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有做笔记的习惯,不管台上的人讲的是什么,总有那么一两句走心佳句,我会毫不犹豫齐刷刷地码到我的笔记本上。虽然我的字不是很漂亮,跟隽秀更是大相庭径,但也奈何不了我一如既往的爱写乐写。
这次培训也不例外,校长说得多,我记得也多,学校发的笔芯早就用尽。打算从家带,自己家有两种芯,某先生带回来笔的原装芯,之前用过,明显感觉不好用,写出来的字粗且不说,还有一笔没一笔,看着心情就不爽。还有那手感,涩涩的,很是不舒服。
另一种是我自己在书店买的“真彩”盒装,笔尖细 ,写出来的字清晰干净,手感绵绵软软,书写流畅,不用费什么劲一行字就会顺着笔尖流淌出来。开始,我当然想的是把那些不好写的芯用了,然后再用“真彩”要不浪费那些芯了。我费劲巴拉地用力划着笔记本,有时候也划不出一道。
无意中转头看到邻桌的笔记,清清楚楚的黑色字体,着实让人舒服,再看看我的,写上的没写上的,缺横少竖的,不完整的黑色字体,哪哪都不顺眼。当即决定,立刻换笔芯。
为了把那些笔芯用了,我放着好的不用,“小农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用就浪费了,好端端的东西太可惜了。贪图便宜,我忍受着书写的费劲,笔记的不美观,身心都受到不同的打击。我要是当时就换“真彩”的芯,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苦受这等折磨?损失大发了。
这等“小农意识”是根深蒂固的,我多次发生这种事情,忍受折磨的还有那块床单。我喜欢的是颜色艳丽的物品,扯床单的时候,一时没想开,就扯了这块灰不溜秋的。每天铺床时,就各种心情不爽,想着那时多看几家,选块颜色亮丽的,现在也不至于后悔。越看越不喜欢,再铺一块我喜欢的在它上面,眼不见心不烦。
每天铺两块床单,既要忍受心情的郁闷,还要浪费时间,如果当时买我喜欢的,至于现在这样么,得不偿失呀。
还有家里的暖瓶,当时为了省两块,选了小区里的蓝色暖瓶,回老家看到婆婆给我们买的红色暖瓶,怎么看怎么喜欢。又一次次责问自己,为什么要省那两块买个这色的?不可避免,又一轮恶性循环。
怕浪费,贪便宜,这都是贪小的行为,原以为贪小会省出大的,其实是损失最大,比买那件价钱高的贵多了。因为贪小,我们的时间,精力 ,甚至金钱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这样,不如不贪,喜欢什么就是什么,心情愉悦,办事顺利,看着哪哪都好。
人就应该有这种大格局,把眼光放长远,高瞻远瞩,充实幸福过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