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中庸》十多日,从磕磕绊绊到慢慢熟悉,慢慢咂摸出一点味道,《大学》时期形成的一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在于认知到儒学其实是一个整体,《大学》《中庸》等书籍的文字是一块块砖,这些文字层层叠叠,构成了儒家的体系。盯着一块砖猛磕,研究到分子层面,得出一点自以为是的结论就当做对儒家的理解,实在愚不可及。拿先贤的一两句话,执言而忘意,批判或赞许,想起过去时学习中有些许体会还有点得意,内心处羞愧的很。
《中庸》的注解一本还没来得及看,但在读诵过程中,反而对《大学》有些不同以往的体会。比如明德,今天的理解已经不同于往日了。彼时说明德是智慧的本体,但依然有些不确定。不确定在于如果说本体,为何不直接用道?如果明德是本体性的存在,那么跟道的区别是什么?竹简刻字很麻烦,何必用两个字表达一个字就能解决的问题?直接用道不是更好?学生也容易理解嘛。在《中庸》中,我要背叛以前的自己,对明德有另外的解读。明德是大道在个人言行中的体现,明的反义词是阴、私,无不可对人言,可以摊到阳光下展示谓之明。德,行为和想法,包括所有的一切心理和物质运动。谈《中庸》的学习体会,扯到《大学》上,也正好可以证明四书的体系性,它们并不可分。
明德我认为有两层含义,其一、普世价值所认可的,比如忠孝、勇气、智慧(形而下层面)、自由、快乐等等,这些词语放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大声的表达出来,也是我们人类追求的个人品质和生存状态的目标。正大光明,掷地有声,一个人具备这样的德行,会被大众所认可。其二、合理的个人需求,符合社会规范的私人小目标。提出这种要求的时候,所有人都能理解,比如人要有基本的衣食住行,要受到尊重等等。这种即使是为个人的满足,社会都能理解。这个层面的明德接近于中庸,发而中节。有个人需求,但不能无止境。这个度很重要。比方说人大了,就要找伴侣,成立家庭,生儿育女,这种人之常情,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公开的讲的。但是你要找N个伴侣,就过了。过了头的事情就不符合社会规范,就只能私下里悄悄的干,就不明了。
以前一直觉得儒家强调勇猛精进,总是说大道理,好像总是浮在天上,只能仰望,无法企及。这是读书少,不求甚解,道听途说的结果,待到深入学习的时候,才发现不是这样的。儒家太懂人性了,太知道人的阴暗面了,在实践系统上有很扎实的步骤性。《大学》《中庸》已经显露端倪。什么叫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两端是什么?善与恶、明与暗、大道和细节等等。明白人能堕落到什么程度,也明白自己要向往的光明的目标是什么,但是在用的时候,是走中道的。这里的“用其中”,含义很丰富,不一味强调理想,不埋怨现实,不用光明的棒子去打人,脚踏实地。庸的基本含义是平常的、不高明的,中的极致就是像个普通人一样,跟道家的和光同尘有相近的味道了。
《大学》是房子的地基,马步平稳扎实;《中庸》是地基以上的墙壁,已经开始有纹理和颜色了。相同的是道理朴实,不谈玄,道是什么?没有像《道德经》那样多的描述,而是举例,山河、大地、天空、日月,这些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学的榜样。我理解中,孔子不是不懂老子的道,他太了解了,但是选择了形而下的表述,因为儒家的目的是在为社会画规则,建立一种秩序。在今天各种书籍,各种知识泛滥的今天,我们是否也需要一种选择,有智慧而不谈空说密,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展示一种不平凡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