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本书“逻辑是什么”,对于没有接受逻辑训练的我来说,如同窥见黑暗中的光亮,大呼过瘾。记得其中一个逻辑悖论就是“克里特岛人都说谎吗”,这个悖论故事这样的,假如一个克里特岛人说所有克里特岛人都说谎话,请问这句话是真话还是谎话?
记得费了很大功夫搞明白这个悖论,今天再次复述又晕了很久。这个悖论可以简化为“我说所有山东人都说谎话”是真还是假,那么:
假设这句话是谎话,说明有些山东人说真话,我说的这句话有可能就是真话,因此矛盾;
假设这句话是真话,则推理出我说的这句话就是假话,因此矛盾;
这就是悖论。
这种话就是自相矛盾,生活中仔细观察有很多,矛是最好的,盾也是最好的,放到一起攻击好不好就不管不顾了。
当然,这些矛盾或者说悖论属于“逻辑”层面,一般生活话语不会讲究严密逻辑,自然不需要过分在意。更多时候明白意思就好了,甚至还会故意逻辑错位搞出幽默来,比如大学时候有一天体育委员要大家积极打扫卫生,在黑板书写“全体出洞”四个大字,至今记忆犹新。
这就是李老师说的,“世界上没有悖论,悖论只存在于逻辑。”
现实生活不是逻辑推理,经济学假设的“理性人”也不全部成立,学习过津巴多心理学的人知道,甚至解决问题也不是依赖逻辑思维而是依靠“经验法则”,即各种启示来完成的,比如遇到问题第一想到的是原来如何处理的,别人会如何做。
然而生活的确又是矛盾组合体,如好和坏,穷和富,黑和白,快乐和悲哀,高贵和卑贱,等等。这个逻辑矛盾于是要由哲学家们来给我们解决掉,那就是哲学上的“对立统一法则”,简称矛盾法则。
狄更斯说过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想来这话适合任何时代,包括今天所处的时代。这里体现的就是哲学的矛盾法则,是逻辑学的悖论现象。
逻辑上是悖论,生活中是真实,哲学上是统一,这就是我们面对人生困惑的思维应对之路,理顺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搞混了则“前途是黑暗的,道路是混乱的”。
举个生活悖论例子,斯托克代尔悖论是指成为美国海军上将的斯托克代尔在历经8年越战战俘营存活下来的感慨,他指出,“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它们是什么。”
真实生活就是如此,成功和挫折就是孪生兄弟,如影随形,如同真理和谬误半步之差。
继续深入剖析人性的话,可以坦诚的说,我们是一个好人,同时也是一个坏人,或者说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更重要的是自己坚信这个一点很重要,换成高大尚词语就是,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以为是。
或者说,当我们看到别人强过自己,心生嫉妒时候,知道这是自己“暗自菲薄心”作怪;
当我们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心生嘲讽时候,知道这是自己“自以为是心”作怪;
勇敢承认这二者真实存在,接受现实,认清自己,才会把逻辑上的悖论变成生活中的统一。
因此,哲人告诉我们“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看起来说的是别人,完全可以适用于自己。
心理咨询师则对此进行了适用性解读,“疾病的意义”一书作者这样说的,
“只有对那些肤浅的观察者来说,对立物是互相排斥的,但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对立面组成了一个统一体,并且互相依存着。
科学界最早是在研究光的时候,获取了这一基本经验。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种是光波理论,另一种是粒子理论。看起来这两种理论是相互排斥的。如果光是由光波组成的,那么它就不是粒子,反过来也是如此,两者只能居其一。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种“两者只能择一”的提法是错误的。
光既是波又是粒子。我甚至想把这句话反过来说:光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统一的光就是光,这样的光是习惯了对立的意识所体验不到的。光有时呈现为波,有时呈现为粒子,这完全取决于观察者从哪个角度去接近光。”
李克富老师也是这样说,
“哲学讲对立统一,认为“任何事物都包括而离不开它的对立面”,由此可以推论:“两个互为极端的事物的相似度,要高于其中任何一端和中间事物的相似度。”这个推论告诉我们:人群当中那些极好和极坏者本质上属于同类。我们可以去仇视他们,也可以去学习他们,但是最好远离他们!”
“心理健康=1/2神经症+ 1/2性变态。心理健康就是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坏,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占一半。”
生活无悖论,悖论只在逻辑思维中,成也思维败也思维,用好思维是正道,记得把“但是”变“同时”,把“对立”变“统一吧”。
作业:理解并记住斯托克代尔悖论,思考为什么用“同时”而不是“但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