巨著 ,这些话引起了我的兴趣。
再看封面下方的 话,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 ,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 ,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胜任,好的父母是需要有技巧的,如何获得并使用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所以这本书是教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技巧。
封底上的话也比较感兴趣
·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有它自己的含义。
孩子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
·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会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很棒”,不要恐吓、贿赂,也不要许诺、挖苦,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
父母知道每个孩子都会有担心和焦虑,但是不明白这些焦虑的来源。
再看看作者;海姆 G 吉诺特,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他一直致力于儿童理学研究并且对付和教室进行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是一位以色列人,过世时年仅 51 岁。
爱丽丝吉诺特 ,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也是海姆 G.吉诺特的妻子是经常演讲,帮助人们以同情和关爱的方式对待孩子
华莱士戈达德,发展了关于父母对子女的养育 ,婚姻,青少年的发展和家庭关系的项目
引言中提到,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发生危机是需要做出反应,有反应就有后果。我们都知道父母都想和孩子和平相处,都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可是父母依然会责备,侮辱 ,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原因是什么?这里提到的语言的力量
看看目录,这本是首先从交流的密码和语言的力量开始讲,与孩子沟通的正确原则和方法,然后再告诉大家应该避免的错误方法。
往下走是关于责任感的价值观和规则纪律的建立,如何处理孩子的妒忌的情绪,二胎家庭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关系 。
孩子焦虑情绪的来源是什么,如何给孩子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谨慎处理的重要问题,性和人类价值观 。
最后到积极教养,从孩子生活中的一天开始,总结出如何养育孩子。
从这些内容我整理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
1、为什么父母对孩子要贴标签,要控制不住的说教唠叨,要给孩子定性,他们都那么爱自己的孩子。怎么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2、和孩子交流的密码是什么呢,语言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3、如何和孩子建立规则意识,通过规则传输责任感的价值观
4、如何处理孩子焦虑和妒忌的情绪 ,尤其在二胎家庭中
5、如何处理性和价值观的问题
6、积极教养,如何安排孩子的一天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开始读书 。
1、为什么父母对孩子要贴标签,要控制不住的说教唠叨,要发脾气惩罚孩子,要给孩子定性,他们都那么爱自己的孩子。怎么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这里提到的大部分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他们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给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这样,在沟通中发生这种问题,不是因为不爱孩子,而是缺乏对孩则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不是因为真的想唠叨说教,是因为他们没办法控制自己呼啸而来的情绪,愤怒,挫败,控制不住孩子。
作者用外科医生的例子形象的说明知识的重要性,一名外科医生告诉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会用常识而不是专业知识来手术,相信病人一定会落荒而逃。而每一位家长在成为父母前都没有知识,所以需要不停的学习技能,这样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是才会有的放矢。
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呢?首先,我们要有情绪的感知力,知道自己当下是什么情绪,开心,郁闷,悲伤,难过,愤怒,挫败,失望,家长要准备的看到自己 IDE 情绪,并且体会自己的感受,在表达自己的感受 ,慢慢的培养自己感受情绪的能力,而不会被情绪带走和绑架 。
体会感受,表达感受,只是在自己的层面,而不是在谴责对方的层面 。这样让别人也能体会和感觉到你的感受 。这是处理情绪的第一步。
非暴力沟通提到如何处理愤怒。
首先要充分表达愤怒,第一步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愤怒归咎于他们,如果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就会难免指责别人。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一般来说我们会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情,这个事情就是诱因,可是并不是根源,我们对这件事有情绪,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认知,对这件事的期待和信念。
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治疗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生气呢?听到不中听的话,一般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当我们选择指责他人是就是别人应该认错和受罚 。着来自我们的认知和信念。
可以尝试用第三种反应,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再分析别人犯什么错,我们永远也没办法改变和控制别人。我们能做的就是体会自己,改变自己,影响他人 。既然知道愤怒也是我们的自己的信念产生的,所以就没必要向外攻击。因为攻击让我们想着惩罚别人,而不是满足需要。尝试停下来思考下双方的需求,用我生气,我愤怒是因为我需要什么 。
表达愤怒的四步骤
1、停下来,除了深呼吸,什么都别做
2、看看是什么事情,什么想法让自己这么生气
3、体会我们的愤怒,情绪,告诉自己我现在真的是很生气。了解下自己生气的原因,是因为什么样的需求没被满足
4、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未被满足的需求。
比如让孩子写作业,收玩具,就是不肯收,是因为我们需要孩子听话马上去行动,希望得到及时的回应和尊重 。然后表达给孩子,我看到一地的玩具,我内心很难过,也很生气。我希望客厅是干净整洁的,因为我花了很长时间收拾房间。希望玩具都能在自己的家里 。
回到这本书,作者用大量的案例给大家解释,为什么孩子会有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说教和批评是毫无效果,还会产生距离和怨恨。所以沟通前提是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行为是我们情绪的诱因,我们在看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时,也要看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这样才能够避免批评和指责 。
到这里,我们已经解决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
后面的 5 个问题,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带着问题读书,会让我们的目的性更强。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和观点,我们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