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念念观自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面对外道的恶骂,究竟佛陀是如何应对的呢?

面对外道的恶骂,究竟佛陀是如何应对的呢?

作者: 念念观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17-10-22 08:04 被阅读15次

宗立法师

有人问起:在网络弘法的时候,会遇到外道的恶口相骂,很是令人烦恼,作为佛弟子应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佛陀在经中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

有一个年轻的外道婆罗门来到佛陀面前,作出各种恶骂呵责。

佛陀微笑着问他说:“听说在吉星朗照之日,你会依照传统和家族里的亲属们聚会是吗?”

婆罗门骂得正起劲,突然冷不防被佛陀这么一问,有点愣神:这是不按常理出牌啊,我正在骂你呢,你问啥家族聚会啊?

他随着佛陀的话回答道:“是的,我们会举行家族聚会。”

佛陀又问道:“如果你的亲属们不愿意接受吃食的话,那又当如何呢?”

婆罗门心想:还说佛陀如何有智慧,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于是他面露不屑地说:“他们不吃的话,那食物当然还是属于我了。”

佛陀微笑着说:“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你在如来面前各种恶口相骂,如果我不接受的话,你觉得这些骂人的话会归属于谁呢?”

婆罗门一听佛陀的反问,立时哑口无言。

不过他眼睛一转,强辩道:“但是说出的话就像泼出的水,就算你不接受,那已经是骂出口了,那就是属于你的了。”

佛陀的微笑更深了:“既然对方不肯接受,又怎能说得上是赠与对方了呢?”

婆罗门说:“为何对方接受就叫赠与;单方面给予对方,对方不接受就不叫赠与呢?”

佛陀正色对他说道:“年轻的婆罗门啊,如果对方骂我,我还以恶骂;如果对方嗔恨我,我就还以嗔恨;如果对方动手打我,我就打回去;如果对方与我相斗,我就与之相斗,这才叫做赠与。

如果对方骂我,我默然受之;如果对方嗔恨我,我慈心化之;如果对方动手打我,我不回打对方;如果对方与我相斗时,我不与之相斗,这就不能称为赠与。”

婆罗门听了佛陀的话,若有所思,他摸摸自己的后脑勺,然后对佛陀说道:“释迦牟尼!我听我们的婆罗门大德长老说过:‘如来面对各种辱骂、嗔恨、呵责,向来不嗔不怒。’我今天这样骂你,你真的一点也不生气?”

佛陀看着年轻的婆罗门,说道:“我已无嗔,又怎起嗔?

以正命调伏己心,以正智解脱自心的智者,是没有嗔恨心的。

以嗔心回报嗔心的人,那是暴恶难以调服的人。

不以嗔心报复嗔心,当他对敌的时候,就能够降服难以降服的敌人。

不嗔胜于嗔的道理,你现在能理解了吗?”

年轻的婆罗门听了佛陀的开示之后,忍不住满脸通红地向佛陀悔过道:“世尊,我诚心地向您悔过,是我太过愚痴,不辩善恶,在您的面前说了那么多难听的话,还恶口骂您,请您接受我的忏悔。”

佛陀点点头,表示接受他的忏悔。

婆罗门听了佛陀的开示之后,心中欢喜不已,顶礼佛陀之后,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按语:

每个人的因缘不同,不能强求每个人对佛法都能生起大信心、深信心,对于外道的恶口相骂,不妨多生起慈悲心,祈愿佛菩萨加持对方早日皈信佛法。

以嗔还嗔,是最为不智的做法。

面对别人的恶言恶语时,还需要冷静一些。

以嗔还嗔的做法,无异于相牵入火坑。

如果平时有禅定功夫的,在嗔心将起未起的时候,就会观照到这是我执在起作用,因为有我执故,所以有“我”受辱的觉受,然后随之嗔心浮现。

如果平时定力比较好的,可以瞬间把心空掉,嗔心也就失去了生起的基础。

如果定力稍差一些的不妨多念念佛菩萨圣号,一则转移嗔心的力量,二则祈佛菩萨加持,可以调服自心。

最不济的做法是让嗔心彻底爆发,焚烧自己以往好不容易建起的种种功德林,然后事后又后悔自己为何要生嗔,在佛前忏悔。

愿与大家共勉,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外道的恶骂,究竟佛陀是如何应对的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uw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