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国学与传统文化
诗词感悟之夏完淳《别云间》——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诗词感悟之夏完淳《别云间》——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 北辰恒星 | 来源:发表于2017-12-28 19:03 被阅读392次

                                                                                  别云间

                                                                                                    明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抗清三年来,我四海漂泊,今天不幸被俘虏了。

    这烽火狼烟的山河,有的只是被镇压和屠杀的百姓流不尽的泪水,天地间竟没有一处可以容身之所。

    此时,我就要踏上黄泉路了,我没有什么后悔的,唯一留恋的是故乡的亲人。

    我的牺牲不意味着反抗的结束,我的灵魂将为战旗祭奠,为着那旗开得胜的一天!

    如此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遗诗,你能想象是一位17岁的少年写出来的吗?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让一朵花未及盛开就香魂落地。那是一个怎样的人生?短促到未见光明就灰飞烟灭。那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英雄豪气直冲云霄。

    他的名字叫夏完淳。他是一位永远17岁的少年英雄。


    01 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英雄?

    自古英雄出少年。有17岁讨伐匈奴的冠军侯霍去病,也有16岁随父出征收复随邓二州的少年将军岳云,更有谋图大业的少年王者孙权、李世民。若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那么这位年少便牺牲的夏完淳可能称不上什么英雄了。

    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英雄?美国作家斯蒂芬斯.N说过:在惊慌乱逃的人群中,总有第一个勇敢者冲出,停下来扶人站起,在风暴中闪出自己的眼神。英雄的素质铸成于转瞬之间的危难之中。

    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义无反顾地将拯救世人的重任挑在肩上,无论最终成败与否,身上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希望和大无畏的精神,这,就是英雄。


    02  同样的江左少年

    你以为的江左少年是谁?我知道你想起了谁,江左梅郎梅长苏。事实上,这两人还真是有些关联的。电视剧《琅琊榜》里没有呈现,但小说里有这样的情节。

    “宫羽抱琴而出,廊下独抚。纤指拨捻之间,洗尽柔婉,铿锵铮铮。一派少年意气,金戈铁马,琴音烈烈至最高潮时。突有人拍栏而歌:‘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流光一瞬,离愁一身。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歌声中,梅长苏起身推窗,注目天宇,眉间战意豪情,已如利剑之锋,烁烁激荡。”

    歌词节选于夏完淳的曲作《南仙吕·傍妆台·自叙》,而夏完淳是松江人,曾自称“江左少年”。

                                                              《南仙吕·傍妆台·自叙》

    <傍妆台>客愁新,一帘秋影月黄昏。几回梦断三江月,愁杀五湖春。霜前白雁樽前泪,醉里青山梦里人。<合>英雄恨,泪满巾,响丁东玉漏声频。

    <前腔>两眉颦,满腔心事向谁论?可怜天地无家客,湖海未归魂。三千宝剑埋何处?万里楼船更几人!<合>英雄恨,泪满巾,何处三户可亡秦!

    <不是路>极目秋云,老去秋风剩此身。添愁闷,闷杀我楼台如水镜如尘。为伊人,几番抛死心头愤,勉强偷生旧日恩。水鳞鳞,雁飞欲寄衡阳信,素书无准,素书无准。

    <掉角儿序>我本是西笑狂人。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帐前旗,腰后印,桃花马,衣柳叶,惊穿胡阵。流光一瞬,离愁一身。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

    <前腔>盼杀我当日风云,盼杀我故国人民,盼杀我西笑狂夫,盼杀我东海孤臣。月轮空,风力紧。夜如年,花似雨,英雄双鬓。<合>黄花无分,丹萸几人。忆当年,吴钩月下,万里风尘。

    <余音>可怜寂寞穷途恨,憔悴江湖九逝魂,一饭千金敢报恩。


    03  英雄,从来不是命运的宠儿

    如果我说,《琅琊榜》里林殊的原型就是夏完淳。你也许不太相信。可是不得不说,林殊与夏完淳之间,有太多相似之处。

    一样的天纵英才。林殊出身于将门世家,自小聪颖过人,万般伶俐。夏完淳出身江南名门望族,自幼聪明,“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明末文坛宗主钱谦益称赞夏完淳为神童,“若令酬圣主,便可压群公。不见轩辕后,天师称小童。”。

    一样的能文能武。林殊受教于礼学大家黎崇,又是赤羽营的少帅。夏完淳亦能文,短短17年人生,写赋12篇,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四川辛亥革命元勋熊克武回忆说:“我在家念私塾时,……,特别喜欢明末夏完淳的诗文,一面抄写,一面熟读,至今还可背诵一二。”;夏完淳也能武,14岁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太湖抗清,征战于长江流域。

    一样的一腔热血。林殊梅岭之战,拼尽全力,梅长苏心血耗尽仍不忘为国效忠。夏完淳在父亲、恩师相继捐躯之后,更加坚定抗清复明的心志。一边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奔走联络抗清志士,一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屡败屡战。当代学者闻亦博在《明代模范学生夏完淳传记》中说:“他的一生,始终不肯休息,不肯妥协,燃烧着似火一般的民族思想。”。

