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转眼就要到国庆啦,2017年也逐渐进入了尾声,小松鼠从今天开始呢,会为大家陆续介绍入选了2017“年度十大童书”百本入围书单的作品,让大家为孩子们挑书时能有一个可供参考的评判依据~
那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一本书呢,写自于美国著名作家加里•施密特,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曾在2008年获得纽伯瑞文学奖。
豆瓣评分:8.9分 个人评分:9.2分
对于七年级的霍林而言,每个星期三下午都是一场灾难,因为班上的一半同学要去犹太教堂学习希伯来文,另一半则要到天主教堂参加教义回答,作为班上唯一的基督徒,霍林不得不与严肃的贝克夫人一起待在教室里。不苟言笑的贝克夫人似乎总在刁难霍林,“罚”他清理黑板擦、打扫教室、整理大老鼠笼子……在种种手段宣告失败后,贝克夫人使出了最致命的一招——让霍林阅读“冗长”而“乏味”的莎士比亚作品……
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两人之间悄然展开。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初中的男孩总会有着奇奇怪怪的脑洞,我们的小主人公霍林也是如此,在初一开学的第一天,他就敏感地察觉到了来自老师贝克夫人的恨意,虽然这份恨意在我们看来毫无根据,但是对于霍林来说,可不是这样。在他看来,贝克夫人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对立形象,分别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立、“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对立。于是在两重身份的压制下,身为孩子的霍林自然而然地开始“反抗”了,也就自然而然发动了这场在心里的成长战争。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描写,还有着童年深刻记忆的人都会知道,每个孩子从儿童到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那么几年,感觉好像全世界都要与自己为敌似的,不是将自己视为全世界的拯救者,就是自怜自艾仿佛众人皆醉我独醒,我们通常称之为“中二病”。作者在笔触下表现出一个状态,展现出了他对儿童心理把握之精准。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曾经确实那么以为。难道不是所有老师都在讲桌后出生、成长,然后握着一支红水笔批阅一辈子试卷吗?”
主人公霍林的这段心理描写将孩子与成人之间总会存在的巨大鸿沟表现得十分到位。恰如我们都曾有过的少年时期,总是对我们的父母、老师在成为“父母、老师”之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感到难以理解。好像他们已被现在刻板的身份所限制,父亲永远西装革履去上班,母亲永远温柔娴静忙碌家务,再也衍生不出其他的模样了……
但是,这样的隔阂难道就无法解除了吗?我想并不是的。故事中的霍林第一次意识到贝克夫人并不是从出生起就是一个古板老师形象,正是贝克夫人教会他正确越野跑姿势并展示自己曾拿到过比赛奖牌的时候,可见,成人与孩子之间的鸿沟并不是不可消除的,难以消除的是,成人永远都难以有耐心和信心去让孩子了解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身为长辈,他们总是不自觉地时时刻刻保持着自己的威严与形象,就像霍林的父亲,胡佛先生那样。
这让我不仅想到了今年寒假看到的一部电影《乘风破浪》,男主人公对父亲抱有深深的误解,然而当他穿越回到过去,见证了父亲张扬而刺激的少年时代时,他才感觉到真正走近了父亲,也才真正了解到,父亲原来也有情有义,有过青春,有过梦想。
正如曹文轩所说,“现实世界中,成人与孩子的对立冲突的确仿佛战争,而当我们以平等、善意的姿态蹲下身去,便会发现另一番奇妙天地——率真、坚定、勇敢、宽容,以及爱”
爱与成长,一样都不可少
在一本能称为好作的成长故事中,什么最不可少?我想,应是来自家庭的爱与成长。在书中,承担了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必会经历的“寻找自我”的过程,不是我们的主人公霍林,而是他的姐姐。作者的想法可以猜到,为了能让主人公一直保持着纯真、自然的孩童视角,这样一个离家出走式的成长方式显然是不适合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年龄更大、思想更独立,具有坚定反战意识的姐姐,随着战争和政治运动的不断推进,与独裁的父亲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姐姐选择出走,留下了一张纸条。
主人公霍林告诉我们,这是姐姐“寻找自我”的一种方式。随着姐姐的出走,家里似乎变得冷清了不少,而原本一直存在的东西,突然消失后,会让人想念它还在时留下的温暖。小说中,霍林和姐姐的感情,并不能称得上是好,和很多现实生活的很多姐弟一样,由于年龄的差异和青春期男女生相异的思维方式,他们两人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彼此想法,在生活中更不乏相互讥讽、嘲笑和埋怨,但是血缘的关系就是如此奇妙,会让你在看到汽车失控时飞奔去救她、会让你在接到她久违的电话时,一句话也不说抱着电话大哭,也会让你毫不犹豫地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在她迷茫的回家路上,送去一个大大的拥抱。
