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家庭题材现实剧《小别离》刷满贵圈。
网上究竟哪位网友说《小别离》很狗血,看了一集就不想再看了?
你出来,我保证不打你,我只是会送你一整套《小别离》资源。
事情是这样的,既然这么狗血,我就看一集就关了吧,周一上班好和同事一起吐吐槽~
特么我打开后,就出现了如下症状,比如狂笑不止、流泪不停、欲罢不能,葛优瘫了一个周末。
讲真,初看这部剧的时候,我以为编剧什么时候把我的故事写成的剧本,我要收版权啊。
这明明就是活生生的家庭现实剧啊!!
剧中的台词,和我们现实中父母说的话,简直是一模一样啊。
02
《小别离》演员都是老戏骨级别,实力演员黄磊和海清领衔主演,还有00后的张子枫虽然年纪小,但也出道多年,另外还有超人气偶像TFboys鼎力助阵,首度聚焦中学生留学题材的《小别离》首次亮相。围绕中国式亲子关系,直击家庭教育、留学生热潮等热议话题。
剧中的父母完全就是中国式父母的代表:
分数就是衡量孩子的一切,一切不以分数为结果的学习都是耍流氓,因为孩子的青春都是用来刷题刷题刷题刷题,什么黄冈考卷、海淀考题、星火英语,填充了我们整个青春。
以至于最浪漫的情话是:我没有去过你的城市,但我刷过你那城市的题。
03
为了让孩子刷题,
海清可以破例给孩子养狗,但要以分数为目标来交换;
为了不影响孩子刷题,父母可以偷看孩子手机、翻找孩子房间;
而且黄磊明明说过要按女儿多多的意愿来成长,可为毛你和海清竟然半夜到女儿朵朵的房间偷手指解锁、拆解孩子礼品盒上的头发丝偷窥;
为了让孩子安心刷题,父母可以看电视不要声音,又不能关上房门担心孩子不在刷题,周末假期给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
就连小狗弗兰克放屁也不行!
为了让孩子多刷题,海清还给孩子打鸡血针,还创造了一套反科学反人类的理论:“你到极限的时候,你咬牙再坚持,再来半小时,你再到极限再咬牙,再坚持再半小时。然后这样的话,你就是二十四小时都能写作业了。”
妈蛋,我以为我在看《极限挑战》呢!
黄磊反问海清,学这些完形填空、抛物线、函数有什么用,海清无奈地说 “我当然知道这些没用了,但是它考就考这些啊!”
是啊,中国的教育始终是分数至上的,我们无法选择决定自己学习什么,只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测量出公平。
04
至于上有政策,就会下有对策
剧中的方朵朵面对特训的父母,简直就是熊孩子的战斗机啊
考试倒数、改分数、半夜溜出家门、让别人顶替上课、自己跑去搞课外活动、离家出走,犯错了还朝她爸妈吼,他爸妈还哄她,给她道歉.....
其实,这都是她妈妈的“进不了前一百,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完了”这套理论逼出来的。
她十分热爱文学和编剧导演,但是总被这样的升学理论束缚,强制刷题。
怪不得黄磊问朵朵,“你妈有这么可怕吗?”朵朵直接吓尿了“有,非常有!”
05
这简直就是中国儿童的真实写照。
我们的孩童时代经历过这样的刷题经历的80后、90后都特别有感觉。
那时候的我们特别讨厌父母,我们都有自己的小秘密,父母却总是想方设法的盘问、寻找;我们都有青春的悸动,却被不要浪费学习时间被硬生生地压下去;我们总想多抽时间看漫画、看娱乐八卦放松一下我们疲惫的神经,放学后还有父母补习班、特训…
我们总觉得父母管得太多,所以我们总是要和他们对着干,争吵、欺骗、说一些伤害父母的话。
06
但是反过来我们为人父母,或者已经成熟长大,就能理解父母。
父母努力地让孩子努力,用生命在为家庭拼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无论父母如何做,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爱我们的。
就像剧中的方朵朵狗丢了,父母无论多晚,甚至请假都要为孩子找狗;
海清知道自己有焦虑症,为了不让自己和孩子交谈时焦虑得吵起来,狂吃药压抑而药物过量;
黄磊和海清与方朵朵吵架,到了饭点,依然会做好饭放在女儿房间门口留下小纸条,因为不想孩子饿着
……
年轻的我们还不懂事,受伤的父母,往往因为爱而妥协,包容着我们的任性、不成熟。
07
全剧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过年时爷爷的一句:“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触动特别大,我也说过家会伤人,但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别离的一生,无论别离多疼,我们都必须要这么做,因为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他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自己。
此去彼岸,去留都是爱。感谢小别离,给我们的大感动。
❤我是Lori,一枚重口味小清新的妹纸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喜欢我、评论我、或者丢硬币给我哦~
爱你们么么哒(づ ̄3 ̄)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