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丕信 【法】。关于本书,本书的结论颠覆了过去历史学界,对于清代官僚体制的刻板印象,并因此成为的西方学界重新评价明清中国社会经济历史的代表作之一。史景迁认为,此书对理解中国在前现代国家时期的国家运作有重要意义。
一、荒政:荒指灾荒,政指行政系统的反应。灾荒发生时,国家行政系统的应对机制、程序和能力。
二、清代中期为什么要推行荒政?朝廷应对灾难面临三大难题。
1、人口激增,流民问题比较突出。
2、租佃制兴起,导致抗租问题。
3、货币化的经济发展,打破乡村的社会关系链条。
三、清代中期的政府如何救荒。
1、建立灾情信息系统,雍正时代发展起密奏等制度。
2、灾害勘测,政府对灾情的评估+救灾钱粮的分配。
3、赈济信息统计,设定量化标准+家庭分贫富等级。
4、准备救济钱粮,规定限领数量\调用军粮补充,交错水道补给\发挥民间力量。
5、价格调控,仓储平抑价格(常平仓)-低买平卖。
四、清代末期荒政机制为何瓦解。
1、缺少监督,粮食储备失去战绩作用,“常平仓”有名无实。粮食流通体系衰败,漕粮作用消失。
2、财政体系混乱,国家对官僚体制失去控制,地方官吏和精英取代朝廷治理社会。
危急时刻的表现是体现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