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茨 2018-09-25
前言
又是好久没有日更。其实也不是没有试着写,但写了又删,删了又写。纠结的原因有二:1.负能量过多,有些消极。2.琐碎事太多,太不深刻。
直面真实,难;直面内心,更难。
但还是有话不吐不快。
今年的评审会因为在召开前要提前上报备案,所以需要提前电话确认专家。所以,会前10天我先电话确认了参会名单。
考虑到离开会时间还有些远,为方便专家备忘,我又逐一发了短信。有2/3的专家收到短信后及时回复确认。
考虑到确保有充足的审核时间来保证评审质量,会前7天,我便逐一送申报材料到各位专家手上。
考虑到方便在外地的专家提前安排行程,或避免专家忘记了会议时间而临时有足够的时间赶来,会前2天,我给外地的专家再次电话确认。
考虑到专家都忙,为避免有人临时忘记参会,而因为参会人数不够导致会议无法如期召开,我又逐一给各位专家发了会议提醒通知。
如第一次,有2/3收到短信后及时回复确认。不回复的专家,还是那几名。
等到晚上,仍不见回复,我又逐一打电话确认。
有专家冷冷一句:知道了。
有专家诚恳道歉:看到了,看到了,实在不好意思,当时我应该立刻给你回信息的。
有专家不熟悉评审条件,要求我把文件规定发到他邮箱。而在我给他发了邮件后,又发短信请他查收确认时,再次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有专家几次三番满口答应“没问题”,但在会议头天晚上很晚打来电话:我来不了了,可不可以不来?
仔细一问,虽然对方不明说,但我听明白了不来的原因,那就是要从外地赶来,嫌麻烦。
我当然是软硬兼施、一口回绝。
还好,会议如期召开、一切顺利。
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1-1 我本人干工作一向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不允许有半点闪失。这是优点。
1-2 我强迫症和完美主义倾向日益严重。虽然领导、同事都认为没有必要再三确认,你已经通知了、尽到责任了,就可以了。但我依然不放心,非要再三确认。如果不确认,就心不安吃不着睡不好。这是缺点,说明不太会举重若轻,导致做事容易身心俱疲。
1-3 我对一切不可控因素(或人)都持不信任态度,我喜欢一切尽在自己掌握。
2-1 不是领导、专家素质就高,这当然是很浅显的道理。但及时回复信息,以及言而有信,真的是作为一个职场中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我并没有以偏概全。那些一而再不回复信息的专家,我专门向以前经办的同事和与他们相熟的同事了解了一下他们的个人风格:只是这次工作忙忘了回?还是历来都没有回信息的习惯?
同事都摇头:不要指望他们会主动给你回信息,每次开会他们都需要几次三番“请”,而且还经常会前撂挑子,不够尽职尽责。
果然,这几名专家评审会那天的表现, 给我的印象也不太好。一句话:谱摆的大,话说的虚,水平没见多少,至少明显和其他专家差着一大截。
2-2 那些第一时间就回复信息的专家,有两位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经常打交道的下属单位领导,亲和,从无领导架子;实在,从不虚头巴脑;专业,特别尽职尽责,有什么事只要跟他说一声,他会立马方方面面安排好,不需要你再操心。在单位考核评价中也历来是优秀,广受好评。
一个是大学教授,仅打了两三次交道,特别的谦虚、平易近人;同时特别的积极主动,不仅及时回复信息,而且在审材料的过程中提前进行沟通反馈,对发现的问题严肃认真指出来,绝不敷衍了事,非常的专业、敬业。 行业内的人,都对她赞赏有加。
细节中见职业素养、见道德品格,此言不虚。
3-1 不准时的人很讨厌,自己犯错还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最讨厌。
会上有两名专家迟到。
一名专家,会前百般推诿,不愿做主看专家,因为“不是自己熟悉的专业,太麻烦了”。
一名专家,在单位考核和日常调研中,普遍评价不好,干事消极怠慢。
后一名专家,迟到了半小时之久。到了会上,才发现忘记把参评人材料带来,只好调整顺序,其他先评,等他回家去取材料。等其他参评材料都逐一审议完了,他取材料还迟迟不来,与会人员就坐着干等。好不容易等他到了,一句“我就不多说了,以主看专家意见为准”便敷衍打发。
更过分的是,百般找借口,并向其他与会专家散布:
1.他以为材料有两套,所以放家里了。(但无论是几套都需要反馈回来,不能私存,作为多次参评的专家,他不会不明白。此借口非常拙劣。)
2.是另一名专家(他同事)昏头,本来就应该他带到会上,结果他忘记了,他真是老了。(但另一名专家审核后,交你审核,你审核完后本就应该你带回来,或者你交给他带回来。而你两件事都没做到,反倒怪别人?此借口非常无耻。)
迟到了,诚恳道歉,我相信没有人会耿耿于怀。
失误了,直接认错,我相信大家也不会再多说什么。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他偏偏不认错,百般推诿,百般找借口,反倒显得姿态很难看,没担当没格局没胸怀没人品。
反倒是那个替他担责任的专家,一如既往的非常尽职尽责,严谨认真地写了书面评审意见,在没有基础材料的情况下,准确全面地介绍和点评了参评人员的有关情况,才不至于因为那个忘带材料的专家的失误耽误更多的评审时间。
大家的眼睛雪亮。对待百般推诿找借口的,会上笑笑不置可否,会后便是不满之声。
不认错就没有错吗?你当别人眼瞎啊。
生活、工作中处处是课堂、处处皆学问。勿因事小而略之,勿因理小而不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