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孩子放学回家,写作业的时候跟我说,“妈妈,我们老师说星期一到星期四放学回来不能看电视呢!”
我说,“哦,反正你也没看呀!”
她说,“嗯,而且我觉得看电视也没什么意思了!就像上周末把葫芦娃又看了遍,就觉得腻了。”
我感到有点诧异好笑,不过还是顺势说道,“是吧~而且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其实很多的,比如玩耍,比如锻炼,比如……”
我还没说完,孩子立马接口道,“比如读书!”
老母亲我感到很欣慰,说,“嗯,读书确实很有意思的。”
孩子有些得意地笑着看着我说,“嗯,我觉得读书真的有意思。”
这里孩子所说的读书,其实就是读绘本的意思,老母亲从她两岁左右经常给她读各种绘本,到目前已经快四年了。
孩子一直对绘本的兴趣还比较浓厚,只是最近随着课业的增多,经常晚上读书的时间被压榨的快要没有了。
不过幸运的是,即便不再是每天都能保证一定时间的绘本阅读时间,孩子对绘本对阅读也已经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这算是老母亲比较欣慰的一件事。
其实要论阅读之于孩子的重要性,早已经是老生常谈了。那么究竟要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阅读呢?
老母亲的结论是越早越好。记得我们家的老大之前我是等她快两岁才开始给她读绘本的,那时候她的第一套绘本我还记得是《肥猫小迪》系列,当时也是认为太小了给她读肯定没什么用处。
但是随着接触的绘本越来越多,我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了,原来针对低幼小宝宝的绘本图书也有那么多那么丰富。
然后等我们家二娃出生后,她才几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就常常给她读绘本,而且她也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并且不到一岁时对绘本里一些她认识的东西还会边指边咿咿呀呀地叫,读绘本对她来说真的是很好的语言和认知启蒙。
而且据说有科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一开始就给孩子读书,到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相较于同龄人,他的词汇量会更大,数学能力也更出色。
因为,尽管故事书里出现的是一些简单、生活化的词汇,但它们偶尔也会使用一些较难的、不常见的词汇,比如“蹦蹦跳跳”,“笨拙”“森林”等等。一旦出现这些生词,给孩子讨论故事的时候反复地重复它们,孩子自然也能加深对它们的印象。
对于小宝宝,尽管他们听不懂单词,也不能完全理解意思,但是对他们来说,不懂并不妨碍他们从父母温暖的语音、舒缓的节奏、温柔的抚摸中得到安慰,而且绘本故事句子中单词的排列组合,也能早早地给他们上一课:语言是以这样的方式起作用的。
因为对新生儿来说,理解并不是听书的目的。所以家长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不一定每次都一定要选择儿童故事书绘本。家长可以给孩子读新闻,或者选一本自己很想读,但一直抽不出空来读的畅销书,其实都是可以的。
一般来说,小宝宝差不多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对阅读产生兴趣了。虽然小宝宝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书本身上,不想听内容,父母还是要“共情关注”小宝宝感兴趣的东西,并尝试着进行交流。大量的研究报告表明,给孩子读书,能帮助他们的大脑形成结实的词汇网络。
所以老母亲认为,给孩子进行阅读启蒙,真的是越早越好。
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像早早地给他们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是父母能够给与孩子的一个最为珍贵的礼物之一,能让他们保持并受益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