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青春期少年和睦相处?

作者: 游泳的鱼_cc71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13:52 被阅读12次

    前几天跟几个朋友吃饭,其中一个朋友来的特别晚,差不多我们都快吃到一半了,她才气呼呼的跑来。大家看她不高兴,赶紧问问她:出了什么事?是不是又跟老板吵架了?犹豫了半天,她才苦笑着对我们说:哪里是跟老板吵架,是被熊孩子气的。

    原来,她刚要出门的时候,发现儿子又在卧室里偷偷玩手机。她提醒儿子马上暑假就要结束了,赶紧收收心,把精力转到学习上来,毕竟开学就高二了。没想到话没说完,儿子就“哐”的一下摔上了门:你有完没完?学习学习学习,我都听腻了!……她气的浑身发抖,冲进去把儿子手机夺过来,然后狠狠摔在地上,摔碎了。

    这下,儿子更来劲了,大吼大叫,甚至说要跟她断绝母子关系。就这样,两人一直闹到她老公回家。在老公的劝说下,她才气鼓鼓跑来跟我们吃饭。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相处了。从小那么听话的孩子,现在也不知道怎么了,对我们就跟仇人似的。有次我回到家,觉得屋里空调开的太低,就说:怎么这么凉,赶紧把空调关了吧。结果他不仅不关,还把温度又调低了好几度。你们说说看,有这种孩子吗?……”朋友至少摆了十几条儿子的“罪状”,才在大家劝说下平复下来。

    《小别离》里叛逆的方朵朵

    像朋友遇到的情况,对于家里有十几岁孩子的父母来说,绝对不在少数。人到中年,不仅是生存压力巨大,附带着还有与半大不小的青春期子女斗气的精神压力。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感叹,曾经那个听话、乖巧、懂事的小宝贝跑到哪里去了,怎么现在这个孩子变得我都不认识了呢?

    其实,我家也有个青春期少女,但非常幸运的是,至今为止,我跟她还维持了很好的亲子关系,没有发生过太多龃龉。即使有时两人对某事的意见不一致,也能在“维持和平统一”的前提下,达成大家都认可的方案。那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我认为必须要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

    1.自主意识强烈提升。这可以说是青春期孩子最显著的特点,带来的直接行为结果就是偏执、叛逆、事事都想自己说了算。由于在青春期里,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所以行为也会变得与以前不同。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在为将来成年做准备,所以他们的思想会变得更为深刻,思考角度和方式也与儿童时期不同,他们更加渴望被尊重、被认可,希望家庭或者社会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父母还一味拿儿童时代的沟通管理方式与他们相处,那肯定会惹来一箩筐的麻烦。

    2.情绪阴晴不定。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控制情绪和承担压力方面,能力还比较弱,受外界影响非常大,别人(尤其是同龄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让他们瞬间从山顶掉到谷底。而这个时期,他们又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同龄人的竞争、老师的要求和对未来的迷茫,让他们时刻处在情绪的大海之中,只要外界稍有风吹草动,就能让这艘情绪的小船说翻就翻。而这个时候的父母,往往也是忙完工作忙孩子,各种压力互相交叠,导致跟孩子的关系总是处在矛盾纠结之中。

    3.娱乐消费的意识大幅提升。做父母的可能都有一个强烈感受,在青春期之前,无论是给孩子买东西,还是带孩子出去玩,都是主要以父母意见为主。名牌不名牌,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孩子都不在意,更不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但一进入青春期,孩子就完全不同了,突然就开始讲究吃穿住行,许多同学开始攀比品牌、吃喝、出游地、甚至是家庭财富。孩子们之间会出现不同层次的鄙视链,单纯的同学关系变得非常复杂。父母在这个时候也会出现分化,一种就是无原则的满足孩子要求,另一种呢则开始更加严格管理孩子。但无论是放纵或者严管,都会产生新的问题,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小别离》剧照

