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113808/90775063c4be5be0.jpg)
先生嗜好麻将,刚认识时,就不遗余力地表现出来了。
听他说,他们家的老祖——爷爷,就很爱麻将,原来是家风。说是爷爷,其实是外公,婆婆原本在家招亲,因诸多缘由,最终返至公公家,独留下先生一个人在外公家。
先生大约九岁时,就在爷爷的教导下,学打麻将了。在爷爷的耳闻目染下,估计麻将子早就会认了,牌理也是一清二楚了,只要学会组牌就是了。几近四十年前,小孩子自是没有零花钱的,爷孙几个来不得有经济效益的麻将牌,一根根的火柴也是可以玩的。想着老小几个,凑在一起,稀里哗啦的麻将声过后,火柴棒在大大小小的手里来来回回地走动,末了又全归拢到火柴盒里,就忍俊不禁。
更为奇葩的是,扑克牌里的贴胡子也在麻将里应运而生。一家老小几个,下巴上贴着长短不一的纸条儿,这画面不敢想象,怕是要令人喷饭。
结识先生后,反对他打麻将。阴险狡诈的人却是把我拉下水,自此不再管他打麻将。某人目的达成,乐不可支。自此,闲暇时光,多半在麻将桌上吆五喝六。
先生打牌劲头十足,很能熬夜。不胡牌时,定是要抽两根烟,说是熏去霉运。风头好时,脸上定要笑开了花。若是和他那几个发小玩上了,不到天亮是不会归家的。也曾为打麻将夜不归宿和他大吵大闹过,可是只要一坐上麻将桌就啥都忘了,用上洪荒之力再四方城游走。三岁的儿子曾用两个拟声词概括了先生的两大爱好,说“爸爸除了哗啦哗啦就是呼噜呼噜”。
住老房子时,一到周末,先生和楼上的建明叔就要招兵买马了,电话里四处找人,家里俨然成了赌窝。此时,我多半只能带着孩子去游乐园玩。后来搬家了,给先生提了一个要求,麻将可以打,但是不许带人回家打。先生倒也谨遵这一条。
只是好景不长,儿子上学以后,居然严禁爸爸出去打牌。那时,儿子的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了,晚上就守在先生身旁。别说出去打牌了,连牌友的电话也不许接。先生只能撒谎骗儿子说加班,这一招也会有不管用的时候。先生就只能趁儿子不留意时,偷偷溜出去,却也有被抓的风险。
记得有一次,儿子还在楼上,不知做什么。听得门“哐当”一声响,嘴里喊着“爸爸肯定又出去打麻将了”。话尚未说完,已奔至楼下,拉开大门,追他爸去了,只剩下下我的“烺烺,让他打一回吧”淹没在门声里。过了一会儿,父子都回家了。先生在前,双手被身后的儿子紧紧扭在背后。那情形,像极了警察抓小偷。看得我哈哈大笑,先生只能自嘲:“儿子跑得太快了,居然没溜掉。”
在儿子的“严加管教”下,先生基本上不打麻将了。近些年,公务人员更是不能打了,先生也戒了麻将,也只在逢年过节和亲戚们过过瘾。平日里,在家陪孩子看看书,给孩子检查作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13808/e15b86d4dbbeb4a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