    一样的嫉恶如仇。林殊历经刮骨换肤之痛,就是为了活下来为赤焰军昭雪,整肃超纲,激扬浊清。夏侯淳被俘虏后,面对亲自前来劝降的洪承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意思是,洪亨九(洪承畴的字)已经为大明捐躯很久了,全天下的人没有谁不知道的。崇祯帝还亲自为他设祭追悼,和满朝官员一起为他的牺牲痛哭不已。你是何等的逆贼,竟然敢冒充洪亨九的名号,玷污他的忠魂!一时间让洪承畴“色沮气夺,无辞以对。”

    一样的世缘薄浅,年少殒命。林殊父兄皆死于梅岭一战,林氏一族含冤受屈,或赐死或流放,与未婚妻霓凰郡主的姻缘也只能相约来世。夏完淳满门忠烈,父亲夏允彝兵败自杀殉国,老师陈子龙被捕后惨遭杀害,姐姐出嫁的侯家、妻子的娘家钱家全家均壮烈殉国,18岁的妻子在夏完淳死后悲痛欲绝,所生男孩夭折,后出家为尼。

    英雄,从来都不是命运的宠儿。英雄要背负的担当与责任,注定一生的悲剧。少年英雄更甚,在短短的一生中,耗尽自己的全部心血,斩断与世间的种种情缘,如同精卫填海,在一个既定的悲剧命运中,为着理想孤独负重前行。


    04  此时不反抗更待何时?

    在网络上搜夏完淳,你一定能看到《见字如面》里林更新朗读的夏完淳死前遗书《狱中上母书》。如果没有,我推荐你看一下。

    说实话,很感谢《见字如面》这个节目,将一位湮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少年英雄重现在现代人的眼前。我们可以告慰,这是个好时代,没有忘记过去的好时代。但网络里也有人不断提问:“王朝的更迭由来已久,又不是外族入侵,中华灭亡,以至于需要反清复明如此强烈吗?”

    涉及民族矛盾的话题,在民族大融合的今天一向是很隐晦的。就如同我不理解历史教科书上为何要删去卫青、霍去病,删去汉武帝发起的汉匈战争一样。历史是真实的,不会因为从教科书上删除就灰飞烟灭,英雄们也不会因为后世的遗忘就失去他们的英雄光环。

    我们读历史,不能用如今的政治思维和思想文化去读,而必须将自己还原成历史当时的一份子去读。英雄的所作所为也只有还原到挺身而出的那一刻你才能有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读历史,你才能摆脱固有的思维,真正的与古人产生共鸣,理解他们所做的一切。

    比如,逼迫汉人换下几千年的汉服,换上旗装、长袍、马褂;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将蓄发剃去编成辫子。在如今奇装异服的年代,自是没什么可说的。换个思维吧,想想小时候,学校要求所有孩子都一定要穿校服留寸头的时候,你的心理有没有逆反过呢?

    如果现在的你被迫强行接受中华文化是糟粕,某国文化是精华这样的思想的时候,当视若信仰的文化被外族肆意阉割践踏的时候,当你连基本的选择服装发型的权利都被剥夺的时候,谁能不反抗?

    易服剃发只是其一,清初还有一项惨无人道的弊政,是屠城。中国历朝历代不乏屠城者,如曹操屠徐州,黄巢屠长安,铁木真屠北京,张献忠屠成都......百姓的性命在野心家面前,不过蝼蚁而已。但论屠城最多,也最著名的,还是要数清初的屠城事件。

    多尔衮的“屠城令”下,除了举世闻名的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之外,还有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汾州之屠、太谷之屠、泌州之屠、泽州之屠等。

    杀戮的恐怖持续数十年,汉族人口由1623年的5165万锐减至1660年的1908万。近三分之二的人口。

    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迫,此时不反抗更待何时?


    05  这个时代需要英雄

    很喜欢知乎上一位作家,叫拔叔,他有一本书,书名叫做:《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少年是一个热词,少年代表着一切美好的词汇,比如希望、热血、勇敢、梦想......这是每个手握保温杯的中老年人孜孜不倦想要回去的过去,自带着每一个屈从现实放弃梦想的人不敢面对的光芒。

    如果夏完淳没有那么早牺牲,如果他生活在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他或许会跟你身边许多17岁的少年一样求学、工作、结婚、生子......凭他的才学武功,必定能成为学术大家,亦可能是统领三军的将军。

    或者如果他仍生活在那个年代,却生在寻常人家,没有那样的救世抱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凭他的才学武功,也许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长大后在清朝谋个功名亦未尝不可。

    可惜没有如果。可幸没有如果。

    我们总抱怨说现在的少年没有情怀,只会在王者荣耀和B站中厮杀。可是我们呢?我们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没有梦想,没有情怀,贪图安逸享乐的大人而已。当孩子们在英雄联盟的电影里热血喷张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对此嗤之以鼻。

    我们看到的是电影里英雄不现实的魔法、超能力,孩子们看到的是英雄的热血、情怀、正义和精神。

    英雄是培养出来的,夏完淳的满门忠烈培养了夏完淳的家国情怀,也给了他少年英雄的历史宿命。

    有人又要说了,和平年代哪里需要英雄?

    这个时代没有灾难、罪恶和陋习吗?

    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英雄吗?


    06  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少年英雄夏完淳的一生,是壮怀激烈的一生,是永载史册的一生。

    英雄的一生是不以长度衡量的,英雄是是历史长河中永远闪耀的一颗星星。只要你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将拯救天下的重担压在自己身上,你就是英雄,永远的英雄。

    愿我们记住这些民族脊梁,少年热血,英雄气性,愿我们,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第十九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感悟之夏完淳《别云间》——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zy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