    说完了孩子,再来说说家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做父母是人一生中最大的分水岭。在这之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个不成熟的孩子,而一旦成为父母,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但是做父母是有能力差异的,而这差异在孩子青春期到来之前好像不太凸显。青春期就像一个放大镜,会将父母的短板成倍的反射出来。

    1.过度强调作为父母的特权。不是说做了父母,就具备了掌握孩子一切的特权。我相信现在没几个人不会驾驶,但真要开车上路,你还必须得到驾校经过严格训练考试取证后才可以。但是,做父母——这么重大的一件事,我们却没有经过任何权威测试就可以了。所以,这绝对可以称作是“无证驾驶”。

    曾看过一句话,感觉说的特别好:“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请多关照。”

    所以,当你自以为是的控制、教育、管理孩子的时候,想一想,你难道比他懂得更多吗?他是第一次当人家的孩子,而你不过也是第一次当人家的父母罢了。都是第一次,凭什么都是你对他错?

    《小别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2.忘掉了自己的过去。《小王子》中有句话:所有大人都曾经是一个小孩,只是他们都忘记了。我每次读到这句话都觉得很愧疚,因为我也经常会忘记。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当你青春年少的时候是怎样的?你是每天都想着好好学习还是隔壁的女孩又无意中看了你一眼?

    也许世界上真有那种从来不需要玩,只需要学习的孩子,但大概率的根本没生在你家。因为作为他爸妈,你也从来没有把学习和工作当成人生的全部。所以,当你想要对孩子发火,嫌他不够努力时,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会作何感想?我觉得换位思考简直是个百试不爽的教育利器,它可以帮助你免去90%以上的矛盾争端,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3.只会说教,不会沟通。大部分家长都有一种“把天聊死”的神奇能力,比如:

    ——“妈,饿死了,今晚吃什么?”

    ——“作业做完了吗?光想着吃……”

    ——“……”

    ——“妈,我想买个新手机。”

    ——“学习不行还想换手机?……”

    ——“……”

    ——“妈,我今天心情特别不好。”

    ——“你还心情不好?不愁吃不愁穿,天天就知道玩,你有啥心情不好的?”

    ——“……”

    《小别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仿佛,孩子就是个无思想无感受无自由的圈养动物,只需要听你的安排就行了。但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比你更需要理解,因为他有太多困惑。哪怕最调皮、最捣蛋的孩子,在这个时候,也会有许许多多自己想不通的事情,他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倾听他们、理解他们的人,让他们可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但大部分家长,在这个时候,都延续了孩子小时候的教养模式,单纯只是关心孩子的饱暖和成绩,根本不关心他们内心的苦闷和变化,还在喋喋不休的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来管理他们,结果就是跟孩子离的越来越远。

    《小别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4.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把目光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许多父母可能下班回家后,除了做完必要的家务,剩余时间就都用来盯孩子或者看手机了。我曾遇到过一个高三的家长,连出门吃个饭都要把孩子的手机带出来,原因就是担心孩子在他不在期间偷玩手机。如果对孩子连这么一点时间和空间都不给,我想这亲子关系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其实,如果孩子下定决心要跟你为敌,那就算是24小时把他挂在身上也没用。世界上没有一个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子女,但过度关心有时只能带来负作用。这就好比吃药,“良药苦口利于病”,但人只有在生病之后才需要吃药,其他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吃饭喝水就好。

    作为父母,与其把大量时间投入到跟子女斗智斗勇上,不如为自己找个真心喜欢的事情做,比如读书、写作、画画、打球,哪怕是跳跳广场舞也好。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空间甚于需要朋友,这个时候,他最讨厌的就是父母的“贴身盯防”,那样只会让他越来越叛逆。而加入你能退后一点,让他拥有哪怕只有一点的自由,他也会对你的态度有很大改观。

     《小别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既然如此,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

