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拾梦园成长励志想法
[转]在工作中成长(一)

[转]在工作中成长(一)

作者: 玉清澄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10:23 被阅读56次
[转]在工作中成长(一)

                        缘起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馨澜。非常高兴今天有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感悟,走上修行之路已经九年,我的生命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6年,我因先生病故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一直拖到2010年,已经达到重度以上躯体障碍型抑郁症,当时衰弱到不能走路的地步。

当时我儿子也因为父亲过世,母亲重病患上了抑郁症,初二的时候被迫休学,当时他和我的关系也非常的疏离和对立。

那个时候的我们就像生活在地狱之中一样,看不到任何亮光。也因为这些遭遇和经历,2010年开始我走上了心灵成长之路,至今已有九年的时间。

这九年里我自己由精神上的崩溃,到现在喜悦而稳定的状态,儿子也从网瘾少年到考入国际名校墨尔本大学,并在全国性的竞赛中获得奖牌。

同时我所创立的企业华誉国际从寂寂无名到华南地区行业中的翘楚,并且服务于万科、保利等顶级的客户。

这些变化都令我有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这些主要的变化是在最近三四年发生的。

我知道社会上很多人都处于诸多的焦虑烦恼与痛苦之中,却找不到好的方法。

同时也看到不少走上修行之路的道友修炼多年,总是感觉突破不了,还是会被诸多烦恼所困扰。

我就有很强的愿望,把这条成长之路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我学习的内容,除了我自己修的课程外,所阅读和涉猎的也非常广泛。

我学习过的导师及课程包括国际呼吸大师朱迪丝的喜悦呼吸,著名觉者戴树增老师的见色见心,小飞虫导师的奇迹课程以及黄仕明导师的生命教练系列。

同时也参加过班奇的费登奎斯课程、蒂摩西的正念课程、意大利即兴戏剧的学习。

也深入研读了《西藏生死书》、《身体从未忘记》(创伤疗愈的经典),《佛陀的女儿一一蒂帕嫲》等哲学,身心和生命相关的经典书籍。

这其中既包含了东方的,以个人体验为基础的实修实证,也包含了西方的以效果和数据为基础的科学体系,既有从理念入手,又有从身体入手。

从我个人的修持来讲,我也获得了初悟的体验,并见证了空性,当时真是非常的宏大和震撼。

同时在创伤疗愈方面,我也获得了国际认证的喜悦呼吸教练资格,这个认证目前国内仅有五位教练。

我同时把这个理念用在亲子教育,就是令儿子发生巨大转变,运用在企业管理,令公司经营产生很大突破,同时把这些引入公司内部企业培训,同时带领上百人的职场人士走上生命成长之路。

人的心态对了,做好事情就是自然的结果,于是烦恼少了,快乐也多了。

以下我分几个方面来讲述这些成长和变化。

[转]在工作中成长(一)

                        01

2010年~2012年期间我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感觉总是有些没完没了的事情,而且永远看不到尽头。

有时候能累到忍不住哭起来,哭完了还要继续工作,而且心中很不情愿,就觉得自己是被迫承受这么多的工作,一直都是一种受害者的心态。

像中国所有老板一样,人常常处在焦虑、烦躁、疲惫不堪的状态,身体情况也非常差。

而现在始终处于喜悦和放松状态,我想这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选择了老板这个角色,选择了合作伙伴,所有员工也都是我选择的,我欣然接纳一切。

面对工作,我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我所能做到的,对于做不到的地方,我也接纳这个结果,这样整个人就变得非常轻松,不再有精神上的负担。

分享几个故事吧:

最近我有几次出差路程都非常的周折。有一次是从广州到云南程海,从出发开始,全部行程大约有9个小时,先要飞到昆明,然后中转飞到大理,再从机场到项目地点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行程令人是非常疲倦的,然而现在我不把它当成一种出差,而是带着度假的心情。

一方面:在过程中,学会有效的休息,在飞机上会好好睡一觉,同时用所学的呼吸的方法来放松自己,调整自己的状态,节省能量。

另一方面:在路程中又能读上百页的书,写一些文章,并听几小时的音频课程,整个过程充实而愉悦。

这样一方面能有足够休息,另一方面时间又能充分利用,即使经过9个小时的旅程,到达目地时精神也非常好。

另外一次,飞机延误了6小时,等待的过程中,我在机场买了一本传记,很投入地读了起来,只感觉荡气回肠、触动不已。

后来机场通知登机时,竟感觉像经历了另外一个时代,丝毫没有因误机而郁闷或烦躁,与假期晒着太阳喝着茶的阅读毫无二致。

其实人的本质是一个心灵,它不单是个身体。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段旅程,你把它当成度假,它就会很轻松,你把它当成一个很不情愿的出差,它就会很沉重,很疲倦。

