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
不带评判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简单来讲,纯粹去观察,并原原本本描述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不加上任何大脑的看法,想法和解读,是非常困难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我们可以重新解读一下冲突,冲突是绝对的坏事吗?
书中原文是这样说的:
冲突是生活中一个自然而健康的部分,我们绝不追求完全消除冲突,因为我们相信,冲突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成长。
这里的关键并不在冲突本身,而在于面对冲突我们如何回应,我们如何想,说什么,怎么做,将决定着冲突带给我们的意义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伤害还是经验和成长。
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意义,是我们赋予了他们意义!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这本书第一部分阐述的就是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
首先是 “观察 ”
把“观察”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们如何去应对一件事,主要在于我们如何去解读,而我们怎样解读的前提是,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常常以为我们看到的都是“事实” ,但其实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经过大脑加工或脑补过的“评判” ,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想看到的,而不是事实本身。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投射” ,也有人形象的比喻: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你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也就是说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本身的样子没关系,都在你的内心,我们要改变的从来都不是外部世界,而是改变我们的心!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 ”,围绕着这个目的,我们要回过头来观察发生了什么,可以回答一个问题: 过去24小时内,谁做了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什么事 ?
我可能会说,我遇到了儿子消极的情绪状态,假期结束时给了自己消极的自我评价,说自己电影也没看,作业没写完,也没有出去玩等,假期过的很抽象(抽象是现在年轻人对自己的一种评判,大概意思就是过的不好)我不喜欢儿子呈现的这种消极和否定的生命状态,我喜欢儿子积极阳光一些,所以这件事其实是我不喜欢的,他有点太消极了! (我描述的这个部分其实有事实,也有评判)换做一个没有事实和评判概念,生活中也没有带着觉察刻意练习的人,说出来的话大多都是评判,而不是在描述事实!
当我们这样去描述孩子时,其实我们是希望通过这种评判,有时也会有指责和抱怨等方式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我们的需求是希望孩子积极阳光,但是孩子并没有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自己有消极情绪出现,启动了我们的情绪脑来解决问题(通常是打,逃或僵住/麻木)批评、指责、抱怨、比较等就是动物脑在用“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自我防御)
当我们用评判、指责、抱怨、比较等方式,父母也可能会说:
“你看你们班同学怎么没像你这样 ?”
“你现在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
“其实你已经做的很好的 ”等等。
有些话听起来好像很友好,充满关爱,但这都不是事实,我们也都没有去关心孩子自己的感受,而是用自己的主观想法来定义孩子,甚至用暴力的方式来和孩子互动,产生伤害!
这样的对话方式,一定会激起孩子的反抗,即便没有反抗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有问题,极大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长期生活在这种沟通环境中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出现做事瞻前顾后,特别在意别人的想法,以及讨好型人格等。
语言是有力量的,中国俗语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
当我们可以做到非暴力沟通第一步:纯粹的观察,不带任何评判的观察,那么我们就离更好的与他人连接,建立彼此关爱的人际关系前进了很大一步。
就到这里,明天说“感受”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