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欢欢
从小到大,吃的最多的应该是猪肉。家是农村,父母总会养上几头猪。一年到头,家里会留下一头最好的猪作为新一年的肉食,也就是腊肉了,味道很巴适。
其次就是吃鸡肉,各家各户都会养上十多二十只鸡,平时喂些杂粮,另外的吃食就靠着鸡们自己漫山遍野的寻了,一番奋斗长大的鸡,就成了小时候见怪不怪,现在却十分稀罕的土鸡。土鸡不论炖或是炒,肉质紧实鲜香,实在是汤美肉嫩啊!
再排排队应该是鸭肉。和鸡一样的喂法,一样的成长经历,同样的也是汤美肉香。
剩余为数不多吃肉的日子,就被其他七七八八来的动物给填满了,亲戚家养的兔子、同村某家杀了牛、隔壁杀了羊……总之这些肉就是稀罕货,那一定要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吃,才对得起这餐肉。
如今想想那个时候的自己多不识“好人心”,没拿出特别珍视的态度去对待那些“土”(老家养的)肉,多么鲜美的肉啊,对比眼前餐桌时常出现的各种味同嚼蜡的肉,我怎能不遗憾呢?!
可时光一去不复返就是一去不复返,肉没了就没了,不论是装进了自己肚子里还是别人肚子里,就是没了。
所以我啊,就特别珍视后来吃到的每一次“土”肉。真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