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赶在日落之前出游,骑上小黄,闲散而又慵懒的穿行于武陵大道。蓝天白云,青山高楼,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云卷云舒,风吹叶动。傍晚的风总是温柔的,夹杂着汽车的味道,扑面而来,带走夏日的躁动和不安。耳边是“就随着暖暖的风慢慢的走,牵着你的手,甜蜜的话说不出口,小时候心脏扑通扑通,那种感觉叫心动……”眯眼享受晚风,落日与晚霞的微醺。橙色的阳光投洒于脸上,仿佛镀上了一层上帝的神迹。一人一车,影子被拉的很长很长,我和小黄,在影子里相拥。温暖而又治愈。
在大庸桥公园锁车,沿着河岸行进。澧水的风扑面而来,温温凉凉,水波金光粼粼。虽没有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壮阔,却有“阳光微淡,岁月静好,安然若素”的宁静。喜欢看澧水大坝的波浪翻涌,听大水滔滔的声响。河水在一瞬间冲出堤坝,从上跃下,在坝下打几个回旋,激起数朵美丽的浪花,再而向远方奔腾而去。走下河边的台阶,蹲在岸边,等待潮水一波接一波涌过来拍打岸边的石头,激起一朵又一朵的小浪花便退潮而去。颇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味。河岸的石头已被浪潮磨平了生命的棱角,变得细腻光滑。用手覆上去,是河水的清凉,是石头的温软。
河岸的小亭台总有许多老人垂钓,佝偻着身躯,坐着小板凳,带着草帽,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收获却也是不少的,上前询问,竹子编成的筐差不多快满了,鱼儿在里面扑腾着。一人,一杆,一筐,嵌入对岸的高楼,是自然宁静与钢筋水泥的合奏曲。
河岸的石板路很长很长,一直延展到很远的地方。从大庸府城那上岸,日色渐暗。岸上的景象完全不同,车马川流不息,人声鼎沸,灯火人间,繁华似锦,大抵不过如此吧。
避开繁华大道,迈向菜市场。卖花椒的阿婆依然还没有回家。她坐在扁担上,竹筐里满是翠绿的花椒,饱满而又圆润。她总是笑盈盈的看着过路买菜的人们,黑黝黝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她并不吆喝,只是静静的等待路人主动购买。我过去看看花椒,她拿起一颗,示意我放进嘴里尝尝。牙齿咬破花椒的一瞬间,花椒汁儿在口中绽开,它的青涩和麻味充斥了我的口腔,好半天都没有知觉。原来青花椒的威力有这么大。阿婆看着我一直笑,大概是被我的反应逗乐了。
再度返回河边,夜色迷人,对岸的霓虹灯格外撩人。高楼荧屏放映着张家界的农耕历史,那时还是农耕时代,一人一牛,伴着夕阳,行走在绿野山间。而今山海化作高楼,时代已是截然不同了。
走向公交站,坐上最后一班公交,上班族同我一道陪伴着司机,卸去一身疲惫,倚靠在座位上,摇摇晃晃的驶向我们心灵的归宿,那个温暖的家。
暮色里的张家界,是温暖的,是醉人的,活在画里一般,治愈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