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在失去中获得,又在获得中失去。甄嬛就是如此,看似最后成为一朝太后,高高在上,富贵已极。但是人生没有完满,自己曾经爱的两个男人,一个把自己当成是别人的影子,和自己渐行渐远,最后相爱相杀;另一个自己亲手葬送了他的性命。杀死最心爱的男人那种痛彻心扉的感受本就常人难以忍受,最让人撕心裂肺的是,他心甘情愿地赴死,这种痛苦,终其一生会伴随这个女人,半分也消磨不得。
甄远道虽然官职不高,但是确实个很有原则,勤谨侍主,也擅长明哲保身的人。甄家家风如此,甄嬛处世之道也是如此,小心翼翼而不露锋芒。如果不是这种低调的自保之道,甄嬛的聪明智慧也难以发挥最大价值。华妃从她崭露头角的那一刻起,就死死地盯住她,陷害嫁祸,无中生有,无所不用其极。甄嬛能够一一小心破解,最后成功反戈一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的这种良好的家教。她心思周密,顾全大局,绝不妄争恩宠,惹得后宫怨怼。她也从不像华妃一般实行毫无人情味的铁腕之治,高压之下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矛盾不断激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绝对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她施恩于六宫,广结善缘,和很多资历深,有话语权的嫔妃结成同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高明的手腕,非有超群出众的智慧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无以做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相比之下,华妃勇敢,却感情用事,太过狠辣,她一心一意想要独占皇帝,却不明白这是痴人说梦。皇后老谋深算,有城府,却很自私,看似兼容并包,实际上她是很多阴谋事故背后的始作俑者,机关算尽,打掉每一个可能威胁到她地位的人,亲姐姐都算计在内的人,心肠狠毒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她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造人唾弃的悲惨下场,纯属咎由自取。
甄嬛其实未必想当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她曾与沈眉庄道,这一辈子,最想和夫君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岁月静好。只可惜,造化弄人,从进宫成为妃嫔的那一刻起,这种生活就与她们彻底绝缘了。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初入宫时的三姐妹,眉庄和甄嬛从小一起长大,情谊自是不必说。最重要的是,他们共同拥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健康的价值观,相通的见解,这是她们荣辱与共的精神层面的基础。不要小觑志同道合这四个字,安陵容最后和她们离心离德,反目成仇,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价值观有根本上的分歧。一个在备受屈辱,勾心斗角的大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女孩子,她很难再相信世界上还有真正的公平和友好,即使温情使她短暂地相信了,基础也很脆弱,稍遇到风吹雨打就瞬间瓦解,更何况是后宫狂风暴雨的打击。
安陵容郁郁不得志,甄嬛一举帮她获得宠爱,只可惜人总是得陇望蜀,贪心不足,得到皇帝青睐赏识的安陵容再也不愿意居于甄嬛之下,幻想着和她平起平坐。但是皇帝终究是最喜欢甄嬛的,她很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和甄嬛的差距。女人是有嫉妒心的,更何况是共侍一夫的女人之间,就很难再有友谊和平可言。有了攀比争夺的心思那一刻开始,往昔那些所谓美好的姐妹情就全都化成了泡影。安陵容为了赢得自己在甄嬛面前的尊严,也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免受华妃的迫害,她选择了向皇后投诚。只可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皇后绝非善男信女,她落入皇后股掌之中,最后成为皇后排除异己的一颗棋子。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甄嬛不会想到,昔日里的好姐妹竟然处心积虑地对付她,还害死了她还未出生的孩子,等到她发觉真相的那一刻,恶虎已经养成,只不过在她面前一直装作温顺乖觉的小猫咪。相煎何太急已经不能够描述甄嬛的心情了,她只说了一句:"如此心机,当真让我恶心!"所有的心机都是套路,绝顶聪明的甄嬛不必用尽心思地去理解,她只是痛心和寒心,自己真心实意对待的好姐妹,最后竟成了这副面目可憎的嘴脸。
