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收看湖南卫视的《亲爱的客栈》,再一次为泸沽湖的美景惊叹,多彩又原生态的猪槽船、蔚蓝如同蓝宝石的湖水,清晨湖面缥缈的晨雾,恍然间让人宛如进入仙境;当然那更令人惊叹的是,雅致高端的湖景:玻璃客栈,让我燃起一定要再去一次泸沽湖,来一次湖景客栈的激情。
《亲爱的客栈》让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去泸沽湖的情景。
2010年九月,当时我们单位一行二十人,从云南丽江,由摩梭族导游拉姆姑娘带着进泸沽湖。
拉姆20多岁,身材修长,皮肤黑红,善良、热情、大方。都说泸沽湖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而泸沽湖的“走婚’习俗更让人蠢蠢欲动。
据说许多人是冲着摩梭族的“走婚”,来到泸沽湖的。一些男同胞急着问拉姆有关“走婚的事,拉姆介绍说:“走婚”并不是像常人所设想的那样:结完婚就走,自私而随意。事实上,走婚对于摩梭族而言,是一件极为慎重的事情。在传统的摩梭族习俗中,更有着极其严格的行为规定,丝毫也不随意,它是一种保证女性在家庭中绝对地位的方式。在摩梭族里,舅舅拥有比父亲更高的权威,也是晚辈必须孝敬的对象。
旅行车上拉姆唱起了走婚前要对的情歌,歌声清亮透彻,让大家惊叹不已。我们第一次听到这样原汁原味的摩梭情歌:婉转而缠绵,一曲歌罢,余声袅袅,都禁不住兴奋地要求学唱。
情歌中“玛达米”虽是一个语气助词,但放在情歌里就是爱你的意思。而我们为了好记,都故意唱成了卖大米。老秦学得最认真.我们都笑他图谋不轨,这首对唱情歌朴实简单,大家很快就都可以哼唱了。
拉姆也玩笑着对我们说:今晚到泸沽湖,女士都安排了房间,男士可是没有房间住哟。不好好学唱情歌,没有女孩收留,晚上可就只能睡马棚了,大家哄笑不止。
拉姆要找游客对唱,我们一致鼓动老秦上,老秦本也是性情中人,走到拉姆身边大大方方地高歌了一曲,结束时还随机应变地来了一句 “玛达米”拉姆,顿时赢得了拉姆的欣赏。
拉姆毫不掩饰地对老秦表示好感,并坦诚希望能留下来走婚,大家起哄叫老秦明年要来送奶粉,过几年来送书包别忘了叫上大家。
美丽的泸沽湖活泼开朗的拉姆,一路上带给我们许多笑声和歌声,我们唱罢了笑罢了,才静下心来仔细欣赏泸沽湖的美景。
只见泸沽湖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里,湛蓝的湖水在蓝天、白云、青 山的衬托下泛着片片波光。泸沽湖迷人的轮廓和远处的格姆女神山,让人意醉情迷,湖中翠绿的小岛,更是叫人神往。一切显得那么宁静、纯美、和谐,一种原始自然的美,令人惊叹和向往。
美丽的泸沽湖 美丽的泸沽湖按照行程,拉姆带我们去她的祖母屋。走进大院,只见祖母房的正中央是火塘,火塘的上方供着佛,旁边是祖母的卧床。
待我们坐下后,酥油茶,水煮土豆芋头,炸鸡等一盘盘摆上了桌,香气袭人,顿时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
美丽的泸沽湖美丽的泸沽湖
年轻的舅舅此时唱起了摩梭人的《祝酒歌》,在歌声中我们围炉,喝着摩梭人自家酿的苏里玛酒,趁着酒精诱发的热劲,我们频频举杯,合着拉姆的歌声,“亚索亚索亚亚索”忘情地唱起来,跳起来了。
拉姆的热情、率真、朴实的态度,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也忘记了旅途的劳累,忘记了自己是异乡人,我们己溶入这种激情开心的氛围里,男人们开怀畅饮,女人们则欣赏起拉姆的摩梭服装来。
见到漂亮服饰,红女便急不及待地当场试穿起来:当红装扮整齐出现时,大家眼前一亮,只见上身是一袭黄底白花的长衫,下着是拖地白裙.头戴摩梭姑娘的花冠,一朵粉色的绢花插在发侧,眼波流动,笑脸如花,活脱脱一位摩梭美女,自然免不了要被敬酒了!
我们热闹开心的场面,引起了另一群在院子里休息的游客的注目,嫉妒地开玩笑说要换导游,强烈要求加入我们的队伍。
到了晚餐时,曾要求加入我们的那一队游客,终于如愿与我们坐在一起。这一帮人是从兄弟城市柳州来的男同胞,他乡遇故人,更是分外亲。
拉姆也亲切地招呼着,哥哥、姐姐、嫂子亲切的叫着, 显得自然,无拘无束,仿佛我们本就是一个大家庭,像久别的人回到了家,开心、放松、随意。
由于拉姆的热情,率真豪爽,大家借着酒劲敬酒、起哄,什么交杯酒、拥抱酒,以各种名义地喝着,也不知拉姆喝了多少杯,脸上泛着红光,在摩梭族服饰的衬托下,拉姆更显妩媚妖娆,楚楚动人。
晚上的篝火舞会,更是把欢乐推向了高潮。大家轮番的舞蹈,轮流的唱歌,摩梭人古老的情歌,回荡在木楞房上空,摩梭女跳着欢快的舞蹈,把长裙翩洒在整个院落。
激情在火苗上跳跃,和着忘情歌舞,和着醇香的苏里玛酒,我们这些异乡的来客,都醉在了泸沽湖。
美丽的泸沽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