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和小批量生产方式
在原始社会,人们从制作工具起就开始了制造的演化。那时的制造主要是为满足自己使用。生产工具、生活工具、乃至冷兵器,也基本上是自产自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制造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手工业从农业和畜牧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一些熟练制造工具和武器的人进入手工业,形成了最早的制造业。这时的制造业还是以家庭作坊式的形式存在的,以手工制作为主。后来虽然经历了工业化的历次演进,但手工制作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
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中世纪,慢慢出现了可互换零件的生产方式。人们发现通过可互换零件,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可互换零件让生产协作变得重要起来。可互换零件的一个附加结果就是让产品也变得较为接近,或者生产模式变得统一,产品也更加易于维护。在可互换零件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工厂,把手工作坊集中起来,资源得到进一步集中,因此节省了大量成本。可互换零件是标准化生产的原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标准化生产方式,在以后很长时间内标准化生产成为制造业主要形态。
标准化生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获得了大力发展。18世纪,以机器生产和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在英国轰轰烈烈开始了。这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纺织行业启动,生产棉纱的行业开始采用一个叫做“珍妮纺纱机”的机器进行生产,随后,机器生产便普及到了其它行业。这时的机器还主要依赖畜力、水力、风力驱动。随后在178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提供了更加方便、更加强大的动力,并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机器革命,机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蒸汽机应用于工业领域只是一个开端。蒸汽机的广泛利用,需要更多的煤炭供应。煤炭能源因此被大范围开采和利用。围绕煤炭工业,人们又发明了安全灯,来降低采煤的风险。而且,由于机器的使用,钢铁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大幅度增加。而制造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又导致了运输工具的革命。蒸汽机被应用到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上。由于机器的大量采用,就需要更多的人力来操作机器,最早的工厂就在这个阶段产生了。到1840年左右,英国机器生产的工厂基本完全替代了手工工厂。在这个阶段,标准化生产成为制造的主流模式之一。但由于没有大批量需求,标准化生产产生的成本减少不明显,因此并没有处于绝对有优势的地位。这时候的标准化生产是以小批量的方式进行的,也被称作小批量标准化生产。这一阶段,虽然标准化生产没有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为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积累了足够的知识。
大批量生产方式
在原始制造的末期,标准化生产没有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效益,除非是有小批量的标准化需求。进入20世纪以后,福特生产方式的崛起,触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标准化生产的意义。
大批量生产出现的时代是工业化初始阶段,人们存在大量物质短缺的情形,大批量生产降低了成本,从而能够让更多的人购买产品,把量产转化为需求。另外,由于大量生产,内部分工更加精细,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这是大规模生产能够从100多年前到现在一直主导人类生产方式的原因。这种规模经济并不单纯是规模,也就是说简单通过人力的增加或者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的规模不会有规模经济效益,它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一种对技术和组织的全面创新。
而大约与此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到20世纪中期)爆发,电力开始广泛应用,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引发了生产工具的革命,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流水线等电气产品被不断发明创造出来;石油化工业开始大力发展,从19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炭中提炼氨、苯、人造燃料等化学产品,塑料、绝缘物质、人造纤维、无烟火药也相继发明并投入生产和使用;内燃机促使汽车、飞机、内燃机车、远洋轮船这些新的交通工具开始出现;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电报电话等新通讯手段也被正式使用。由于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和陆续被应用,工厂获得了更加强大的动力供应,使得大批量生产具有了技术可行性。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大批量生产方式提供了技术实现的基础条件,当一切就绪,大批量生产开始成为当时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
流水线生产是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实现方式,它使员工围绕一个自动化的流水线,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速度要求,连续不断地通过各个工作场所,按顺序进行加工并生产出产品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生产过程连续不断;产品比较固定为一种或少数几种;每个工作场所专业化程度较高,工序比较固定;生产节拍比较固定;产能和生产节拍相关,产品在流水线上自动传送。
流水线生产需要标准化的产品和标准化的零件配合,是早期标准化生产的演进。正是因为这种标准化生产,才使得大批量生产得以完成。它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更加专业化,生产成本更低,生产管理集中化。
流水线生产最新的发展就是混流生产线,即一条产品线能够生产多个品种,实现了流水线的柔性,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关于柔性制造的理论和技术。他克服了流水线固定僵化的缺点。流水线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未来,工业机器人与流水线配合将是主流生产方式。
正是以流水线生产为出发点,现代生产管理的一些理论才逐步建立起来。
亚当·斯密的分工论,在当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大批量生产时代,机器和流水线的普遍使用,分工协作就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分工协作理论同时也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钱德勒认为,大批量生产的效益来源于经由技术和组织创新使得少量的劳动就可以生产大量的产品;来源于企业内部分工体系的深化,来源于机器代替人力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协作体系;来源于发展新的机器采用更好的原料和集中使用资源,以及建立新的组织设计和作业程序。
在大批量生产阶段,科层制极大地适应了这种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方式,确保了产品按质保量完成。现在,在传统企业中,仍然在执行科层制的管理模式。
随着生产智慧化程度的提高,自动化机器的普遍使用,以及即将到来的智慧生产,都在降低生产过程对人的依赖直至接近取消,传统的按照工种分工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而全新的在互联网协作模式下的分工是未来分工协作的主体方式。现在许多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打破原来的科层制结构,形成网络状的组织结构,这是必须要接受网络环境下分工方式变化的主动适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