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篇林清玄的文章《归彼大荒》。他读到贾宝玉出家,没读出伤感,只看到了美,一种看破贪嗔痴怨的美,一种追求自我的性灵之美。
他写到了释迦牟尼的出家,写到了现代人的出家。有人即使家里富甲一方,家庭和美,也要出家,绝不回头。他们找寻的是心灵的宁静,这种断绝尘缘与他们在俗世里遭遇的苦难无关,他们只是要清清静静地过一生罢了。因此,这种毫无利己的出家是极美的。
可是,凡尘真的可以这么容易了断吗?
李叔同在人间的最后四个字是“悲欣交集”。这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音乐大师,虽然出家成为弘一法师,在总结自己的一生的时候还是忘不了自己的悲欢。不悲不喜,不嗔不怒,他没有做到,大概是人间的烟火,自有它的情味,怎能轻易的就将它从心灵里驱散呢?
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二十几岁就信奉佛教,在年近半百,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发现财富不能使她快乐,于是她毅然决然地遁入空门。不久,她被查出患了乳腺癌,所幸的是癌症早期,完全有治愈的可能。但是,陈晓旭却选择了不治疗,任癌症夺去了自己的生命。她恐怕是觉得,既然疾病已经来了,那就一切随缘吧!
好一个随缘!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超越一切的苦和生死,断灭一切的贪嗔痴,方可达到涅槃成佛。这是佛教的教义,也是陈晓旭的人生理想。出家后的她剃光了一头秀发,不施粉黛,岁月的无情赤裸裸地在她脸上显露出来,但是,在我眼中,她此时是极美。
美丽却又自持,拥有财富又不贪恋财富,遭遇苦难却又以四两拨千斤的高傲蔑视苦难。这就是陈晓旭真正的美。
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许多虚假的信仰现出原形。带着面具的信徒一面默诵着“四大皆空”祷词,一面焦急地求医问药。在他们看来,信仰只是能帮助自己找到心灵安慰的手段罢了,它真正的精髓又有几人能参透呢!
而“林妹妹”参透了。平凡的肉身验证佛法的高度,她的精神早已获得了往生。
我并不信佛,也没有戒除贪念的决心和勇气。世间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充满诱惑力的存在。所以,我敬佩那些活在烟火之外的圣灵,他们让我知道,世间还有一种美,叫超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