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拆书”这个词时,我以为拆书就是将书中的知识点按需拆解出来。
与一般的记笔记,总结输出差不多,只不过用了一个更形象的词而已。
在培养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后,我开始尝试各种阅读方法。也是在这个时候,近距离的接触了“拆书”。
一、初识“拆书” 面纱
在彭小六的《让未来现在就来》一书中,就提到了他参加拆书帮的拆书活动,也解释了拆书帮的RIA标签拆书法。
R,Reading,即阅读片段,挑选书中一段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用的片段进行仔细阅读;
I,Interpretation,即引导促进,用自己的话总结输出片段中传递的知识点;
A,Appropriation,即拆为己用,将知识点实际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其中“A”又分为“A1”和“A2”。
A1:回忆自己以前有没有类似的实际经验和片段中的知识点有关联。如果没有,则代表该片段的知识点对于现阶段的你来说,可能没有实际作用。如果有,就写出来。
A2:思考以后自己再碰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运用书中的知识点去应对。
从以上的几点介绍,我大概明白了拆书的核心:拆为己用,以能实际应用为核心去学习知识。
(RIA便签法)二、线上拆书帮训练营
为了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拆书,我报名参加了拆书帮帮主赵周发起的线上拆书训练营课程。
在训练营里,老师提出了不能为自己所用的知识都是伪学习。
好吧,有点刷新世界观,但我不为所动。毕竟,拆书帮的核心宗旨就是能够拆解知识为自己所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精华就好了。
在我看来,不能为已用的知识,也属于一种知识储备和知识势能的积累。很多知识都是具有相关性的,有时你感觉一个知识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一旦和若干知识点关联到一起,会给你带来惊喜的突破口。
而且,不能为已用的知识可以为他人用啊。我们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系统性的总结起来,分享给他人,也许你能带给他人内心觉悟呢。
你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也能获得更大的提升,知识变(赚)现(钱 )的转化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但无疑,拆书的核心“拆为己用”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也给我提供了一种很棒的知识应用的思路。
而在训练营中,赵周老师提出的“冰箱检测法”也让我突发的内心觉悟。
如果,我在一本书中通过拆书的方法,贴了很多的实际应用的便签。在看完一本书后,我将这些自己思考的怎么应用的便签全撕下来,集中到一起。
这些,不就是自己的行动清单吗?
如果,我将这些便签全部分门别类,便用APP扫描保存下来,不就成了随处可检阅并提醒自己的行动清单了吗?
那么,我们将不会是只停留在“很多道理都明白,但依然没法改变自己”的焦虑阶段,而是真实地去感受、发现自己的改变和进步。
而这些实际运用产生的故事和领悟,我们又可以总结并分享出来,“知识变(赚)现(钱)”的切入点不就更多了吗?
(拆书帮)三、线下拆书活动
为了见识下拆书家们的拆书实战。我报名参加了拆书帮在深圳南山分场的拆书活动,并有幸充当了回“时间官”志愿者角色。
这次活动拆解的书籍分别为:《番茄工作法图解》、《博弈心理学》和《亲密关系》。
前两本书籍片段的拆解和我想象中的一样,基于R-I-A1-A2的方法进行了拆解,拆书家们直接用自己的总结、实例、实战完成了“拆为已用”的目标传达。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级拆书家Jennifer对《亲密关系》片段的拆解。
在这次拆解中,Jennifer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与大家互动,让各个小组尝试着去分析、讨论片段中的问题。
鼓励每个小组的成员互相讨论分享自己过去与亲密关系的亲人、爱人、朋友有过伤害的真实场景,并让大家尝试着站在片段中男女主角的角度,去想出对应的应用策略。
在大家一段激烈的烧脑讨论分享后,三级拆书家Jennifer以心理学的角度,将应对方式和自己实际应用过程的例子给了大家一个值得深思的答案。
快乐不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托上,快乐是一种内求的过程。
同时,在应对他人的情绪化时,我们需要学会识别情绪,并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
(拆为己用)
在这场趣味横生的线下活动中,得益于拆书专家的引导,我对拆书有了进一步的深层次理解。
1.面对书中的片段,我们需要学会识别片段所表达的意思。从简单的致用方法识别,到复杂的心理行为识别。这些都需要经过大量的磨炼和知识储备,才能具备的。
2.回忆和联想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将识别出来的东西与现实接轨,才能找到切入点,做到学以致用。我们不必要一定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联想,我们可以与周围的人分享讨论,识别他人身上可能的切入点。互相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接轨。
3.知行合一,在内省中实践,在实践中内省。我们需要时常进行自我反省和内求,从自身内部检视行动的切入、行动的过程和行动的结果。并在内省中,将这项能力逐渐地铭印在你的脑海中。做到自如应用,自动修正。
沐海一直在努力!也希望我们一起进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字记得关注并点击我喜欢。您的鼓励,是我坚持写作,持续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