“或许从来都没有人告诉过他,他其实不必寻找自我,而只需要让自己被找到。
我认为,这就是《哈姆雷特》里,莎士比亚想要表达的人生启迪。”
——霍林•胡佛
我们成长的路上,总是少不了与亲人的争吵与矛盾,但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无论我们去寻找多少次自我,回过头来,他们都会永远在路的那端等着你回家。
与莎士比亚一起成长
整本书的结构,最让人感觉到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运用互文的手法,将莎士比亚的作品完美地融入进了小说中,仿若点睛之笔。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得本书出版那年据说在美国的青少年中掀起了阅读莎士比亚的狂潮。笔者在读的过程中,也曾多次产生想要再去翻一翻莎翁著作的想法。
在书中,莎士比亚的作品随处可见,贝克夫人带领霍林读莎士比亚的过程,也正是霍林不断成长的过程,从《威尼斯商人》到《暴风雨》再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霍林读莎士比亚的乐趣由模仿作品中戏剧性的脏话逐渐变成了能真正理解其中人物的命运、悲剧与喜剧含义的深刻性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莎翁作品里的情节也巧妙地与现实生活对应发展,而其所要表达出的人生哲理,在男孩霍林与贝克夫人的对话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孩童角度的理解使得那些深刻的人生启迪意义变得清晰明朗起来。最终,男孩随着莎士比亚的作品一起成长着,观书中人物命运的转折变化,与时代的大背景相杂糅,重新理解着有关人生与生命的哲理。
战争,是甜蜜泡芙上的粉笔灰
在书中一直有条隐线,便是本书的背景——越南战争时期。从这一点上来看,《星期三的战争》这个书名也正呼应了故事隐藏发展的背景情况。
(注:越南战争从1955年到1975年,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对美国的财力物力人力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并遭到了国内人民的大肆反对,《星期三的战争》正是基于此背景下,按书中给的线索来看,应该是1964年~1965年间。)
当然,如果光是看简介,读者朋友们很有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传统的校园师生成长故事,但是越战的特殊背景,使得这部作品注定不仅仅包含于此。以霍林飞奔救起姐姐的情节作为分界线,如果说故事的前半部分是“甜蜜的、金黄色的、散发着奶油香味儿的泡芙”的校园故事,那么后半部分加重在越战描写上的笔墨,则是“撒在泡芙上的粉笔灰”,使得故事继续欢快基调的同时,又总蔓延着一丝苦味在其中。而这丝苦味,正是我整本书中最为感动的一部分
“试想一下你憋了很久很久,终于可以长呼一口气时发出的声音吧。试想一下你知道的最快乐的声音吧:春假第一天破晓时的声音;可乐瓶打开的声音;第一个冲刺时众人欢呼的声音。试想一下寒冷的空气中,水凝结在石头上的声音;五月末的下午,中央公园里和风吹过绿树的声音。试想一下你爱的人乘坐的汽车进站时的声音。
然后把所有的一切相加。
这都不足以与那天贝克夫人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相提并论,要知道,当她读到电报的第一行时,几乎要放弃了。
然后,她开始哽咽,哭泣,大笑,西曼夫人把电报放下,紧紧抱住贝克夫人,然后朝我点点头,说带她出去喝杯水。
我知道我不应该,可还是拿起了那封电报,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已走出丛林。安好。
会在草莓成熟的季节到家。爱你的提伯尔特。
莎士比亚也写不出这样动人的文字。”
战争是残酷的,尽管我们的故事发生地是在美国东部的长岛,但战争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书中,并任何没有关于战争的直面描写,我们和故事里的孩子一样,对于战争的所有概念来自于电视里美国士兵抱头蹲在沟渠里的画面,来自不停支持、参加和平反战运动的姐姐、来自学校里送走了丈夫、儿子的夫人们,更来自一年一度的空袭演习中……
而在这样灰暗的背景之下,绝望已久的贝克夫人收到了这样一封电报,谁又不能说这是连莎士比亚也写不出的文字呢?多么美好的季节啊,草莓成熟,整个城市散发着甜蜜的清香味,而在这样的季节,我远战的儿子,终于将要归来……
相信没有人在看到这段时眼眶不会湿润,因为这正是残酷的战争背后我们所能想到的最大奇迹呀!在书中,我们看到了每个平凡人心底对着和平的共同期望,这一期望,作为人的共性,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家,也超越了宗教。
“那天下午,我第一次在天主教堂里点燃了一支蜡烛。我,一个基督教长老会教徒。我在圣埃德伯特教堂那温暖、幽暗、弥漫着香气的空气中点燃了一支蜡烛,放在贝克夫人点燃的那一支旁边。我不知道她祈祷了什么,而我的祈祷是,无论在卡米洛中学、教友聚会所、老监狱、以马利教堂、希克斯公园,还是圣保罗主教学校或者圣埃德伯特教堂,原子弹都永远不会落下。”
正如书中贝克夫人所说,“喜剧的意思是,剧里的每个人都会相信幸福。”在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都相信着幸福,最后也迎来了幸福。而我想,我们能从书中得到温暖幸福的蔓延绝不仅限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