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林的兰花

作者: 孔孟之乡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6:38 被阅读26次

    那年在太白湖畔看一丛兰花,突然感觉她们就是一幅已入化境的草书,让洒脱的灵魂磊落在年轻的阳光里。后来寻思,这个灵感其实来自于李福林先生笔下的兰花。

    古时以来,兰就是高洁与君子的形象。“纫秋兰以为佩”,那个宁肯殉身于汨罗江也要与这个污浊的社会划清界线的屈原,就是兰的知己。李福林笔下的兰花,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绘画的兰花世界里突出着显著的个性,就在于与屈原相通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形象、以及体现着自由精神的人文情怀。于是,他的兰花,一株株、一丛丛,接通着古代与当下,又让热热的血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我藏有他的一幅“写兰图”,已经十年,几乎每年都会展开,挂上几天,静静地面对,仿佛面对一颗孤独而又充满着情感的心。一蓬淋漓着墨意的兰草之上,是以幽溪样的草书写给兰的诗章,跌宕不已,又融会在一起。兰让我动心,诗也让我动心:“写兰四十年,铁砚欲磨穿。香从指间出,点蕊草书看。观者言不似,含泪暗伤然。举目无知己,抛向山谷间。来年化春泥,飘香在深山。”孤独中却让胸襟里的情感,更加炽热,他的“来年化春泥”与那个1839年写下“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的龚自珍,相通着。世道浇薄,兰花醇厚;人心虚浮,诗心净洁。

    李福林的兰花,有小品,也有巨制,兰的精神却是一以贯之。哪怕是数十米长卷,也都气韵饱满,一派生机,仿佛将大自然引人入胜在他的画图之中。我曾反复细品过他的一幅八尺兰花图,飞舞的草书意味让叶与花还有那嶙峋的石头,都有了自由翱翔的韵律,而在这种自由的精神里,又有着一种扎根大地的厚重、稳定与和谐。王者之香、带醉、香祖、楚魂的题写与十五款钤印,错落于兰石之间,犹如一颗灵动的心跃然其间,有了万木争荣的气象。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李忻峰,静静地揣摩过后,认真地说:笔笔功力深厚。

    我喜欢福林兄的画,更因为我了解他这个人,我看到了一种人、画合一的景象。他的做人,他的精神境界,无不渗透于这种纯净而又丰满的笔墨之中。他是个高傲的人,可他对艺术有着一种近乎宗教的虔诚与敬畏;对于普通的百姓,又有着发自肺腑的尊重。不卖画,不追逐名利,越是浑浊弥漫于周遭,他越是坚守得不让分毫。花鸟鱼虫,草木山石,都贯注着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精神。即使笔下的一群麻雀,他也会有着自己的思考,与时代也与人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称小小的麻雀为大英雄,因为这些曾经被围剿的生灵,有着一副不屈服的独立精神。可以驯服百鸟甚至老虎与狮子,但是麻雀就是不被驯养也不能征服,它们宁可或撞死或绝食而死于金丝笼中,也绝不低头。虽小,可它们的志向与精神世界,却在无限的天地之间。那天,我伫立在他的麻雀图前,久久不愿离去,心中想了许多。多少技艺上乘的艺术家们,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让自己的艺术旋进世俗的潮流之中,而再也难找陈丹青当年西藏系列的那种撞击人灵魂的力量?他们缺少什么?恐怕稀缺的,正是这种贯穿历史与当下因而有着自觉担当的精神的力量与思想的品格。

    我曾想在古代的画家里,寻找李福林兰花的谱系之源。粗细长短、枯湿浓淡、自由地交迭穿插的笔意,可有石涛画兰的影子?而惊世骇俗、孤傲独立的兰之精神,是否又有徐渭的影响?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兰就是他的兰,李氏兰花。

    作者简介:

    李木生,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讲师团成员。写过300万字的散文与300多首诗,所写散文百余篇次入选各种选本,曾获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首届泰山文艺奖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福林的兰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rc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