所以你可以完全自由定义你的工作,定义不同,状态自然就完全不同了。

对于不能改变、不可控的事情,欣然接纳,自在地安排时间,还能把烦恼变成享受,其实等飞机是这样,堵车的时间也是一样。

现在我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人的本质是灵魂,而不是身体。

就是当我们只是身体经历而灵魂没有体验的时候,并不能收获什么。

相反,如果身体没有体验过,而通过冥想或意念,灵魂体验到了,我们却能真实地有所收获。

每个人都会有体会,我们在学校读书时,在课堂上当你走神了,你身体在那儿,但是你的心和灵魂却不在,你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一样,反之则不同了。

我自己曾经有一个很深刻的经历:二十年前有段时间,我每天傍晚都要经历持续数小时的低烧,医院各种检查都没有结果,后来别人教我一种气功。

这个气功有一个动作是要持续双腿抖动半小时,这个动作很累,大多数人都不能坚持很长时间。为了能够达到每天坚持抖动半小时的目标,我当时就加了一个意念:

想象着自己在辽阔的大草原骑着骏马奔驰,加了这个想象之后配合着轻快的音乐,我就能坚持很久了,而且每次练完都心旷神怡,意犹未尽。

十年后,我真正到新疆去旅游的时候,当我第一次骑上真正的骏马,就敢在草原上跑起来,其他第一次骑马的人都非常的紧张和害怕,而我却驾轻就熟,轻松无比,就像已经骑过很多次马一样。

周围的人非常的惊讶,我想这就是虽然身体没经历过,灵魂经历过的真实的效果吧。

现在我越来越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个理念,公共场合演讲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难点,于是我经常在参加各种会议时就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发言人在讲话,去体验面对大众的那个感觉。

经过若干次想象的经历后,现在我在公众场合发言已经放松多了。

记得我曾经读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讲的是一个高尔夫球手因为特殊的原因经历了牢狱之灾。在监狱中,他每天都想象着自己在辽阔的球场打高尔夫球,在狭小的囚室始终不断的练习那些动作。

两年后当他出狱时,本应该一落千丈的成绩反而有了更高的突破,令所有人都震惊了。

当时读到这个故事时就引起了我的深思,但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随着理论学习的深入,这个当年的疑惑就解开了。

还比如:大家都知道电影或者电视演员往往非常有魅力,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在不断地演绎那些有魅力的角色的同时,也重新塑造了他们。

那些经历也成为他们灵魂的一部分,因而整个人也变得更加有魅力了。

当真正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完全自由了。

可以用灵魂去体验很多受限于身体的事情,从而获得了无限的成长和学习的空间。

[转]在工作中成长(一)

                        02

讲完心灵体验,再讲回工作。在工作当中,有时也会发生些突发事件,需要我们去紧急应对,这时对身心的状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7年年底,公司里的一位高管骨折了,必须要休息一段时间,她的工作需要由人来代管。我们做了一些调配,能分给别人的就由其他的一些同事承担,实在不能够分出去的。

只能由我把它承担起来,而我原来的工作已经非常的饱满了,再加上额外50%-60%的工作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的身体能承受的极限。

我做了紧急调整,把所有能休息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在出差的路上,尽量用呼吸和打坐方式让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力消耗。

工作时,我就很专注地面对这个事情,没有一丝的抱怨或者自艾自怜,全部用接纳的心态默默去承担。

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工作强度每周长达60至70小时,用这样的状态坚持了三周,把这段最艰难的时间平稳顺利地度过了。

如果这个事情发生以前,可能又会生出很多的抱怨,很多的不情愿,很多的情绪和烦恼,这些都会额外消耗很多能量,肯定又会累得生病了。

这就是我修行与不修行的一个差别。修行之后整个人可以常常处在有觉知的状态下。始终能用当时最恰当、最有效的方式来对待外界的事物。

工作中除了客观事情的挑战外,在内部的合作中,也会有一些分歧,甚至争执,修行之后,我又是如何解决的呢,在这方面我也感悟颇深。

一般情况下在分歧中,我们一般人的反应倾向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自己是聪明的,有智慧的,别人是不可理喻的,固执的。

甚至在对方行为中,对于我们所不认同的部分,会习惯性贴上标签,比如说有可能认为对方是霸道、强势、任性或其他,也有可能你会认为对方是自私的,小气的,唯利是图的。

然后我们会对于自己所贴的标签发起攻击,双方在这种状态下,矛盾会越来越大,甚至步步升级。

修行之后我看到了矛盾的真相:

