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即刻行动——最重要的一条行动法则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谈完了如何对待时间,以及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接下来,当然要谈如何有效行动。毕竟,一切美好的理念,如果无法落实到行动,便只能是纸上谈兵。
为何我们知道得越来越多,行动力却越来越差?如何战胜拖延?作者直截了当地指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
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就像写文章,当你觉得无从下笔,不知该怎么写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开始写。
即使很难,迈出第一步试试,有何不可?
然而我们宁愿想各种办法去逃避,结果拖延带来的心理成本,远比做这件事情本身更累。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以及附带的各样借口所消耗的心理能量,往往超过了行动本身。
怎么办?——第一时间把一件事情完成,这便是最佳策略。
一旦完成,它在我们记忆里就会被彻底清空,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空间。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变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否则事情越积越多,慢慢地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会首先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于是生活开始失控。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对于较为复杂的事情,哪怕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掉,也可以利用暗时间,尽早做准备。
切记,所有的等待都是有成本的。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与其等待,不如现在就开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精益创业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其核心思想是构建最小化可行产品,通过反复试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
某种程度上,人生就如同创业一样。首先,拿出自己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小到一篇读书笔记,大到自己出的一本书,让自己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并获得反馈,然后就可以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
听起来不错吧?那为何你还在犹豫迟疑?因为我们还需要破除一些心理层面的阻碍。
其一、我们永远都无法完全准备好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学生总是在为今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因此很多人缺少“往前一步”的自觉,无法把“未完成”的做事习惯变成“已完成”的做事习惯。
事实上,精益创业的思想告诉我们,你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这样进步反而会更快。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有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能力上的短板,总有未搜罗完全的信息。
其二、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对待
拿出最小化可行产品之后,我们还要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进行优化。如何处理外界的反馈是一门艺术,大致说来,外界反馈分为三种:正面肯定、否定和批评、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而对别人的否定意见产生本能的抗拒,不喜欢听批评是人的一种天性。害怕批评,害怕自己的弱点暴露在别人面前,这种惧怕也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如何破解?换一种角度来看,批评本身包含了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批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帮助。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
很多时候别人的批评并不正确,但思考和辨析这些批评本身对我们是有益的。成熟的心智能够不偏不倚地、公正地对待自己和其他人的意见,既不固步自封,也不附和盲从。
其三、勇于自我修正
最悲哀的,莫过于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错误的事情了。
人们总是留恋自己已经付出的努力,而不管这些曾经的努力对未来是否已经失去了价值,这也称为”沉没成本谬误“,可是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克服这种心理。
敲黑板啦,总结一下,要用精益创业的方式走向人生的成功,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二、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的审视。
三、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分解任务,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多线程工作”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同时担负几种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任务,不同任务之间需要切换。
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转换,会产生“转换损耗”,因此,有必要对需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剖析,区分出“容忍中断”的部分和“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然后保证用相对完整的时间去进行那些“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这个部分也叫“核心思考区间”。
拿到一个任务后,务必要先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并尽全力啃下来,而不是先去做那些周边的打扫性的工作。
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
就像用Photoshop绘图的过程中,可以把一幅画分成几个图层,在同一时间内,只要关注于“某一层”,这样就减少了任务切换的复杂性,也节约了切换成本。图层工作法会按照任务所涉及的认知复杂度和认知类型进行切分,然后区别处理,分段操作。
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
图层工作法还可以应用于并行处理多项任务的场景中,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图层工作法是完成一个复杂作品或者复杂项目的基础,甚至可能是最有效的战术,而对习惯于简单作品的我们来说,它也是帮助我们迈向更高行动能力的一把梯子。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上表现出色,他们既能提前设想未来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因此他们总是比一般人想得更加深入和周全。
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
在从小到大的学校教育中,我们被告知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书本,不少人养成了一种僵化地照搬书本和理论知识的思维模式。然而,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复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实际的问题多处于一个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又互相冲突的“复杂场域”中,并且具有某种独特性,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时,更依赖于隐性的知识和隐性的推理。
很多时候,“三思而后行”未必正确,甚至可以是“行动先于思考”,因此在行动之后反思,可以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那么,在做完一件事后,我们应该怎么反思呢?
作者认为至少可以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阻碍、优势、缺憾、意义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反思点在书中有介绍。
除此之外,在行动中反思,最好还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一、保证及时性。
反思一定要及时,在做完一件事之后,几分钟内就开始反思,因为这个时候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关的细节,记忆中的遗忘和扭曲是最少的,于是反思就会忠实于事情的原貌。
二、梳理反应链。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在今后的同类事件中,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掌握事情发展的进程。
三、关注意外现象。
关注意外事件就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
由于普遍存在的“证实偏见”,人们更喜欢符合预期的结果,而把意外的效应置之不理,或者简单地归结为随机性。在反思时,我们应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
这一章的内容是关于如何有效行动的,作者指出的“即刻行动”、“未完成思维惯性”、“最小化可行产品”、“核心思考区间”、“图层工作法”、“实践中复盘”等理念,对我很有启发。目前能做的就是不断尝试,推出“最小化可行产品”,接受真实的反馈,在此基础上调整修正进步。在实践中复盘也是我欠缺的能力,往往跟着感觉走,做了就做了,做完就完了,所以很多事情都深入不下去,浅尝辄止。作者提供的是做事和思考的方向,具体的方法还需要自己慢慢摸索,不能满足和停留于知道,而是要有意识地实践,在实践中打磨自己的方法论,这才是正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