    第一,良好的亲子关系重于一切。当然,这里所说的良好亲子关系可不是溺爱。在教育心理学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和孩子有较多的心灵交流,父母理解孩子,孩子也理解父母,父母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不会过度溺爱孩子。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指出:“只有建立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下,家庭教育才会发挥作用。而从很大程度上看,良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教育。”

    那到底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四个字——“少说多听”。当你能在孩子面前停下喋喋不休的唠叨,转而用耳朵听他说时,你们之间就迈出了建设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一步。虽然你迫切的希望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以防止他走弯路,但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人能不走弯路就长大。这个世界在急剧变化着,你的很多经验很可能早已经过时,有的甚至根本就是错误的。所以,做个良好的倾听者,听一听孩子的经历和成长,可能比传授给他太多不实用的经验要好得多。当然,如果他主动来寻求你的帮助,你还是应该认真对待,给她出谋划策。

    《小别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千万不要再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当了父母就具备了合格证。你要随时从父母这个角色里抽离出来,回忆一下自己年少时的样子。那个时候的你,真的比现在的他更优秀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你就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出了怎样的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就太好了,他已经那么优秀了,你有啥可担心的?

    无论什么时代,青春期都充满了迷茫和冲突。这种迷茫和冲突不仅表现在外表的叛逆,更表现在内心的困惑。想想自己的那个年代,有谁不是在痛苦和矛盾中度过呢?他很烦,你就别添乱了。多给彼此一点空间,也许大家会相处的更好。

    《小别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帮他找寻自己的理想,而不是把你的理想强加给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肯定不是同一个。许多父母喜欢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比如你将来要当个公务员、抱个铁饭碗,或者你要学好英语出国留学之类的。但是,如果这些理想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你可能会付出巨大努力却收获甚微。

    就如同你推着一辆没有引擎的汽车在前行,既要付出巨大的力气,还要照看着前进的方向,防止它跑偏。但如果你能帮助孩子找到他真心喜欢的东西,那么他就会成为拉满了帆的船,只要一点风就能穿越大洋。

    可能孩子小的时候对自己的理想是模糊不清的,有时候又非常多变,这就需要你耐心的等待、适当的引导和科学的坚持,让他逐步认清自己的优势和选择,并坚持下去。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的给孩子报上一堆的特长班和辅导班,让他在数不清的选择面前逐渐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因为选择太多其实并不是好事,每个人在过多的选择面前几乎都会丧失理性判断。

    当他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理想,那就该尽力支持,不要为了世俗的偏见或者别人的干扰而放弃。要知道,很多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特立独行的人。另外就是,作为父母,在他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请多跟他体验过程,而不是一味的要求结果。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伟人,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对于结果来说,其实过程更为重要。

    《小别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第四,找到自己的追求,忘掉他吧。如果失去了自我,那你的世界一定不得安宁,因为每个人都无法控制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所以,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需要你,而是你需要通过管理孩子来对抗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但当你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8小时之外可以尽情沉浸在自己的成长之中,那么孩子是完全可以放手的。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传统文化,从2006年开始陆续出版了多本讲解传统文化的畅销书。他的业余时间简直比工作时间还要宝贵,每晚至少写作3000字。他儿子在耳濡目染之中,不仅学习不用父母操心,还自学了相声表演,如今已成为北京传媒大学的学生。还有一个朋友,夫妇俩都是音乐舞蹈方面的专家,两人下班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搞艺术创作,每年都成绩斐然。他们的女儿并不喜欢艺术,但喜欢建筑。他俩从不强迫孩子,更不会陪着孩子做功课,但孩子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热情,如今考进了世界排名前十的建筑学院学习。

    所以,与其花大力气来扭转孩子的兴趣和意志,不如把精力更多用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长为“更好的自我”。还是那句话:你好了,世界就好了。

    《小别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父母,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都是为了孩子。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会觉得:你的爱是我最大的负担。所以,适度控制好自己爱的界限,适度把握好自己唠叨的欲望,更多关注自己的成长,你才能收获一个更好的孩子和更美的家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与青春期少年和睦相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qz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