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到1279年为元朝所灭。两宋历经十八帝,319年。宋朝文学也就是指这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文学现象。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朝代一向都是相提并论的,它们就是“唐宋”的文学,绘画的“宋元”,学术思想的“汉宋”。
还有一种被后人尊奉为“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因此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就属于又一重要的发展阶段,且以词为主要形式。
本文围绕着宋词的发展及几位主要词人的贡献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宋代的政治、经济及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1、宋代的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宋朝跟过去版图辽阔、武功显赫的汉、唐比较,显得软弱和局促,因为宋代建国之初,定下的重文抑武的国策,就势必造成了国家的积弱积贫。
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靠着“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因此他也害怕有人效仿他,夺取了他的皇上宝座,因此他“杯酒释兵权”,把军权集中于皇帝手中。
他还注重文治,大量启用文官,不但宰相职位任用读书人,就连主兵的官职都由文人担任,所以表现出的就是国贫兵弱,一遇外敌入侵,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但正因为这样的政治局面,民族矛盾加深,爱国热情高涨。如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和元的对峙,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激战等等。民族矛盾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这些社会现象也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创作的内容,作者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抒发情感。
2、经济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宋朝统一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科技水平也是比较先进的,这就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提供了享受和娱乐的条件,诗词歌赋、话本、曲艺、杂技等形式应运而生。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使书籍出版和印刷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流传更广。那时的私人藏书动辄上万卷,还有白鹿洞书院等四大书院,知识得到广泛传播。
3、思想统治对文学的影响
宋代理学盛行,包括“程朱”理学、佛学、老庄哲学、道家思想都对文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宋代文人大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参政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普遍关注国家时事、民生疾苦。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都是科举出身,学术修养极高。宋代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宋词的盛行
清代文人潘德舆说:“词滥觞于唐,畅于五代,而意格之闳深曲挚,则莫盛于北宋。词之有北宋,犹诗之有盛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词发端于五代,在五代时期茁壮成长,到了北宋,随着越来越多文人的投入创作,逐渐达到了成熟。到了南宋词人手里,得到更深入的探索,创造出更多精彩佳作,使词异彩纷呈。宋词就像唐朝的诗歌一样,也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因为宋代的重文轻武,都市经济的繁荣,加上君主的喜爱,宴飨风气大开,音乐和歌词需求量增加,所以词在宋代如鱼得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且成为词的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大批的词家、流派和优秀作品,还终于从“诗之余”上升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地位。以至于后来的元、明、清各朝代,词没有超过宋人的。
现存的《全宋词》、《全宋词补辑》,有姓名可考的作者1430余人,作品两万余首,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与诗、小说并列的资格,这是宋词的光荣和骄傲。
三、著名词人
北宋初年生活安定,繁华的都市生活,使朝廷内外到处都弥漫着欢乐祥和的气氛,相应地就滋生了以各种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而北宋初年的词坛顺应而生的是基本延续了晚唐五代的春恨秋悲、伤离念远的词风。虽然在内容上缺少创新,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1、宋词的揭幕人——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天资聪颖,少年时就以神童荐于朝廷,被真宗皇帝赐进士出身。仁宗时,拜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至宰相。享年65岁,有词集《珠玉词》。
因为晏殊政治地位显赫,欧阳修等著名词人或者出其门下,或者成为其同事;又因晏殊词是继承晚唐五代之词风而来,下开欧阳修、柳永之先河,所以,被冯煦誉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蒿庵论词》)。
