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往事75 燕国

作者: 为仁由己zj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08:21 被阅读4次

    燕国,伯爵封国,姬姓,周武王灭商以后,把庶弟召公奭(shì,音是)分封在周王朝的北方,范围包括了今天北京、天津及河北、辽宁等地的一部分。因为南边还有另一个燕国,所以习惯上称它为北燕。这个北燕后来还成了战国七雄之一。

    周初由于武王早逝,成王年幼,政局比较复杂。召公和周公一样很有才德,因此,他也留朝辅政,没有到国就封,那么谁去了燕国呢?

    召公和周公一样,派自己的长子克代为就封,管理燕国。实际上,他的长子克成了燕国的第一代国君。

    西周初年,周公自告奋勇代行天子摄政,召公起初也不理解,颇有想法。后来,经过周公多次说明,他逐渐明白周公并没有私心,完全是为了周王室,才开始高兴起来,转而全力支持周公摄政。

    周成王时期,召公和周公分陕而治(陕,即今天河南三门峡,以前称之为陕县),召公主持陕地西面的政局,周公主持陕地东面的政局。

    图片源自网络

    他在治理西部时,处事得当,政通人和,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和爱戴。人们为了歌颂他的功绩,专门创作了一首诗,《诗经·召南·甘棠》:梨棠枝繁叶茂,莫要修剪莫砍伐,召伯曾在树下住(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周成王去世后,他又辅佐了周康王。

    周王朝能站稳脚跟,成康之治能出现,召公功不可没。

    燕国建国后,与中原各国来往不多,留下来的史料很少,就连部分国君的传代顺序也有散失。

    到了齐桓公称霸时期,正值燕庄公在位。

    鲁庄公三十年前后,山戎人进攻燕国,把燕庄公搞得焦头烂额,头大的要命。不过幸好,此时有带头大哥齐盟主,于是,燕庄公赶紧派人向齐国发来求救:老大,快来救救我,我快被山戎人搞死了!

    齐桓公收到燕国人的求救后,十分重视,特意和鲁庄公在济水进行非正式会盟,磋商如何解决燕国的山戎之困。

    随后,齐军挥师北上,帮助燕国攻打山戎。

    相传齐军此次北伐一直打到孤竹国才返回。

    孤竹国,相传起于夏朝,盛于商朝,没落于周朝。到了春秋时代,它的活动范围已经缩至今天秦皇岛一带。关于孤竹国的史料记载也不多,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孤竹国却出了两位响当当的名人:伯夷和叔齐。

    孔老夫子说: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孟子说:伯夷,圣之清者。

    韩非子说: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

    太史公司马迁把《伯夷叔齐列传》列为《史记》人物列传的第一篇,推崇倍至。

    ……

    赞叹之声,源源不绝。

    说到此处,顺便插播一下这哥俩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君的儿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中间还有一个兄弟。

    孤竹国君在世时,比较看好三儿子叔齐,想让他继位。这种想法要是换在春秋时期的某个诸侯国,指不定又会引发一场血雨腥风。

    孤竹国君去世后,叔齐想让位给哥哥伯夷,伯夷则认为父命不可违,不肯接受。为了避免被绑架继位,他选择了逃离孤竹国。

    找不到我,你们总没办法了吧!

    叔齐一看,这也行,也跟着逃离了孤竹国。

    大哥你能跑,咱就不能跑吗?

    结果,他们谁也没有继承君位。两人出逃后,很快混到了一起。

    可是,世界这么大,何处是我家?

    后来,他们听说西伯侯姬昌有仁政,善养老人,便决定前去投靠。没想到等他们赶到周地时,西伯侯已经去世。此时,他的儿子周武王正准备兴兵伐纣。

    他们不认同周武王兴兵伐纣的行为,认为这是以下犯上,便拦住周武王,叩马而谏:父亲死了不安葬,称得上孝吗?以臣弑君,称得上仁吗?

    周武王的手下一看,哪里跑来撒野的,准备对他俩动粗。幸好及时被姜太公阻止,说:这是义士啊!

    不过,最终周武王还是灭掉了商朝,天下宗周。

    然而道不同,不相为谋。天下宗周,并不代表伯夷和叔齐也愿意宗周,非但如此,他俩还不愿意吃周王朝的粮食。两人逃到首阳山隐居起来,靠采食野菜、野草充饥度日,最后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

    这就是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或许在有些人看来,他们不聪明,不识时务,甚至是迂腐的。可是,他们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做了两个纯粹的人。

    自反而缩,虽万千人,吾往矣!

    中华民族正是有了如伯夷叔齐这样的诤诤傲骨,宁死不屈,才能长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再回头看看春秋那些通过弑父弑兄上位的国君们,节操真是碎了地。

    齐军此次救燕伐戎,途中状况不断,既迷了路,还断了水。后来幸亏管仲想出了老马识途的办法,隰朋想出了蚁穴得水的点子,才解决了危机,走出了困境。老马识途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

    在齐国人的帮助下,齐、燕两国最终大败山戎。

    消除了心头大患,燕庄公十分高兴,当齐军打道回府时,他是恋恋不舍,来个十八里相送。送着送着,一不小心送到了齐国境内,自己反倒成了客人。

    齐桓公一看,哎呀!坏规矩了。因为按照当时的礼法规定,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国界。

    于是,齐桓公提出自己不可以无礼于燕,要求就地重新划分齐、燕两国国界。这么做就等于会把齐国的一部分土地送给燕国。

    燕庄公一听,也懵了。

    这怎么可以?齐国帮了燕国的大忙,现在又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还要送一块土地给燕国,不行,绝对不行。

    可是,齐桓公一言九鼎,坚持就地重划国界。最后,燕庄公拗不过齐桓公,只能依了他,两国重新划定国界。当然,齐桓公如此礼遇燕国,也是有条件的。他希望燕庄公能重修召公之政,向周天子进贡,共同匡扶周王室。

    伐戎救燕,分沟礼燕,让燕国人感动之至。

    还能怎么着?一切凭听齐盟主吩咐呗。

    就这样,齐国人一步一步构建起了自己的战略联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往事75 燕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gg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