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文如同厨师做好菜,食材新鲜丰富是首选……

作者: 云飘碧天 | 来源:发表于2021-04-19 20:24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昨天晚上,丹尼尔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写好文章,必须要选好素材,他给我们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

    对于一个优秀的厨师而言呢,新鲜的原材料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这道菜最后的质量。
    对于一个优秀的作者而言呢,素材则显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一篇文章的最后的质量。
    一道顶级的美食菜品呢,他即使是一个孤独的人在品尝,也会在他的脑海里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那一篇优秀的极佳的文章,即使是一个孤独的人在阅读,也会在他的心里掀起了情绪的波澜起伏。

    随后他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美食大赛为例,说第一个人去选食材,因为食材足够丰富,他有选择的余地,那么他做出来的食物就丰富多彩。

    而最后那个人,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靠剩下的食材拼凑,怎么努力都做不出令人赏心悦目的食品。

    这就是说,我们写好一篇文章,不仅要掌握一手材料,更要掌握全面的材料,这样才能在写的时候,写得出彩。

    他说传统媒体如果在确定一个选题后,然后就会着手准备一手材料,去采访去找各种数据,然后汇集一起大约有50万字左右。

    这时候,素材有了,我们还要懂得取舍,这50万字的素材,我们可能只要用5000字去展现。

    这就是厚积薄发的道理,先有积累,才有输出。

    切忌东拼西凑找到3至5万字素材就动笔,短期内你可能很快上手,持续输出很快就能看出你的不足。

    所以,老老实实积累素材,才能踏踏实实去写,做到心中有数,再懂得取舍,一篇好文章也就差不多了。

    这么多素材用最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所以抓住一根主线,再找几根可以支撑这一根主线的素材,让他慢慢立体丰富起来,那这篇文章基本定型了。

    比喻写人物稿,明星之流的主要看他的微博和自传,确保到手的是第一手资料,而不是百度上被众人写烂的素材。

    写历史上的名人,就把他的书和写他的书都找来看一遍,这样,这个人的大致轮廓也就差不多在你心里成型了。

    其实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积累的过程,就像给自己建一个蓄水池,只有池子里水满了,你才能游刃有余。

    丹尼尔老师说:

    掌握素材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文章的思路和逻辑
    比如说写孙俪,她出了本传记,比如说她的微博,上面有她自己写的一些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她亲自出面接受的媒体采访,还比如说她老公啊,邓超活宝邓超啊,在这个接受采访的对她的一些评价等等,这些都是第一手的素材,都是真实有效可靠的素材。
    那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要写沈从文要如何收集素材呢?
    像这种文化类的选题呢,我们要去深度的挖掘他的素材,如果单单只是说去这个网上去拉一些资料出来,是很难对这个人物有一种很深刻的印象,形成一种直观的感受的。那比如说我们想写这个沈从文,我们是不是要把他的书大概的去翻了一遍?他才有资格写他,我们是不是要把民国那些人写关于沈从文的一些资料传记翻出来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要该说把沈从文这个人放到整个的民国那个大的环境当中,去去和他周边那些民国人物一些关系里出来看一看。
    其实这样一个搜集素材的过程呢,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

    但是不管是把书读薄还是读厚,运用的时候都离不开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搜集素材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能用一手素材的,尽量不要用第二手素材。
    第二个原则呢,就是能用新的素材,尽量别用老素材。
    那第三个呢,就是如果你要用老的素材的话,最好化用一下,让老树开新芽。

    最后,丹尼尔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写文章,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到位,切莫想着走捷径。

    任何时候都是你种了什么,才能收获什么。

    写文章真正下工夫的地方就是我们选好地,比如选好一个选题,选好种子,我们选好素材,那这样的话,我们才有了一个更好的一个思路,文章才会有更清晰的逻辑,到了后面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把文章写得越来越轻松。

    所以,要想把文章写好,就如同厨师,首先要备好充足的食材,你做到了吗?

    齐帆齐年度读书写作成长营第49天打卡

    字数:1520 累积字数:8908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好文如同厨师做好菜,食材新鲜丰富是首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jw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