晏殊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表达男女之间的恋情及离愁别绪的,但是已脱去了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的色彩。其风格变得清雅含蓄。
说它清雅,因为它明朗而不晦暗,通俗而不庸俗;说它含蓄,因为它言浅而情深,韵短而味长。也就是他经常用比较平淡的语言,讲出深刻的情感,并且能很好地融合。
如名作《浣溪纱》最能代表这种风格: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诗表面上写得好像是伤春,感叹时光易逝,但却蕴含着对生命的体悟。很多事情总是一再重复,但每一次的重复,都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凋零,有人觉得欣慰。面对生命的无常,总会感到有些彷徨。对生命的感伤,也是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给人以蕴藉空灵、气象浑成的感受
;语言清新流畅、自然天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
2、古今一大转移——张先
在北宋词坛上,张先的词被称为“古今一大转移”,所以也要重点说一说。
张先(990~1078),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北宋词人。
他一生富贵平顺,虽然官运算不上亨通,却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波折,而且长寿,是北宋年间年寿最高的词人。
张先一生醉心于山水、美酒、佳人,他在85岁那年还娶了18岁的小妾,他活到八十九岁。因此,他一生都流连风月,听歌赏舞,悠游卒年。也不枉他“张三中”、“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桃杏嫁东风郎中”绰号。
这一节为什么要说说张先呢?因为他对北宋词坛是有贡献的,他是小令向慢词发展的过渡作家,早年的小令与晏(晏殊)欧(欧阳修)齐名,晚年慢词与柳永并称。
他现存的167首词中,有23首慢词,且有不少佳作。如《千秋岁》词:“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为人所称道。《剪牡丹》:以“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著称。由于他的词传播久远,促进了慢词的创作,为柳永大量创作慢词开了先路。因此张先的词起到了承前启后、开拓慢词的作用。
张先的词在内容上多花月艳冶之词,张先有《行香子》词:“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张三中绰号的出处),从内容上看,并没有超越传统的艳情离情范围,但他在艺术上非常注重练字,如《天仙子》词: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是张先任嘉禾判官时的伤春嗟老之作。在以临镜伤鬓白、并禽双栖反衬自己的孤独之后,以"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凄清之景烘托愁情,塑造了朦胧而优美的意境,故成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就评道:"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张先词以善于炼字见长,尤善用"影"字,因此获得"张三影"的美称。在朋友称他为"张三中"时,他说:"何不目之为'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余平生所得意也。",他颇为自己善用"影"字而自豪。
除此之外,他大量的词用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使用功能。原来的诗歌只写给歌妓演唱,难登大雅之堂,现在的词可以用在社交场合的酬唱赠别,这就要求在艺术上不断地提高,这样一来,既扩大了词的交际功能,又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这些不能不说是张先开了先锋。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称张先的词为“古今一大转移”。
另外,在词的前面率先用题序的也是张先,以至于后来的苏东坡等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大量地使用题序,也就是为词作写序,用以表明写作动机、背景交代等,改变了以往词作有调无题的传统格局。这些都为后来词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3、因循中求变——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24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枢密副使等。1061年官参知政事(副宰相),在相位近十年,1072年退休,次年卒,享年66岁。
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贬谪,仕途的不顺,对人生命运变幻和官场的艰险就有了较深的体验,因而必然也反映在文学创作里。
论词者历来是“欧晏”并称,而实际上欧阳修的成就远在晏殊之上。欧阳修是一位学识渊博且才华出众的学者,在当时的文坛上,被公认为是导引时尚开风气之先的领袖。
他的最高成就是散文,他的代表作《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为传诵久远的名句。他的诗也自成一格,我们不在这里讨论,重点说说他的词。
与晏殊同时的欧阳修的词作,虽然也是继承了五代词人的词风,受冯延巳的影响尤深,但是他在因循中求变,表现在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用词来抒发自我独特的人生感受。
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接近市民大众的通俗方向开拓。比如他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吸收了“定格联章”的表现手法,他创作的《渔家傲》“鼓子词”,就是分咏十二月节气的。
这些创作对后来苏东坡用连章组词的方式来抒情纪事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他的词以刚柔兼备,雅俗共赏,且富有民歌特色为人所称道。