同样是好姐妹,沈眉庄即使自身难保,也不忘提醒甄嬛要扶植陵容,有个倚靠。一入宫门深似海,所有的女人前程荣辱都紧紧地攥在了皇帝手里,本质上都是孤苦无依的。沈眉庄懂得,所以,她把甄嬛当成了唯一的亲人,她不计较甄嬛夺走了她的宠爱,不计较甄嬛地位在她之上。甄嬛的地位蒸蒸日上,沈眉庄心里很清楚甄嬛以后行走后宫会步步危机如履薄冰,自己要时时助她一臂之力。保住了甄嬛也就是保住了自己在后宫的稳固同盟,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再明显不过了。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真正的友谊,就是这样同患难共富贵。私心人人都有,区别就是在利益权衡和感情之间,哪一个尤为重要。在甄嬛最落魄无助的时候,沈眉庄始终不离不弃,这才是真正的友谊。如果只是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那么这样的友谊本身就掺入了太多功利性的杂质,可有可无。
只可惜这样坚贞不渝的友谊,却断送在了居心叵测的安陵容手里,沈眉庄被算计难产而死,甄嬛心中的痛苦难以言喻,如同自己的心被挖空了一般,她下定决心血债要用血来偿,而用心险恶的安陵容,也最终在甄嬛的操作下,为她的自作聪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们来谈谈甄嬛的感情生活。皇帝和果郡王之间, 甄嬛到底一种怎样复杂细微的感情呢?皇帝给了甄嬛宠爱地位,但是他却把内心最深的爱留给了纯元皇后,甄嬛是她的复制品,也是她的影子。甄嬛的得宠至少有一半儿是她和纯元皇的相似之处,而剩下的另一半则与她的美貌智慧,禀赋性情有关了。而甄嬛最想要的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的一心一意的感情,心高气傲的她是决不会愿意成为别人的替身的。在得知自己和皇帝那么长时间的恩爱皆是因为纯元皇后的缘故之后,性格倔强的她痛心疾首,对皇帝产生了质疑,现实无比残酷,让人感到悲凉,甄嬛不得不重头审视皇帝所谓的真心。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甄嬛的父亲甄远道被牵扯进政治斗争当中,性格猜忌多疑的皇帝怀疑他对自己怀有二心,不顾当时甄嬛已经怀有身孕,把甄氏一族都流放到了宁古塔。罪名本来就是莫须有的,瓜尔佳鄂敏有意陷害,甄嬛不能不为自己的父亲求情,但是皇帝无动于衷。皇帝的寡恩薄情让甄嬛失望透顶,心如死灰,她想远离皇宫,远离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不想再看见这个让她作呕的男人,她不顾皇帝的百般挽留,执意自己到凌云峰修行。
也就是这一段经历,让她遭遇了果郡王。果郡王对甄嬛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见钟情,从宫中见到甄嬛的那一刻起,他的眼睛就再也没有从她身上移开过,甄嬛或许是他见过最美丽善良,最聪明,最有灵气的女子。要知道果郡王早就到了婚嫁的年龄,却无一个妻妾,那是因为他始终没有遇到自己最中意的那个人,感情上,他追求完美,绝不愿意凑合将就。
甄嬛长居深宫,让果郡王可望而不可即。而她的出宫修行让他看到了机会。他千方百计地接近甄嬛,讨她的欢心,保护她,让她不再受烦扰,更加安心。本来心灰意冷的甄嬛再也无意男女之事,但是果郡王还是燃起了她已经沉寂的心火。不同于皇帝心里带着别的女人的面纱去宠她,果郡王是爱她,他爱甄嬛的一颦一笑,爱她的坚强,也包容她的脆弱。甄嬛在他面前,可以完整地做回自己,不必和别的女人分享丈夫的爱,不必强颜欢笑地去迎合,不必费劲心术地去做一个最聪明,最出色的女人,她只需要做回她自己,那个最真实的,不完美的甄嬛就是允礼最爱的。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其实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如果你要在一个人面前强装完美,说明他并不是你可以放心托付的人。你可以在一个人目前随心所欲地展现你的天性,他不会嫌弃你的种种不完美,包容你,爱你,让你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和压力,那么恭喜你,他是真爱你的那个人,如果遇到了,千万要珍惜。
