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洞依山而建,就洞建宫,建筑以青色为主色,配以暗红,斗拱飞檐,整体庄严大气。门前有巨龟驮一块石碑,上书“丹霞洞”,宫观前有铜制三层香炉,终日香火不断。楼宇之上悬挂多块匾额,书写“上善若水”、“清净无为”、“清虚至德”等等。
丹霞洞主道号玄真子,本名沈溪,年过半百,却瘦小精神,一缕须髯飘洒前心,仙风道骨。丹霞洞还有二十几个道士,也算作一座著名的道观。
沈真人自幼长在富贵之家,衣食无虞,奴婢前呼后拥,生活富足。但是他却无意于吃喝享乐,15岁那年便随一个道士出家,周游各地,最后落脚在这丹霞洞,苦心经营,才有今日的规模,如今香客络绎不绝,成为了这一带道教胜地。
苏劲初一见面,就觉得沈真人非比寻常,从前见过之人多是蝇营狗苟之辈,即使师傅秦大侠自由洒脱,令他很是钦羡,但眉宇之间英雄气足,却恬淡豁达不够。今日一见沈真人,便如神仙一般,自是亲近有加。
丹霞洞也经常收一些俗家弟子,无非是富户中子弟图个新鲜,看个热闹,也算见见世面,逗留一段时日便回了家去。所以沈真人见多了这种情况,对苏劲也未在意,便收留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沈真人却发现苏劲与其他孩子不同,参加各种斋醮法事异常认真,学习道教经典也格外用心,便知这孩子不同于寻常,也就开始逐渐加以更多关注。
在苏劲入学道几个月后,一年一度的道教法会在丹霞洞召开,法会由江浙两省著名的几座道观轮流举办,今年正好轮到丹霞洞。法会的内容主要是讨论道教思想的最新动向和道教的发展。
法会上,七云山清虚观的清虚道长提出,我道教自张天师倡导于鹤鸣山,正式创教以来,尊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以主要经典,门人弟子代代相传,道教蓬勃发展。但是我道教中人超然无为,力图修仙,却少有帝王支持,历代君王信奉儒学,贫苦百姓信奉佛教,我道教发展之路逐渐狭窄,不得不引起同道中人重视。
普陀山天道宫齐海云道长有不同见解,说道,我道教也有汉初文景二帝倡导黄老之术治国,才有“文景之治”。几百年间,道教始终生生不息,正是道教蕴藏无穷感化力。贫道对我道教发展充满信心,只要同道前心修习,定会位列仙班,长生不老。
在场的十数位道长纷纷阐明观点,现场讨论异常热烈。最后东道主沈真人总结发言,道,诸位道友所言,真知灼见,定会推动道教发展。近年贫道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不知对错,请道友指教。贫道认为,未来方向是儒释道三教合一,虽然三教分属不同的派系,各有各的教义,但实际上都是“修身利人”。“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度人”。同孔子一样,老子所传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儒家修养人道,仙家修炼仙道。所以三家求同存异,必将走向合一。
没想到这下又炸开了锅,清虚道长手捻须髯道,沈道长所言,贫道实实不敢苟同,照沈道长所言,道教岂不是要被兼并,进而要消亡了。吾等须与儒佛分庭抗礼,保持独立,才能将道教发扬光大,若追求合一,哪里还有道教的生存之地啊?!
其他道长纷纷表示对清虚道长的赞同,而反对沈真人的观点,整整讨论了三天,讨论会变成了批判会,沈真人无奈又解释自己学道不精,仅有一点偏颇想法,多谢道友指正。最后这次道教大讨论才勉强收场,搞得沈真人碰了一鼻子灰,情绪低落了好一段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