欧阳修有一类作品风格疏朗洒脱,为宋词开拓了新的意境。这部分词作多写其理想抱负或登临怀古之情,如《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这是欧阳修送友人刘敞赴扬州任职,此为赠别之作。
词中塑造的"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的豪爽太守,"山色有无中"的疏朗景色,形成一种清疏峻洁的风格,洗脱了晚唐五代词的缠绵情调,更展现了他潇洒旷达的个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欧阳修的词大部分写得文雅优美,但也有吸收民歌养分,写得通俗率真、清新明畅的词作,如《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全词语言浅白、柔情似水,但又构思巧妙、格调清新。
欧阳修清丽深婉的意境,疏朗清隽的风格,更是开了婉约派和豪放词的先路,承上启下之功不可没。
4、创作慢词的专家——柳永的词
柳永在北宋词坛上是一个带有标志性的作家,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和丰富词作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也可以说是宋词的第一个里程碑。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是工部侍郎柳宜的少子。
他原来属于贵族子弟,过着富裕的生活,也非常有才气,很早的时候就以词闻名,但是他在仕途上并不很得意。因为他到汴京去应试时,曾经为很多的歌妓填词,因此有人向仁宗皇帝举荐他,但是仁宗皇帝只批了4个字“且去填词”,这样一来,放榜的时候被除了名。也许仁宗皇帝在做评语时未必当真,但却堵死了他的仕途之路。从此他便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流浪在汴京及杭州等地,自称是“奉旨填词柳三变”。
他的词有描写都市风光的,有描写军履行役的,当然也有描写男女情爱的。
柳永的词贡献最大的是,他使词作的内容呈现出广阔的画面,拓展了词的题材,更有比较真挚的情感。
柳永是大量创作慢词的专家,他使慢词取得了与小令双峰并峙地位的第一人。他的词作在宋元时期流传比较广泛,“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因为他的词作这种表现形式更适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
5、使词成为一代之文——苏轼
在北宋中后期的文坛上,出现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苏轼,他在词作方面有更大的创作性,它转变了词风,创立了与传统的婉约词相对比较豪放的一派,这就给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他是当时毋庸置疑的北宋文坛领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继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苏轼的贡献,一是在风格上的创新,苏轼以前的词坛是婉约词的天下,苏轼异军突起独树一帜,以豪迈奔放的激情,坦率开朗的胸怀,通达的哲理和浪漫主义奇思幻想融入其中,呈现出豪迈奔放的风格。
他给词坛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手法,既以文人词、以诗人词,打破了诗词的界限,提高了词的境界,并把诗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词的领域,使词摆脱了乐谱附庸的地位,成为自由的新诗体。具有代表意义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等。
而且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成就。词还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留下的名篇太多了。
苏东坡除了文人的身份之外,还是个美学家。对于他来说,吃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部分之一,他一生写了近50首跟吃有关的诗。苏东坡不仅会吃,还会做,不仅敢吃还爱吃,喜欢分享。他招朋引伴一起来吃,然后诉诸文字,让这些秘籍、心得和感受广泛传播。所以我们要感谢苏东坡,在一路坎坷里认清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由衷地热爱生活。人间有味是清欢嘛。
6、宋世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著名学者。母亲也善诗文,家里藏书甚富。她和丈夫赵明诚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境遇孤苦。她前期的词反映的是悠闲的生活。后期的词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更可贵的是,她还有士大夫一般的家国情怀,这样的女子,如果能重返人间,一定可以大笑地与我们醉酒当歌,一起吟唱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都是其代表作。
7、英雄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今山东济南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抗击英雄。也是一位素有雄才,壮志文才,武勇兼备的英雄豪杰。他体格魁梧,天分高,诗文俱佳,以词为主。是宋代作家存储词较多者,他的词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表现方面,都足以代表宋词的最高水平。
他继承和发展了北宋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以强烈的爱国激情、豪迈奔放的英雄本色,大胆革新精神和统一多样的艺术风格,将南宋的词推向了顶峰。
辛词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雄奇阔大的意境创造上。善于用比喻,夸张想象等手法来创造宏大的艺术境界,表达豪壮的情思。如《破阵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