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山东6名高考学生被困酒店电梯,最终导致错过英语考试,家长索赔20万一事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看过这个新闻的人都知道,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是酒店。发现学生被困后拒绝第一时间拨打119,硬是拖了40分钟,最终导致考生错过考试时间。
而且最后还是其中一位被困考生的姐姐赶到现场后的强行要求,酒店才拨打了119,消防官兵赶到后,2分钟就将被困人员解救出来,可惜为时已晚。
最终酒店答应赔偿,但在赔偿金额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有人说家长的请求合情合理。但在评论里,有人却指责家长狮子大开口,而在我看来,要求酒店赔偿20万一点都不多!
第一,6名考生其中5名都是艺考生,大家都知道艺考生的培训费远远高于正常考生。
第二,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根据麦可思研究的最新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月平均收入4624元,一年就是55488元,这也是6名考生可预期的损失。
第三,高三的辛苦有目共睹,加上重读造成的精神压力以及浪费的一年光阴也应该给予赔偿。
倘若家长是陪读的话,这笔钱也应该得到一定赔偿,所以,我认为家长索赔20万的请求并不过分。
但评论区有人反驳:“你怎么不按明星的收入索赔,能有几千万呢!”,甚至有人阴阳怪气地说:“我也想被关进电梯,40分钟就挣20万,多轻松啊。”
目前此事,酒店和家长已经达成了和解,但赔偿金额没有公布。
但跟新闻事件本身的荒唐相比,更让我惊叹的是他们对机会成本的陌生和误解。所以今天就详细说说机会成本这件事。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原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简单说就是当你面临A、B、C、D四个选项时,你选择“A”就意味着放弃B、C、D,那么在这三个选项中谁的价值最高,你的机会成本就有多高。
虽然它经常用在商业领域,但对个人而言,能够熟练掌握机会成本的基本原理和思考方式,对我们提高选择的正确性,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举个身边人的例子,老家有位亲戚以前在工厂打工,每月平均能在3000多块的收入,一年大概3、4万。
后来他家房子被拆迁,赔了几间门面房,因为位置好所以人流量很大,不少人就想要租他家的房子开店铺,其中一位租户更是开出了每年5万元的价格,但亲戚思前想后拒绝了,打算自己开一家餐饮店。
开业后生意不温不火,但平均下来一年还是能挣6、7万,他挺高兴,毕竟和上班相比,现在的收入将近翻了一倍。
但如果你懂得用机会成本去思考问题,就很容易发现他其实赔了。
如果亲戚不自己开店,而是选择把房子租出去,每年就有5万元的租金收入,再加上工作的收入,一年就是8、9万,比自己开店少了2万多块,这就是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的运用价值。
除了经济学,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模式思考各类问题。
比如,当你有30分钟的时间时,你可以用来刷剧,也可以用来阅读两篇文章,又或是用来健身。倘若你用30分钟的时间来刷剧,它的机会成本就是读两篇文章带给你的价值,或者是健身带给你的价值。
可能你会说,你不就是劝大家不要做意义不大的事情,要做高收益的事嘛,有必要上升到机会成本的高度吗?
当然有必要!因为很多事情,当我们不了解它的意义,不明白这件事的实际价值,我们做事的态度以及最终达成的结果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比如考生被困酒店电梯导致错过高考,到底应该索赔多少一事,那些没有机会成本思维的人,就只是简单认为自己浪费了一年时间和损失了一点学费,意识不到因此导致的真正损失。
又或是学习,一个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和又一个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头脑为目标的人,学习的积极性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道理、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你花上5分钟的时间去了解,就可以快速掌握,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指导你更好的行动,真正从底层思维上升级你的认知,机会成本便是其中之一。
环顾四周就能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不是不努力,而是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做一些低收益、低回报的事情,而掌握机会成本的思考模式后,就能避免做很多无用功。就像那句流行语:他们总是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所以说,学会用机会成本思考问题可谓是每一个人的必备技能。
那么具体该如何训练?
