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教代会、去医院配了药、参加了一个单位的主题党日,读《长安的荔枝》第二章。
这第二章写的是李善德一路辛苦到了岭南,寻到了当地种荔枝最好的地方,开始研究运输荔枝的保鲜办法,采取的是实验+比较的办法。有一些段落很是有趣。
“长安城有一个折柳送别的风俗,每日离开的人太多,桥头柳树早早被薅秃了。后来之客,无枝可折,只好三枚铜钱一枝从当地孩童手里买。”原来仪式感自古便有,可惜这里演变成了形式主义,读来不免让人发笑。
李善德离开长安之前,一改以往唯唯诺诺的态度,让刘署令准备三十贯的驿使钱与出食钱。然后,又以荔枝使的名义索要了一张邮驿往来符券,以便免费停留官道上的各处驿站。这一回,李善德钻了财务漏洞的空子,倒却没怎么引起我的反感。
归根结底,李善德是一个非常努力认真的人。出发之前,他就仔细研究了大唐交通,为后续如何科学运输荔枝做好充足准备。一路上,山水连绵、景致颇多,但他责任在肩、一边赶路一边发挥自己的计算特长研究驿路,日夜兼程,奔向目的地。
李善德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面对岭南五府经略使何履光的凶蛮,他不畏惧不放弃,虽未能争取到钱粮,却也获得了五府符牒,这可是他日后得以“结交”湖商苏谅的通行证呢。
李善德也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苏谅想要换取他的五府符牒,李善德便报出了他的预算;苏谅看他老实,在承诺加三成的费用上补上零头,李善德又是实实在在地报出实数,让湖商苏谅又好气来又好笑。当李善德寻到峒人阿僮的荔枝林,无怨无悔地帮阿僮做了半天工,获得了峒人们的信任。
李善德更是一个聪明人,他一直在思考荔枝的保鲜及转运速度的问题,而且知道纸面计算无用,必须做试验才能廓清。对于李善德那些运输测算的办法,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