实际上,矛盾就是我们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每个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眼中的世界,其实绝大部分的人只知道自己知道的,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正确的做法是:

我们应该先放下自己所知道的,去仔细聆听对方看到的是什么,并及时修正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理解对方观点是有局限性的,并耐心引导他,把自己所理解的呈现给他,这样综合意见后,往往达成的结论是比较一致。

只有我们带着这样开放和聆听的心态去跟对方沟通,才能得到更正确的结论,同时获得更和谐的关系。

最形象的例子就是:

盲人摸象,每个人只知道自己摸到了什么,然后去指责对方,最后除了不停的争论和攻击外,一无所获。当我明白这些道理后,日常工作中沟通的角度就完全不同了,分歧也越来越少了。

事实上当你带着某种观点去看待世界时,你只会看到符合结论的证据,即你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就会呈现出你所认为的样子。

你相信世界是良善的,你就看到良善的世界;你认为世界是丑恶的,你就看到丑恶的世界。

心中有佛,所见皆为佛。

心在天堂,你就在天堂,

心在地狱,你就在地狱。

示现的一切取决于你是何种心态。

[转]在工作中成长(一)

                        03

2016年上半年,我们团队也经历了一次大的危机,当时我的内在也处于不好的状态,总用很情绪化的方式去争论。

于是问题不但没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那段时间工作变成了痛苦的磨砺。

在这种气氛下,公司员工的士气也大受影响,人心波动,大家都感到心灰意冷,前途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就在这危机关头,2016年4月,我带着病赴厦门,参加了著名奇迹课程导师小飞虫的工作坊,听老师授课的过程中只觉得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小我、高我两个部分。

小我呈现的方式是分裂的、猜疑的、愤怒的、攻击的;而高我呈现的方式是合一的、整体的、温暖的、友善的。

我们的小我只会唤出对方的小我,我们的高我又会激发出对方的高我,只有从自身开始改变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当时我学习完回来之后,马上就用在我的工作当中,用友善、尊重的态度与合作伙伴去交流。效果特别明显,双方都很快的调整过来,最后达成了一个很好的共识。

当我们学会不再坚持自己一定是对的,没有自我的执着,带着一颗柔软的心,一切就好办了,很多的分歧都能迎刃而解。

从社会学的角度,关系的好坏,是互动的结果,是良性互动还是恶性互动,每个人都是源头。

后来我也特别向飞虫老师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其实很多有潜力的公司都是由于领导人不和,因而元气大伤,一蹶不振,那时真是庆幸自己走上了这条成长之路。

现在在工作中,即使伙伴们偶尔有些着急,有些情绪,我也能非常地平静,耐心等着对方情绪过去,然后继续开会。

事后也会反省自己,哪些话引起了对方的情绪,并且也会耐心劝解伙伴,不要让情绪伤害自己的健康和团结的和谐。

现在自己完全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不再被外界影响,这份定力,也是基于天长日久的修炼。

当人始终处在觉知的状态,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情,都保持一种平和和温暖的态度。

其实,当我们多看对方的好处,多感恩对方带给我们的价值,就更有力量去包容对方,更何况我们也非完人,也需要别人的包容。

就像在我几年前的抑郁症患病期间,我的合作团队无条件地支持我,接纳我,陪我度过艰难的时刻。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真正感念这份恩情,又有什么包容不了的呢?

即使是不相关的人,没什么情谊可言,当我们不放在心上,就没什么可以伤害了我们,就像有句所话:

除非你允许,没有人可以伤害你。

[转]在工作中成长(一)

                        04

这种心态和状态的改变,不仅体现在内部的合作上,与客户之间的合作也是同理。

有一次,我已经下了班,而且时间也比较晚了,有一个客户打电话过来,对我们提出一些工作上的要求。

这些要求一大半都是不合理的,我当时本能的反应就是不太高兴,态度上免不了有些不耐烦。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状态不太好。

于是原本是在沙发上躺着,一下子就坐了起来,整个人处在一种觉察的状态。

我把自己调整到一种非常耐心的状态,听完他所有的要求,快速的做了一个判断:

哪些是我可以为他做的,去支持他的。我就明确跟他说这部分我尽量的去帮助他去做。

哪一部分是明显远远超出我们所应当承担的,我就告诉他这一部分我们正常如何处理更合理,并且把道理跟他讲清楚了。

他也比较接受我的这个反馈,所以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如果我仍然处在惯性之中的话,就会用抗拒、不友好的态度回应对方,结果必然不理想,这就是觉察在工作中带来变化的小例子。