如果故事到此就结束了,那么就很美好了。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前朝后宫的政治角逐一刻从不曾停息过,尽管已经远离了后宫,皇后一党还是怕甄嬛死灰复燃,偏要赶尽杀绝,甚至对甄嬛的家人下手,逼得甄嬛不得不为了甄氏一族的平安重新博取恩宠。也许,此时皇后稍微手下留情,宽厚一些,不要紧追不放,甄嬛也不会处心积虑地想要接近皇帝,更不会回到后宫逆袭翻盘,变成她的掘墓人。人总是这样,自作聪明,要知道,你对别人所有施加的力,最后都会反作用在自己身上,自作自受。
果郡王外出巡视下落不明的消息传到了身在佛寺的甄嬛耳中,甄嬛心里担忧万分却无计可施。她已经被逼得无路可走,她全家人的性命都危在旦夕,她必须铤而走险。她费尽心思,重新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怜爱,重返皇宫。槿汐姑姑提醒甄嬛,以前种种无力,皆是因为她太过心软的缘故,如今回宫,绝不可重蹈覆辙,不仅要狠,而且要做一个狠而无心的人。其实她不必说,甄嬛也很明白,政治斗争就是你死我活,皇后苦苦相逼,她早就已经无路可退。对待一个死敌,怎么能心慈手软!更重要的是,最爱的男人以后不复相守,留着一颗心又有什么用!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回宫后的甄嬛再也不是以前稚嫩善良的甄嬛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已经黑化了,形势永远都比人强,她想要生存下去,扳倒皇后,就不得不处心积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们常常会在想,如果我们标榜自己是君子,却又在做小人的勾当,那么我们和小人又有何区别呢!事实就是这样,君子束手束脚,却永远被动挨打,小人永远都肆无忌惮,没有道德的捆绑,也没有良心的谴责,所以胜出的,往往就是他们。所以,为了赢,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手段,如果迂腐,顽固不化,那么永远都没有胜出的可能。
看着甄嬛一步步除掉敌人,我们既欣慰,又心疼,如果可以选择,谁不想平安喜乐,安享一生呢!当初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美好景象再也不复存在了,现在后宫里的每一步,都伴随着血雨腥风,刀光剑影,都是在透支自己的智力和心血。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刚愎自用的皇帝,他完全没有察觉甄嬛和他的貌合神离,他眼里的嬛儿还是一如往昔美丽从容,谦和温顺,所以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同床异梦。等到皇帝某一天察觉出甄嬛和果郡王的私情的时候,皇帝老羞成怒。他使尽种种狡诈计谋,套出了果郡王的真心。他是一个很阴狠的皇帝,亲兄弟都可以圈禁下手,谁踩到了他的高压线,必死无疑,更何况是自己喜爱的女人和果郡王有私情。
甄嬛如果不是甄嬛,以皇帝的猜忌残忍,或许她早就被废弃打入冷宫或者被杀。说到底,皇帝还是很在意她,他或许妒忌怨恨甄嬛心里有别的男人,却始终无法下狠心杀她。这足以见得,甄嬛虽然不是他心中最爱的女人,却也成了他心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女人。不知道是不是该为甄嬛感到悲哀,皇后和华妃,折腾了一辈子,都没有赢得这样重要的位置,甄嬛得到了,却不以为然。有些人,有些事就是如此,看透了,就再也拎不起来了。对待甄嬛的问题上,刻薄寡恩的皇帝多了许多仁慈,也是因为他已经步入晚年,很难再承受失去爱人的痛苦,更何况相貌性情上,甄嬛还有三分像自己最爱的纯元皇后,他有可能舍得杀了甄嬛,却绝对舍不得杀了他心中最爱的纯元。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甄嬛能够死里逃生,果郡王却必死无疑。两个人必须牺牲一个,来换取皇帝的尊严和心安。也许,到了最后,我们终于明白,甄嬛最爱的男人,为什么是果郡王。果郡王即使自己和甄嬛的私情要暴露的时候,也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唯一担心的,就是甄嬛的前程和命运。有没有这样一个人,爱你远远超过爱自己,他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是甄嬛,对于这样一个男人,也不会有任何免疫力,会义无反顾地爱上他,因为他值得拥有所有的爱和真心。
