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海文荟语文教育语文教育
中小学的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阅读教学中的这三个基本问题要明白

中小学的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阅读教学中的这三个基本问题要明白

作者: 立恒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17:43 被阅读49次

    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阅读教学的弊端甚多,中小学阅读教学的效率甚低。面对此种现状,许多有深厚学养的老师也呼吁过,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也批评过,但时至今日,改进不大,有些顽疾还大行其道。下边,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之。

    一、什么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就是依据一定的阅读目标,凭借一定的阅读教材(可以是一本书、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段话),指导学生用一定的阅读方法通过对阅读材料的阅读,达到对特定的阅读目标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比如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二册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小麻雀》,该文的第一个训练重大是揣摩课文对小麻雀“外形、动作、眼神的描写”。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训练重点呢?

    首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画出文中描写小麻雀外形、动作、眼神的句子;接着,引导学生进行以下的思考:这些描写有几处?都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在这些描写中,作者突出了小麻雀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与此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加强朗读,放开想象,再现下麻雀的外形、动作、眼神。最后,布置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这篇文章的描写小麻雀 方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经过这么一系列的教学,课文的第一个训练重点方能被学生深刻地理解并掌握。

    需要强调一下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的阅读方法通常包括两个方面:读和思。读包括速读、细读,朗读、默读,单个读、集体读等。思即思考,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归纳思维、分析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

    但是,遗憾的是,至今我们仍有许多语文教师的阅读课不能理解这一点。他们或架空分析,或随意发挥,或引导学生游离于课文之外,从课文之外寻求所谓的答案,完全忘记了学生是在干什么。笔者曾听过这么一节课:

    师:“钓”在课文中比喻什么?“鱼”又比喻什么?

    生:“钓”比喻工作,“鱼”比喻报酬。

    师:说得很好。如果我们置换一下的话,课文的题目就会变成“工作胜过报酬”。同学们看看是不是这样?

    生:是这样。

    师:由此可以看出,这篇课文给予我们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生:(沉默不语)

    师:(启发)同学们可以从你们周围的生活出发来考虑。(为什么不引导学生读课文呢?——笔者)

    生:(沉默)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教学《钓胜于鱼》的一个教学片断。我们且不说这位青年教师的那个提问合适不合适,但就提问“卡壳”以后,教师的启发合适不合适谈点看法。前已述及,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用一定的阅读方法通过对特定阅读材料的阅读,达到对阅读目标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这里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阅读目标的凭借是“特定的阅读材料”。但是,上述的那位青年教师却不是这样。学生“卡壳”以后,他不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求相关的信息来进行解答,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之外寻求答案。试想:这样做,即使学生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么,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又有何助益呢?要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引导学生去读书,这岂不是缘木求鱼吗?

    但愿这样的阅读课能够绝迹!

    二、阅读教学的实质

    阅读教学实质上自读教学,即指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并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时至今日,这本是不言自明的问题。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研员却把握不住这个原则。他们虽然在口头上也赞同这个结论,口头上也承认这个结论,可是在实际的上课、评课中,却违背这个原则,不赞同这个原则。比如某地在评选教坛新秀的要求中将“板书设计”也列入必平内容之一。有位老师上课时,为了突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请学生上黑板解决了这个问题,却被评委视为“板书空白”而扣了该老师的竞赛分数。这里,我们且不说这种扣分的荒谬性,单就将“板书设计”也列入必平内容是否可取谈点看法。

    将“板书设计”视为课堂教学的必有内容,这是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观念主导下的产物。在这种教学观看来,课堂教学离开了板书设计,教师的“讲”也就失去了依据,失去了凭借,从而也就失去了“讲”的效果。这种看法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的时代,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在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形成素养的口号下,如果还把这一条作为必须的教学因素去约束老师的课堂教学,这无疑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愚蠢的做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知道,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其最基本的做法应该是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舍此,别无他途。记得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曾说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他说:“我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板书。在我看来,把由板书展示的那部分内容,交由学生的头脑去展示,似乎更加合理”。

    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既然我们都同意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那么,“不论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这个原则为什么不适用于当今的阅读教学呢?所以,一堂课有无板书设计,不要单就板书设计论板书设计,而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去判定。有必要,设之;没必要,舍之;或者向上述的那位教师一样,请学生上黑板写,亦可。应该说,这才是我们对“板书设计”应取的态度。

    愿在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教研员同志,都能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实践认真地反省一下:不要在高举着最现代的教学观念的旗帜下,在实践操作上却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

    三、阅读教学教什么

    阅读教学本质是自读教学,以学生的自读为主。但是,正像学生在学校里使用的其他的学习方法一样,它也不绝对地排斥“教”。问题的关键教什么和如何教。这里重点谈谈教什么。

    前已述及,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形成的基本途径则是学生的独立的阅读实践。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和阅读实践同成人,或者同其他不在学校学习的人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实践相比,它们之间不是直接的关联,而是间接的。这里存在着一个中间环节。成人或其他不在学校学习的人,他们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多半来自长期的、独立的阅读实践。阅读能力和阅读实践之间呈直接关联。这样形成的阅读能力扎实、适应性强,但是,周期太长,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成长的需求。

    相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实践之间的周期就要短得多。个中的奥妙就在于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实践之间存在着一个中介环节。这个中介环节统而言之就是教师;要而言之,是方法,是教师教给学生的有效地阅读方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生就幸运地避免了成人或其他未经学校培训的人员的探索之苦。他们可以径直地运用老师传授给他们的阅读方法把自己将来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和逐渐成为过去的阅读实践连接了起来,从而在这二者之间架设起了一座通向未来的金桥。

    阅读教学教什么?一言以蔽之,教方法。

    可是,看看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依然有许多老师固守着传统的领地:教知识。那种“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依然大行其道,占据着学生宝贵的课堂。学生学了多年的阅读,走上考场却不会答题,走上社会却不会读书。症结在哪里呢?就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不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不重视读书方法的训练,致使一批批学子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成了“功能性文盲”。现在,到了清除这种弊端的时候了。每个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培养的未来世界的主人,到了主人们能够主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如果还不会读书的话,中国将以何面目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何面目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最近,网上盛传这样一篇文章,文章题目是《一印度人写了篇骂我们的文章,让人深思!》,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我们每个国民关注:

    我在从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我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打电话(大声谈话)、低头发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

    面对这种情景,不光每个当教师的应该认真思之,每个稍有点头脑的中国人都应该深长思之:我们为什么不读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小学的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阅读教学中的这三个基本问题要明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uv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