而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很多,心态改变了,整个人的状态也就改变了。现在整个人淡定很多,因为我明白:

一个人不妥当的行为背后,无非是匮乏感、孤独感或被剥夺感在作祟。

从更深一层看都只不过是内心深处爱的匮乏和对爱的呼唤。

看清这一点,我们的内心自然会升起慈悲心,就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去帮助和支持对方,也能够带着爱去接纳和允许对方,当对方真正从内心感受到爱时,行为自然就会改变了。

就像一个寓言故事所讲的,如何让一个人脱掉用来自我保护的棉袄,是用寒风鞭鞑他,还是用阳光照耀他,结论自然一目了然。

这些都是每天发生在我工作中活生生的故事,既包括对客观困难的应对,又包括对关系层面的处理。

全然接纳现实,活在当下,才使我们有力量去面对那些困难,因为生活和工作才是唯一的道场。

[转]在工作中成长(一)

                        05

这些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改变认知。

很多人的痛苦和烦恼来自于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事物运作的规律相悖,于是常常做出错误的决定和反应。透过学习,修正自己的理念,从而令自己更加超脱和自在。

例如,一体心的理念,明白我们和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是一体的,如果将自己与周围看作是对立的关系,就会造成矛盾重重的局面,最终自食其果。

例如,一个老板的格局和境界,从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到合作伙伴,再到员工,再到客户,他的行为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员工也是同样,从只关注自己的蝇头小利,到考虑到同事,到关心团队,再到考虑自己是否有益于公司,他的行为和最终的结局也是截然不同的。

其他的理念还包含自己是一切的因;接纳现实;活在当下;事物是永远变化的等等,每一个理念从灵魂深处的领悟,都会带来生活中深刻的改变。

第二步是培养自己的觉察力。

透过训练,拥有觉知的品质,将自己从过往条件反射般得习性中解放出来。能够觉察自己的念头,并加以分辨和选择,从而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些年我做了很多的觉察训练,包括呼吸、打坐、行禅、唱颂,以及在事情中去训练我的觉知,这样就会大大提升自己的觉察力。

当事情来了就能够很快的有觉察心,从而不被事情和情绪所带走。

第三步是在事情中的修炼。

每一次的情绪,每一个负面事件中,当我们自我觉察,都能看到隐藏的负面的信念。

一次一次去自我发现和探索,修正这些信念,我们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好,以前控制着我们的事情,都能够把它解决掉,从而获得自由,用对的方法持续去做,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现在我的烦恼只有修行前的5%-10%,还是偶尔会有抓狂或难过的时候,但我坚信随着自己的成长,一切都越来越好。

那些卡住我的地方,也会如冰块一样融化殆尽,并且能够接纳自己的不足,耐心地一步一步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好,谢谢大家的聆听,今天第一部分我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我将分享:如何通过自己成长去带动公司团队的成长的。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祝福大家!

愿我的这些分享对你们有些帮助。

相关文章

  • [转]在工作中成长(一)

    缘起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馨澜。非常高兴今天有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感悟,走上修行之路...

  • 在工作中成长

    Hey,我是实际派Rumi。告诉你一个秘密,近我者富。哈哈,不骗你哟。我们一起打怪一起升级,一起变富。今天和你分享...

  • 在工作中成长

    时光如梭,梳理着自己的思绪,感觉人生就像旅行。途中会碰到许多岔路,不同的岔路会有不同的风景,然而每个路口都会是一个...

  • 在工作中成长

    最近读到稻盛和夫的《成法》,里边有很多话特别经典。比如“要想过充实的人生,你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 在体制下的“一只磨”的思考

    我现在在工作中就扮演着一只磨的角色,推一推,转一转,不推,我就不转。 是不是有些讨厌、可恶呢? ...

  • 成长思维在工作中怎么应用?

    成长思维在工作中怎么应用? 成长思维主要研究的是改变自己的固定思维,发现学习的乐趣,掌握幸福的方法。 应用在工作中...

  • 在工作中成长(二)

    01 上一次介绍了修行在我个人的工作中所带来的变化。今天重点分享一下,我的内在成长对整个...

  • 成长率更重要

    在工作中,每天都在锤炼自己的职业技能,这就是成长。但是成长也有快慢之分,这就有了成长率。成长率不同的人,成长效果也...

  • 成长

    做任何一项工作,都会有所增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都可助力人的成长。 在工作中,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和形形色...

  •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六)

    自然人在生活中成长,社会人在工作中成长,教研人在旅途中成长。 程实老师又是怎样的成长呢? 在程实老师的《教研日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在工作中成长(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dl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