皇帝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他想要甄嬛亲手了断果郡王,他想断了甄嬛所有的念头,也是想要两个人为背叛付出最惨重的代价。想当年九王夺嫡之乱,那样触目惊心,皇帝早就淡漠了亲情,他圈禁了自己的兄弟,待之如猪狗。果郡王却是为数不多和他关系亲密的兄弟,从来没有违逆过他,他犯过的唯一也是最大的错,就是爱上了皇帝的女人。皇权权威不可挑战,果郡王不是不知道,但是他还是愿意为情而冒天下之大不韪,死而无憾。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也就是在果郡王中毒身亡这那一刻起,甄嬛和皇帝仅剩的一点情谊荡然无存,仇恨的种子在她心里种下,疯狂滋长。甄嬛想杀了皇帝都有吧,要不然,她不会故意让身体已经被美色掏空的皇帝去耗尽心力,更不会故意纵容宁嫔去给皇帝下毒。皇帝刻薄猜忌她可以忍受,我不爱你,你的一切都与我无关。只是荼毒手足,杀我最爱的人,用此卑劣下作的手段,实在是灭绝人性,决不可忍。尤其是事情越来越失去控制,皇帝暗中指使粘杆处去秘密调查甄嬛的一双儿女,如果事情真相大白于天下,那么甄嬛和她的孩子以及甄氏一族都面临灭族之祸,已经到了你死我亡,水火不容的地步,已经退无可退,皇帝必须死,否则会有很多无辜人跟着丧命。
皇帝和甄嬛之间的恩怨,最后酿成了一场政治斗争,如果继续演化下去,必是一场血雨腥风。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时了断它。甄嬛扳倒了皇后,后宫之中,已没有人可以和她匹敌,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已经掌控了后宫所有的资源,做起事来,也是得心应手。所以,对有些事,她静默不理,甚至暗中促成,譬如加剧皇帝的病情,让他早登极乐。皇帝最后奄奄一息,却始终没有搞清楚六阿哥的身份,他想找出答案,甄嬛只是冷冷回答:"普天之下的万民,都是皇帝的子民,六阿哥也如是。"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皇帝何等聪明,即使甄嬛没有明说,他也已经猜到了真实的答案。可以想象皇帝心中的怒火,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竟然被带了绿帽子。如果他可以残留几日,甄嬛和孩子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只可惜,没有如果,甄嬛已经是最后的胜利者,皇帝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平安存活,再无后顾之忧了。皇帝死后,甄嬛留下两行清泪,伤心痛楚。她对皇帝未必全无感情,她今日所有的恩遇地位,都是皇帝给的,但是她一生对最美好感情的幻想和希冀,也是皇帝一手毁掉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爱,又恨,最后,皇帝已死,爱恨全消,两不相欠了。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解读甄嬛甄嬛的一生波澜壮阔,大喜大悲她都经历过了,最后修成一朝太后,安享尊荣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初的梦想,有的时候却被现实无情地碾碎,那么到底我们还应不应该坚持下去呢?就像鲁迅曾经说过的,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甄嬛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勇士。在后宫的权力斗争倾轧之中,她得天独厚,获得了皇帝的宠爱,但是却也树大招风,招来无数的猜忌和陷害。她选择了运筹帷幄,虽然人心险恶,但是她却从未放弃最初的那份善良和初衷。在这个过程中,她失去了最真挚的朋友,失去了最爱的人,但是她同时也收获人生的厚度和深重,收获了人心,更是获得了担当更大责任的机会。或许人生本质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有失必得的吧!每一份有担当的人生可能很辛苦,却很强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