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错了人,买错了书

作者: 蕉下客deer | 来源:发表于2023-09-13 21:55 被阅读0次
    时隔半个多月,重新操刀

    9月14日,周四,雨,22-25度

    今天,在手机上设置限定手机使用时长。截止晚7:35,手机当日使用时长为3.5小时。其中百度网盘54分钟,是中午上书法课。B站1小时是干活时听国学讲座。简书36分钟。真正在上网游荡时间为1小时左右。此时长自认为还算合理。

    收到新书

    今日读了两本书:董平著《老子研读》和杨立华著《中国哲学十五讲》。真是无比较无伤害,一对比才知“蜡”是何等滋味。上网搜了杨立华简介,本科就读浙江大学的工学专业。后跨专业考取北大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再后考取汤一介先生的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半路出家,难怪学问不太扎实。

    我以为非得经过古文献专业训练的学者,治中国哲学才可信。否则都是隔靴搔痒,以今人之意臆断古经。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自小就熟读古籍,在文言文的语境中成长,有的专研“小学”,有深厚的古文字功底。历来,治中国哲学有义理、考据、辞章三项功夫,三者各有存在的需要和价值,不可偏废。在我看来,当下一些学者最不乏辞章,最缺考据。缺了考据,义理就成了不可靠的“我注六经”。然后添加一些激烈、片面的“浮词”来俘获人心。激烈、片面的浮词的特点——绝对不容置疑的、调子庄重、掷地有声。现在返回去想,昨天在日更里摘录的杨立华先生的言论大有问题。比如“读让自己舒服的书,就是自己的简单重复”。我觉得这句话可能是杨先生从别处引用来的。而别处的真实含义可能是指读迎合自己观点,从而让自己感到舒服的书,导致的结果是找到坚持自我的理由,而拒绝反省,所以是“自己的简单重复”。而杨先生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教人深阅读,读硬性的书,如果总是读一些一目十行、毫不费力的书,其结果顶多是将读书等同于其他“无脑”的消遣,而失去其益智、修身、养性的优势。似乎与下一句“自己的简单重复”逻辑上连不起来。

    读杨教授的著作,类似上下句逻辑不通,或逻辑牵强的,比比皆是。这些不通、牵强处其实是他读得不深、想得不透及活得不实的表现。所以才会说出什么“把炉火烧得通红、把生活当作一块铁,自己是那个打铁的人”之类用老调子煽情的话。

    杨教授非常推崇陈来先生的《有无之境》。这本书其实是用西方哲学来解读王阳明思想。我读过一些国内研究西方哲学的教授,比如邓晓芒先生,谈中国哲学时,一张口便调子不对。中国哲学是“一以贯之”的,那个“一”若不能解开,就全盘皆谬。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本初的理念上就是分歧的。董平教授说,东西方哲学对于现象世界一切万物的流变性,都有极为深刻的洞悉。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佛教说:“诸行无常。”在流变性观点上东西方是一致的,但是由这种流变性所进一步导出的观念却存在巨大的差异。西方的观点是,流变性是暂时的,是处于运动过程当中的不稳定性,即非永恒性,即不具有终极意义上的真实性。所以必须超越流变性本身才有可能获得永恒。寻求真理就成了哲学的终极使命。西方哲学将理念世界与事物界定二重分裂,形而上的本体世界与形而下的现实世界处于二元对立之中。超越现象流变到达理念的永恒便 成为哲学家通达于真理的必由之路。

    而中国哲学的观念是“反者道之动”,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本身是运动的,运动是道体真实的存在方式,而现象世界一切万物的运动性则不仅是道体之运动性的展开方式,并且是道体自身之真实存在的实现方式。所以形而上的道本体与形而下的现实世界之间并不存在二重分割,而是完全统一的。中国哲学是一元的。

    一个治中国哲学的学者首先得本于“一元”的观念去观照这个世界。而杨立华教授的言辞中却让人时时感受到一种人我之分。比如他在解读“克己复礼”时,说克己是指由能实现主动性的自己来克制被动性的自己。所谓被动性的自己即“由人”,为他人左右的自己。而主动性的自己是指“由己”,由自我支配的自己。他又将“礼”理解成一种生活的形式感。

    他还时不时联系当下的例子来解读经义。比如在解读《老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时,说,句子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接着,又引王弼之注,得出“妙”是指“物之生”,“徼”是“器之成”。所以此句可进一步解释为“常无欲以观物之生,常有欲心观器之成。”而“常无欲以观物之生”,是指不要以主观欲望来干扰事物的自然生长。接着针砭时弊,痛斥养殖业中添加生长激素。以及在孩子教育上制造出各种“人工理念”,和造作的教养。

    在复旦大学教了二三十年《论语》的傅杰教授曾谈到,为何在他的讲座中很少结合时例?他说,能结合时例固然能讲解得形象生动,但是时例可遇不可求,若牵强附会,反而会破坏经文的原意,而取其偏义。在我看来,这就如同翻译文言,译文总会丢失一部分原义。遇到无法用现代文穷尽其内涵的名词,不如直接加引号,变成专有名词。就比如老子的“道”、“无”、“有”等等,“道可道,非常道”也。有此词,你模模糊糊知道其所指,若解释成文,就全不是那个意思了。

    解读经义时,时例结合得不好,反而体现出学者治学态度的不严谨及哗众取宠的不实作风。

    上午读董平教授的《老子研读》,读得茅塞顿开、思潮涌动。傍晚读杨立华教授的《中国哲学十四讲》,读得瞠目结舌、味同嚼蜡。果然,现在的教授做学问没几个靠谱的。

    写了字,画了画。今天的纸不好,我笔肚、笔尖的墨色明明调得有浓淡之分,可画在纸上,毫无墨色变化。太湿就洇出毛刺,稍刮刮笔肚,就尽是飞白。好歹动笔画了。明日上色。

    画画时,母亲家断电。断电即断网,母亲马上跑到我有家来刷手机。时不时打断我画画,要我帮她处理各种网络故障。娘喂,我怎么像在带孩子。


    脖子真是疼得快要绝望。今后,绝不敢懈怠锻炼。为督促自己拉伸锻炼,决定采用记录法(目前为止,记录法是最有效的达成自律的方法),每天打卡登记:

    10:00练颈椎瑜伽40分钟。

    22:00长寿功20分钟。

    雨天,未散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错了人,买错了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np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