除了要培养起做事用机会成本思考的习惯以外,大家在面对选择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能用极端情况思考问题。
这是很多人在不了解机会成本时最容易犯的一个错。
比如6名高考生被困电梯一事,当家长索赔20万时,有人用明星这个特殊行业的收入计算机会成本就是错误的。
介绍机会成本的定义时我们就强调,一个人的机会成本是他面临选择中,收益最大的那一个,这个收益是可预期达到的,而不是漫天想象。
我所说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水平,是专业机构得出的数据,大概率上是每个应届毕业生都可以达成的收益,并不是不切实际。
换个例子大家就更容易理解,比如你现在有两块钱,你可以买一瓶水,也可以买一张彩票。
从概率上来讲,如果你运气爆棚就有可能中500万的大奖,但这个概率太小了,大家总不能说自己购买一瓶水的机会成本就是500万吧。
所以,我们机会成本对照的备用选项必须满足可预期,可达成这样两个基本特点。
第二:思考要有穷尽。
某种意义上,在时间、精力、资源等各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每个人面临的选择是无数的。比如一天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学习、也可以用来打工、还可以用来刷剧等等。
虽然机会成本的目的是帮助大家作出更有价值的选择,但任何选择的价值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做事来实现。
倘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思考哪个选择更有价值,而不去付出行动的话,不就成了纸上谈兵吗?
所以说,运用机会成本思考时也要有度。
第三:充分考虑选择的未来价值。
虽然从计算的角度来看,一件事的未来价值很难精确衡量,但在思考机会成本时,也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需要站在未来去思考当下。
还记得前面我家亲戚的故事吗?
短期来看,亲戚自己开店的收益低于他把店铺出租并工作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自己创业的收入天花板是更高的。
所以,我们在做选择时也需要考虑选项的未来价值,简而言之就是尽可能地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精进》这本书中,作者采铜也建议大家要做高收益值和长半衰期的事情,其中长半衰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简单说就是对你影响更深远的事情。
当然,如果亲戚的生意呈现出越来越好的迹象,那么选择自己开店就是更好的选择。
但如果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从经济收益的角度考虑,就必须承认当初的选择是有问题的,需要随着实际状况去综合评估并调整。
第四:选择优劣的衡量标准不是单一的。
关于亲戚拒绝出租店铺,选择自己开店一事,前面我们只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简单用收益一个指标去衡量,认为亲戚的选择并不明智。
但生活中的大多数选择是没有数据支撑的,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答案就是从目标出发,问问自己你做某件事最看重的是什么?
从收益的因素考虑,亲戚的选择并不是最优解,但倘若亲戚的梦想就是开一家餐馆,又或是受够了给别人打工的现状,想要跳出来时,你还觉得他的选择是错的吗?
所以,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那些看起来很傻的决定,对选择者本身而言却是他的最优解,但前提是,你得知道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
不过这时候,新的问题又来了,有人会说:我不知道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这时候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比较大,解决方法也很多,我在这里说一个简单的:学会反向思考。
套用那句网络流行语“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知道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就是“我不知道我最看重什么,但有些东西我不能接受。”
比如求职,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就有很多,薪资报酬,工作环境、作息制度、公司规模等等,甚至同事关系也要纳入考量的范围。
当你不知道什么最重要时,就不妨先把那些你最不能接受的条件给摆出来,例如工资不能低于5000元,不能接受长期加班等等。
总之,先把选择的范围给缩小,从而逐渐靠近选择的最优解。
最后,总结一下。
我们的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大到选专业、选工作、买房、结婚;
小到吃什么,穿什么,一个好的选择会帮助我们减少大量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所以我们要养成用机会成本思考的习惯,从而避免陷入低勤奋的努力当中,而当运用机会成本思考时,需要注意四点。
第一:不能用极端情况思考问题,备用选项必须是符合现实的,可预期达成的;
第二:思考要有穷尽,不要陷入思考的怪圈而忘了行动;
第三:充分考虑选择的未来价值,要站在未来思考当下;
第四:选择优劣的衡量标准不是单一的,对不同的人来说,最优解也是不同的。
以上就是运用机会成本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