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进来,就很难再走出去了

作者: 乐健君 | 来源:发表于2022-09-14 16:53 被阅读0次

知道这个平台,是刷朋友圈时,偶然发现有人在这里写。

出于好奇,也想看看。

完全没想到,看似一个探头探脑的小动作,竟然导致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动作过大、惯性过猛。

没控制住,刹不住闸,出溜进来,也算是老天眷顾,给一个贪玩儿的人,安排了一个玩耍的地方。

没想到的是,一件因一时兴起的偶然性事件,导致这一玩儿,就是四年大多。

出乎意料的惊喜,不单单是几乎掏空了所有脑细胞,东拼西凑涂抹在这里那110多万字,有了448.9万的阅读量。

更惊喜的是,四年多的时间里,每一天自娱自乐的同时,还有幸得到1600多位朋友的阅读和喜欢。

这远远要比赚了多少钱、出了多大名等等等等的获得感强上若干倍。当然,幸福指数也会高出许多。

如果非得要把快乐也区分出个高中低级的话,我坚信,每天在持续地关注我、鼓励我的那些朋友们送给我的快乐,一定是最高级别的。

回过头来看,在这个平台上随心所欲涂涂抹抹这四年,虽然,时间并不算短,但是,涂抹出来的这一百一十多万字的质量,真的连自己满意的都不多。搬着手指头数,也数不出来几篇像样一点儿的东西。

人贵有自知之明。吾虽不贵,但自知之明还是不缺的。

之所以对自己曾经写过的东西不满意,特别是故事和小说之类的东西更加甚之。

倒不是说故事或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得不真实,最大的毛病在于主要人物的描写得不深刻。说白了,就是过于浅显,还没有维度,让人感觉有些乏味。

细数之前写的几篇短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比如《体检》中的主要人物老郑;《屯儿》中的屯儿和屯儿娘;还包括《眼》中的师大爷和陈姨的塑造,都有类似这样的问题。

其实,也明明知道人物性格的揭示才是人物塑造的终极目标。但所有的故事里,一直到结尾,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依旧与他们最初的样子没有很大的区别。

当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完全吻合,当内心生活和外在表现就像一块儿水泥一样,同为一个物体的时候,这个角色就变成了重复出现的,可以预见其行为的一份拷贝。

会讲故事的高手,都在揭示人物性格真相上,卯足了劲儿地下着大功夫。

因为他们太明白了人物性格真相,是在人处于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才能得到真正的揭示。而且压力越大,揭示越深。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做出的选择,才越接近这个人物真实的本性。

生活教会我们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许多人表面上看似如此,其实并非如此。人不可貌相。表面特征之下,往往掩盖着一个人那深藏不露的本性。

无论他们说什么,无论他们举止如何,若要了解深层次的人物性格,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观察他们在压力之下,做出的各种选择。

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那片儿汤之类的花言巧语,其可信度通常不会很高。

相关文章

  • 陷进来,就很难再走出去了

    知道这个平台,是刷朋友圈时,偶然发现有人在这里写。 出于好奇,也想看看。 完全没想到,看似一个探头探脑的小动作,竟...

  • 进来拿点智慧再走

    北京时间2018年5月5日晚上,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成了投资者的圣地,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巴菲特股东大会—...

  • 2018-06-13

    我关上了心,你也不必再走进来。

  • 27. 电脑,网络(III)

    网络好像一个无底洞,陷下去了,就很难上来了。不能经常上网的时候,就觉得网上好象有很多东西做。能整天上网了时候,也不...

  • 再走

    我再走 就迷失了内心 我再走 就失去了灵魂 转眼 阳光照应着喧嚣 那堵墙的背后 有一人 一直在光的缝隙中 吵闹着 ...

  • 炸弹💣

    ① “去看看账户进来多少资金!” “昨天进来一千万,可是出去了五千万,这几天都是进的少,出的多……” “账面累计余...

  • 恐惧

    进电梯,一个女的和一个老头跟着进来,不知道为什么,老头进来后我就感觉很不舒服,女的4楼到了就出去了。 几乎想跟着出...

  • 晨间日记

    我认为读书最好的方式便是用自己的话来说别人的故事和理念——先请进来,再走出去,一进一出之间便是知识的转化——多写读...

  • 20170804

    [cp]有一些路,年轻的时候不走,就没有机会再走了。哪怕你说真的很难。—— 刘同 ​​​[/cp]

  • 2020-01-29

    仅作为纪念kobe离去的第三天; 3天过去了,还是很难过;原先在虎扑看到你的相关讯息,很难不点进来,但是这几天,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陷进来,就很难再走出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ql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