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曙·雪二首·其二

作者: 月里梦溪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07:45 被阅读20次
王屋山·雪

雪二首(其二)

【唐】司空曙

王屋南崖见洛城,石龛松寺上方平。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

(选自《全唐诗》293卷077首)

【注解】

司空曙:唐朝人(约公元677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明。广平府(今河北永年)人。曾登科进士,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家贫,性耿介,磊落有奇才,大历十才子之一,曾流寓长沙,迁谪江右。其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心情,常有好句。

王屋: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东依太行与晋城市阳城县交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崖: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边际。

洛城:即“雒城”,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济源市南距洛阳市直线距离50公里。

石龛kān: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石阁。

槲叶:槲树的叶子,形大如荷叶,多年生灌木,木不成材,易弯曲,且生长缓慢。主要生长于河南省西南部商洛地区,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是嵩县车村镇,主要用作食品包装,日本韩国长年从中国进口大量槲叶加工产品。《本草纲目》记载:槲叶,气味甘、苦、平,无毒,具有止血、止渴利小便的功效。槲叶的医疗效果并不十分突出,在我国不是十分受到重视的树种。王明信先生《济源古代诗词赏析》注释有:王屋山多见。

石龛松寺上方平

【读悟】

这首诗依然美极,妙极。如果可以知道写于何处,读起来就更清晰贴切了。

王明信先生在其《济源古代诗词赏析》中收录了这首诗,最主要的直观证明应该是诗的首词是“王屋”二字,诗中还有“半山槲叶”。查阅网络资料时看到此诗写的是洛阳的说法。“王屋南崖见洛城”,诗人重在写王屋山还是重在写洛阳城,我还不得而知。司空曙曾任洛阳主簿,商洛地区是槲树的主要生长地区,但洛阳距离王屋山极近,王屋山是唐代国教——道教的核心地区,司空曙有驻足王屋山的极大可能性,而王屋山地区也多见大量槲树。好像各有一半写于当地的可能。

不论写于何处,那应该是在一处可见石龛可见植有松树的寺院或是包含这些事物的处所(也有叫松寺的寺院,这诗纷扰得我心凌乱);如果写于王屋,之后便是山景了,诗人栖居山间某处,窗外是半山槲树,那些石啊龛啊松啊寺啊,也许是石龛啊、松寺啊,因雪而平了,也许昨夜不曾亲见下雪,但窗外的雪声却是听了一夜。而如果是写于洛阳任上,景里应当会比写于王屋山更多些城的气息和人的气息。

上个月王屋山迎来今年她的第二场雪,也是第一场稍大些的雪,济源城只是见了几丝雪线。今又有雪,如果司空曙此诗写于王屋山,那他会居在那个时空的哪里,又在那个时空的哪扇窗里听闻了一夜雪声呢?

相关文章

  • 司空曙·雪二首·其二

    雪二首(其二)【唐】司空曙王屋南崖见洛城,石龛松寺上方平。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选自《全唐诗》293卷...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八

    别卢秦卿 司空曙(唐)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

  • 作者简介:唐朝篇

    司空曙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

  • 读《唐诗三百首》(148)

    《唐诗三百首》第148首,司空曙的“贼平后送人北归”。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人。德宗贞元中,为水部郎...

  • 『司空曙』(三十二韵)

    『司空曙』(三十二韵) 出品/简垃圾 钓罢归来懒系船, 江村月落客孤眠。 故人寒雨晴川别, 湿竹离杯江海偏。 静夜...

  • 司空曙《江村即事》诗词赏析

    司空曙《江村即事》诗词赏析 枯木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 古诗背诵42/江村即事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明,一...

  • 诗.读司空曙诗感

    文/孙葭湄 照片/孙葭湄拍摄 读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

  • 《唐才子传》之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一首小诗,把人带入到云淡风清,明月高悬,野草微...

  • 星耀小学亲子共成长——寒假共读二年一班王璐瑶

    学习中…… 古诗 绝句二首(其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司空曙·雪二首·其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rl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